雷 勇1, 陈锦宣
(1.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66;2.四川传媒学院 科研处,成都 6117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21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也进入了历史的关键时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凝聚改革共识。那么,什么是改革共识,改革共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功能,改革共识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或者说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共识?当前凝聚改革共识面临哪些主要困难,以及凝聚改革共识的基本路径是什么?笔者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更好地向前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此种意义上,改革是区别于革命的。但是,相对于传统体制而言,改革又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刻的社会变革,将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就改革产生的影响和难度而言,它又不亚于一场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113。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共同的认识。英语通常用“consensus”表示,意思为集体一致的意见。韦农·波格丹诺(Vernon Bogdanor)主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认为,共识是“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个人所共享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3]143。共识是人们和平有序处理政治事务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和政治组织存在的基础。安德鲁·海伍德(Andrew Heywood)认为:“共识是一项协定,但却是一项特殊的协定。首先,它指的是一项其条款能得到个人和组织广泛认可的广义的协定。其次,与那种内容精确具体的协定相对应,它指的是关于根本性或基础性原则的协定。换句话说,共识允许在侧重点和细节上存在不同意见。”[4]21在海伍德看来,共识并不是就某一对象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而是在该对象的根本性问题或者说基础性问题上形成一致认识,允许在非根本性问题或非基础性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差异。
改革共识可分为广义的改革共识和狭义的改革共识。广义的改革共识是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基础上对改革的相关问题持有的相同认识。由于改革涉及的问题多、范围广,要达成此种意义上的共识难度非常大。所以,本文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改革共识概念,认为改革共识是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基础上对改革的价值、目标、性质、原则、方法、路径等基础性问题持有的相同认识。狭义的改革共识不要求对改革的所有问题形成相同的认识,而是在改革的基础性问题方面形成相同认识,它允许人们在改革的非基础性问题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差异。
改革共识具有普遍性、时代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改革共识具有普遍性。一是改革共识的主体具有普遍性。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利益相关者,故改革共识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个人或者某一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二是改革共识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改革共识应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诉求,兼顾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的利益,为大家共同接受和认可。其次,改革共识具有时代性。一方面,改革共识是在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关改革的正确的经验总结,离开特定时代改革实践的改革共识是抽象的、空洞的。另一方面,实践是无止境的,改革共识必将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再次,改革共识具有系统性。改革共识不是对改革某一方面问题的共同认识,而是对改革的价值、性质、目标、原则、方法、路径等基础性问题的整体性共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
改革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对推动改革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改革共识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坚定人们对改革的信念。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及改革带给人们的机会和收益不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评价,导致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和态度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凝聚改革共识,可以使人们在改革的问题上最大限度地寻求共同点,深刻理解改革的价值和意义,统一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对改革的信念。第二,改革共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有助于形成改革的合力,提高改革的实效性。改革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每一项改革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为改革贡献力量。同时,每一项改革都会引起人们利益的相应变化。凝聚改革共识,可以凝聚人心、增进团结,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反之,如果没有共识,不同个人或群体都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忽视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利益,不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对自己有利就支持,不利于自己或者自己利益受到些许损害就反对,就进行掣肘,那么改革就根本无法推行下去。即使有时能艰难地推行下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会相当大,取得的成果也会付诸东流。第三,改革共识有利于构建改革文化,为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凝聚改革共识,有利于社会成员理性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分歧进行交流、沟通,求大同、存小异,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愿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改革、参与改革、拥护改革的改革文化,为改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既然改革共识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那么,当下的中国究竟需要凝聚怎样的改革共识,或者说改革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改革的价值共识。它是指关于改革的意义的共识,回答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涉及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价值导向。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是改革的理论依据。调整上层建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巩固经济基础,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分析改革的作用时就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2]142他还强调:“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2]241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2,作为检验改革的标准和出发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改革事业。江泽民多次强调改革的价值与意义,他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5]120“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这种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能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走向成熟。”[6]163江泽民还强调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工作和改革决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进一步把改革引向深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振兴,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生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7]。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3《决定》还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8]3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尽管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领导人对改革的价值的理解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基本精神和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都强调改革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价值与作用,都认为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的福祉。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原则贯穿改革工作的始终。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何时改,都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围绕人民的利益来展开,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听取人民的呼声,征求人民的意见。改革的幅度和力度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是看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实际情况和人民对改革的满意度如何。
2.改革的方法共识。它是指改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措施等方面的共识,主要涉及如何改、怎么办的问题,是技术层面或者说操作层面的改革共识。那么,我们在方法层面应该凝聚什么样的改革共识呢?
第一,坚持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0坚持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改革事业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具体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政治领导主要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价值导向,制定正确的改革政策和改革方案,确保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领导主要是宣传党的改革主张和改革政策,使党的改革主张和改革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并转化为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具体行动。组织领导主要是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保证党中央的改革决策和改革方案得到贯彻和执行。各级党组织要领导和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成为改革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中国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9]14。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在此种意义上讲,改革不是西化,改革不是向资本主义靠拢。同时,改革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反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回到传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老路。总之,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坚持渐进性改革。首先,坚持渐进式改革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较大,必须坚持审慎、稳妥的方针,先搞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再逐步推广。正如习近平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9]34反之,如果我们在改革问题上急于求成,冲动冒进,一旦出现失误,遇到挫折,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人民对改革的信心。其次,坚持渐进式改革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方面,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随着改革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面对的困难也会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处于特定时代的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对改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改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过程。再次,渐进式改革是被改革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方法。渐进式改革充分考虑了人民的承受能力,既能分散和节约改革成本,又能给人们以必要的心理适应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对错误决策进行及时纠偏和减少决策的失误,避免浪费改革资源,是被40年改革实践证明,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改革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顶层设计是党和国家对改革的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实施程序、工作机制与推进方式等进行系统谋划,确保改革决策的全局性、协同性和科学性。改革决策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用系统思维妥善处理局部之间的关系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之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其他领域事业的发展,同时又需要其他领域改革措施的配合和支持。为此,需要增加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性,以实现改革效果最优。改革决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复论证比较,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邓小平曾经这样总结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创造作用:“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382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冒险实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没有小岗村农民的首创精神,就没有中国的农村改革,就没有后来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加强顶层设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之中。顶层设计为基层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实践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减少基层改革实践的盲目性;基层人民群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党和国家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素材,顶层设计离不开对基层群众的改革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
第五,以开放促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9]1。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改革是实行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改革,改革和开放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开放的支持。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开拓人们的视野,解放人们的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潮流,打破落后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推动人们去研究改革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第二,实行对外开放,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在改革初期的作用尤为明显),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变革和管理革新,推动管理制度的变革。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对中外改革案例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总结不同国家改革的成败得失,从而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参考,力争少走弯路。
总之,改革的价值和改革的方法是改革的两个基本论题。凝聚改革共识主要是凝聚改革的价值共识和改革的方法共识。只有在改革的价值和改革的方法这两个论题上形成共识,改革才能持续推进、有效运行并最终取得成功。
经过40年的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凝聚改革共识面临着一些困难。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
1.人民对改革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改革之间的矛盾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人民的需要已从原来的主要着眼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迈进。中国整体上告别了贫穷落后的时代,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中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在许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改革的需要日益增长。从内容看,人们对改革的需要已经从改革初期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和物质生活方面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变得愈来愈全面,需要的水平也呈不断提高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推行渐进式改革,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改革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在改革的幅度、力度等方面常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改革以及同一领域、同一行业的不同地区的改革也不完全一样。这导致中国的改革具有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加之,目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容易改的对大家都有利的改革基本上已经改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改的都是一些难度很大的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取得改革初期那样的成绩难度极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人民对改革的需要的满足,进而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
2.地区差距和阶层分化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人口密度、民族构成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国家从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出发实行了差异化的改革政策,这导致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等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差距不仅使不同地区的人民享受改革收益不同,对改革的评价不同,而且使他们的改革诉求不同,进而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成分不断产生,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并不断分化组合。以农民为例,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群体。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内部也逐渐形成了“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阶层和农村管理者”[10]450-451等阶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农民工、企业家和大学生等新的利益群体的产生,使传统的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向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阶层分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阶层分化从根本上讲是利益分化。不同阶层基于收入状况、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会对本阶层在改革利益分配格局中所处地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估,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对改革会持怀疑态度,甚至反对改革,这不仅影响阶层关系的和谐,而且直接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
3.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公有制一统天下逐渐演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和经济形式日益多元化,这直接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日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产生了直接影响。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西方价值观念和中国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并存的基本格局。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导致人们对改革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和分歧,尤其是社会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容易导致社会成员专注于自己的微观世界和所属的群体空间,缺乏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把握,撕裂和消解了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西化的改革思想、本土激进的改革思想以及本土保守思想交织在一起,对于中国是否需要改革、走什么样的改革道路、哪些领域需要改革、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等问题争论不休,莫衷一是。”[11]
凝聚改革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凝聚改革共识,需要从我国改革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人民的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克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搭建制度平台,强调政治保障,注重思想引领,从而形成凝聚改革共识的合力。
1.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事业,以改革的实际效果回应最广大人民的需要,为凝聚改革共识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187要赢得人民对改革的认同,首要的是满足人民的利益需要,要让人民在改革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共享改革的红利。只有使改革事业处于绝大多数人受益而较少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状态,最终实现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才会拥护改革,建立对改革的价值的认同。因此,要凝聚改革共识,首要的是要坚定改革的信心,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如房价调控、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等作为突破口,然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步推开,认真谋划、科学决策,打破原有的利益固化的藩篱,突破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利益的垄断,回应人民对改革的期待,实现人民对改革利益的共享,为改革共识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2.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为凝聚改革共识搭建制度平台。40年的改革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地区差距、贫富悬殊、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会引起人们对改革的不满,消解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影响改革共识的凝聚。为此,需要建立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利益协调机制。首先,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民在改革过程中表达自己合理利益诉求的渠道畅通;其次,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实现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平衡。例如,对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国家可以通过项目建设、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医疗水平,保障这些地区的公民享受和发达地区公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阶层之间的流动和阶层关系和谐。再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总受益大于总受损的“卡尔多改进”是值得的,但前提是对受损者进行必要的补偿。为此,需要对为改革作出牺牲的群体和改革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实施利益补偿,真正实现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3.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协商民主的优势,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37-38改革涉及利益的调整与重组,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客观上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而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协商民主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制定改革目标、选择改革方案、监督改革过程和评价改革绩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自由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各方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从而克服自身利益的偏狭性,有助于人们理性、公正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沟通、交流和妥协,消除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最大公约数,形成改革的利益共同体。其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为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优化改革方案。任何改革决策和改革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改革者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方案。任何改革方案都受到制定者知识水平、价值偏好和经验积累的影响,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激发各方智慧,发挥专家学者的特长,对各种改革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充分论证,减少决策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再次,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证人民对改革事业的充分知情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心理隔阂,克服个人视野和立场的局限性,提升对改革的认知水平。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想发展,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思想基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但是,社会思想的复杂性、多样性尤其是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不利于社会成员的团结和改革共识的凝聚,客观上需要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想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好契合了这种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最科学和最先进的价值观念,用以引领社会思想发展,对改革共识的凝聚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引领社会思想和舆论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正能量,抑制错误思想的蔓延,消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改革事业的得失,正确面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对改革的信心。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将表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凝聚改革共识,用改革共识凝聚人心,为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同时,要结合改革的具体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以改革的实际绩效赢得民心,凝聚改革共识,进而实现改革事业发展和凝聚改革共识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