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最近读了陕西作家李育善的散文集《惊蛰之后》,犹如在山野里邂逅一泓清澈的溪水,它清粼粼地流过心坎,让人不知不觉间整个身心都感到苍翠和澄澈。
这本散文集是作者继以写亲情、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的第一本散文集和以写“山里的事”即乡土为主的第二本散文集之后的第三本散文著作。这本散文集有个特点,就是集中写作者正在从事的实际工作和所观察到的当下生活,也可以说是作者人生履历的最新记录,是他心灵上的最新刻痕与情感浪花。这样的写作可谓是“带露摘花”,令人感到特别新鲜,仿佛芳香缕缕,言笑晏晏,皆在眼前;虽然未经时间的沉淀,不如一眼深潭那般幽静而望不见底,但是正因为呈现的一切都是刚发生的,是正在山间流淌着的清泉,我们更悦目于它那浪花缤纷的姿影,也悦耳于其叮咛清亮的音韵。
在不过四年的时间里,在繁剧事务之余,作者又拿出了这么一本生动活泼的散文集,可以说是显出作为一名作家的实力与成绩。这当然得益于他的勤奋。收入本书的《长大后》一文讲到作者一个有意思的经历:在早年读书时,语文老师曾把他的一篇作文当成反面案例在课堂上剖析,这对他刺激很大,使他暗下决心作文一定要超过别人;通过不断阅读和练习,他果然做到了,而且成为一名有相当成就的作家。正是这一“发愤为文”的经历使他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逐渐炼成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走到生活中,他总是悉心观察一切,用心体会一切,看到什么有意味的素材都要把它采撷进文字当中,而在笔下,他所写下的一切当然也就是那么的“接地气”,因此我们说他的文字的最大特点便是“及物”和“有情”。
例如《人在山城》,写的不过是作者每天上班在城里穿行或下班后在近郊漫步所看到的情景,用四个标题,从不同角度,如同扛着摄影机,将山城“此时此刻”的动态一一摄入镜头,剪辑成风光影片。我们读来并不感到单调,因为这个影片处处渗透着“画外音”,作者的笔端饱蘸感情,也凝聚着所思,当然这部影片也就更有声有色,风光片也就变成了“情感片”。“走过一片荒野,苞谷秆砍倒一地,农人已经收获过了。我忽然听到母亲叫我的小名,我静神细听,噢,还是风声。不由想起那年秋天我从山上滚坡后,母亲按照老家的习俗,一连几个黄昏都会拿着簸箕和桃条,边打边给我叫魂儿……”情景的“切换”是这么自然,唤起人的“同感”。在作者这里,即便自己的身影仿佛也是“有情物”:“平时很少见到自己的影子,现在让它陪着也不寂寞。我想:这长长的影子躺在地上和我形影不离,难道真是我吗?”“小鸟在树上说着话,仿佛给我的影子讲那过去的事。”寻常题材,写出新鲜、灵动的意思,这就显出一种“大家”手笔,这也说明作者“体情”“体物”的功夫差不多已经上升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层次。
当然,这本书中最吸引人也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些记录自己在一线工作过程的篇章。这些篇章有的就像是工作日志,但读来一点都不觉枯燥。除了工作对象有鲜为人知的地方,“情节”一定程度上也是扣人心弦;二是作者表述得好,倾进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方面题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作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走马上任,黾勉从公,一心投入食品药品监管,操心老百姓饮食安全的事;一类是带领他的同事参与精准扶贫的事。这两类题材不仅公开了作者作为一个公务员的工作内容,表现了尽忠职守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文学家或者如李敬泽先生所赞许本书作者的——一个“儒生”的“民胞物与”情怀。这一情怀渗透在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这尤为难得,也令人感动。同时,我们也可以随着作者的笔触领略到作者所在的商洛地区乡村当下的生存状态,也领略了商洛市井生活风貌,也就是说让我们了解到了商洛社会结构的一些深层肌理,包括老百姓的风俗人情与个性特征,甚至可以说作者是在把一个内在的商州打开来加以呈现。篇幅较长的《一个村子的选举》写到乡村选举的“一波三折”,非常细腻地绘制了乡村政治的结构和运作图式,也由此反映了当地的人伦物理,我觉得这是观照我国基层民主落实的一个很好的标本。这些都是作者了不起的成就。从来写某个区域某个地方的散文多是局外人的观察心得,而很少“局中人”尤其是正在“行动”的局中人——他本身就是当下当地生活的创造者,将自己的工作过程、细节情形如此实时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散文是真正的“一线散文”,是“热气腾腾的”当下生活的截面图。这些文章几乎贯穿于全书,因此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可以感受到有一种清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正如书名所示,“惊蛰”预示着一元复始,万物苏醒、生长,一派生机勃勃,所以这是一部“动感十足”的书,生动的细节可谓俯拾即是。作家穆涛慧眼识珠,在为本书所作序中列出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很好的细节,我在这里再与读者分享一二:
走到一个豆芽、豆腐摊子前,一位中年男子胖胖的,戴着尖尖帽子,笑容满面,说:“要啥呀,得多少?”我问他:“你这豆芽胖胖的,该不是用啥水泡了的吧?”他脸一拉严肃地说:“无根粉,不能用,想买也不知道哪儿有哩。”他伸过头,趴到我耳边说:“给某某酒店送豆芽的用了漂啥子灵,都叫公安给逮了,咱不会干犯法的傻事。”看来宣传教育还是起作用了。
铁皮制的小鱼池里,鱼都蹦到街上了,我笑着喊:“老板,鱼跑了。”他抬头看看我,笑着说:“鱼跑不远,没事儿。”说着又扑下身子给顾客捞鱼去了。
肉铺子一家挨一家,他们问我要啥肉呀,我只摇摇头,他们好像也知道我的用意。去年来,一脸横肉晃着刀子的大胖子,不无幽默地说:“又暗访哩吧,三章两证都齐着哩,你看墙上铁丝上串着哩。”我也笑着说:“知道就好,知道就好,让人吃上放心肉,才对得起良心。”他一笑,说:“我们的良心大大地好。”看到这里,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一串串的细节、动作,连成一片,一幅活生生的市井图画,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有趣。
这是作者食品监管工作的剪影,写扶贫,作者笔下也有许多好文章:
来到我包扶的黄邦成家,门口堆了不少板栗的毛刺壳,边上放个火盆,正在烧着板栗毛刺壳,没有焰,只有烟。小张敲门没人应,推开门没人,到公路边找到邦成的母亲,她手里拉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问老人邦成呢,她笑着说:“到街上去了。”……看着七十好几的老人比上次见脸上更光堂,说明过得不错呀。她要给倒水,我不让,在院子站了一会儿,就回到屋里去了。不大一会儿出来,老人走到我面前,从她那红格子呢外衣口袋掏出一把板栗给我吃,我不要,她硬塞到我手里,又给同行的小陈、小张一人手里塞了一把。我要给那小女孩板栗,她笑着说都给过了。她看我用牙咬开板栗皮剥着吃,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了,和额头上的皱纹平行一并摆了……
这些朴实的文字,不仅写出了扶贫的“效果”,也写了秦岭山区的人情美,虽是白描,却也动人。特别是在记述扶贫的这些文章间穿插着对山光物态的描绘,使文字不仅不显板滞,而且不时闪烁缤纷的色彩,可以说写出了山地风物之美,读来更叫人兴味盎然。如本书开篇用于书名的《惊蛰火后》一文,一开头就说:“过了惊蛰,秦岭山里的野花相继开放,野桃花,野棠梨花,连翘花,还有不知名的野花烂漫成花海。”一句话就把人带入现实情境,也显得很大气。文中还插入这样一段:“早饭后,我沿着公路散步,天阴沉着,村民也纷纷下地干活去了,田野里的麦苗返青,绿油油的。路边一只喜鹊也在闲步,地里核桃树上也有一只喜鹊,它们在叽叽喳喳对话,见我走过去,路边那只就飞到树上去了……”这些画面都丰富了文章的情调和内涵。
除了这些“重头戏”,本书还收入了许多记述亲情、友情方面文字,那些乡党、老师、同学在作者的笔下活现出个性、神采。《从哪里来》一篇,写作者回到老家寻家谱,读家谱,请回族谱图的经过,表现出慎终追远的血脉深情;《我和平凹兄长》记述了作者与著名作家的一些交往,不仅让人感受到二人的真挚友情,也感受到贾平凹温和、善良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关于大作家的第一手资料。《亲人们》一组文章写自己的家人,情感更是流露于字里行间,尤其是其中的一篇《思念在雪花纷纷里》,写自己因意外而失去的儿子在七岁时堆雪人,对父亲说:“她就是我妹妹,像不像?”(其时他并没有妹妹),而今:“牵着女儿的手在雪地里走着,女儿依照兴奋着,她说她画了一幅画,是她和她的哥哥在堆雪人,我心里一惊:莫非是心灵感应,她怎么知道她有哥哥?”巨大的容量安置于短短的篇幅之中,可谓尺幅波澜,读来感人至深。
一如既往,《惊蛰之后》所写的仍然是作者故乡土地上发生的人与事,事情也谈不上多么宏大,主题也并非多么玄妙深奥,但是值得一读,主要是每篇都透露出作者所心萦执守的朴素的乡土伦理与人文情怀;篇幅中摘取的都是生活中寻常可见的“浪花”,但作者写得如行云流水,绚丽多姿——而这还是因为作品来源于作者以真诚的、善意的态度对待生命和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