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来源与两个阶段

2018-04-03 03:11李冬俐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特色建设

李冬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思政部,陕西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而在实践方面它又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成果,其经历了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两个阶段才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继续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基本理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来源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仍然是建成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理念:第一,社会主义是伴随着人类生产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必然要产生的新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人类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具有客观规律性。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建立,也就是说随着“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1],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新阶段,而新的生产力首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工业革命不但极大地改进了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而且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因此“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2]35,人类历史逐渐由分散的各民族史变成了统一的世界历史。与此同时,新的生产力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能产生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和激烈的阶级斗争,已经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全世界为舞台,仰仗人类社会已经拥有的新的生产力条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改造运动,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坚信社会主义将很快取代资本主义。因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信心首先来自于社会主义原创理论对社会主义的逻辑证明,即以充分的事实证明实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社会主义是在否定资本主义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理想社会,一开始就是以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那么社会主义注定要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制度等方面与资本主义进行最彻底的决裂。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否定资本主义的根据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自我否定,因为人类社会既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能解决经济危机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引发的阶级斗争这些社会问题,因此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路径是社会主义首先完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建出克服了资本主义弊端的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方式。既然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比较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最终将因自身的优越性而取代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就有理由也有信心与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决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彻底告别资本主义的制度。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52那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裂”理念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来源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已经具有民族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理念:第一,通过既定的调节人口生产关系的伦理原则来调节物质生产关系,进而以既定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建立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结合的基础上,但它用来调节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的伦理原则却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儒家思想为基本依据。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借助自己独特的伦理原则,不但维系着基本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的模式,而且曾经有效地调动起了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并曾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调通过建构和谐与平等的社会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强调道德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强调要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第二,近代以来通过爱国主义凝聚人心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文化渗透,以及中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逐渐形成了以全体国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也就是说,近代以降具有凝聚人心作用的爱国主义是在面对西方先进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的强大压力,中国人开始强烈关注本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通过爱国主义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说,中国梦完全是近代以来形成的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尽快改变贫穷落后局面的强烈愿望的伟大理想,它完全取决于中华民族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帮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阶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随着对苏联经验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开始初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毛泽东的初步探索,就没有后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结果,当然也就不会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其理由如下:

第一,随着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但在外交上逐步放弃了结盟苏联的路线,而且在内政上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也是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这个转折点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出现重大变化有关。本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即将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时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准备完全依据苏联的经验建设社会主义。但是,随着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路线的完全否定,以及对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路线的部分否定(例如以议会道路代替十月革命道路),这就迫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不但要重新审视与苏联的外交路线,也要重新审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出于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纯洁性的坚决维护,既然认定苏联的道路已不能完全照搬了,既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3],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真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那么只有搞清楚苏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新思维,才能说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列宁和斯大林的革命思想曾经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依据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以及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即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显然,在这个阶段苏联的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路线的基本依据。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中苏两党在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开始出现了分歧。尽管分歧点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与列宁主义(斯大林路线是列宁路线的继承者)的关系上:首先,以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依据仍然是列宁主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利用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时机,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率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积极帮助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最终落后民族与先进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显然,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完全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按照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社会主义将首先出现在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即使落后国家有条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那也要在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才能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他们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工人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18所以,中国共产党认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为了鼓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起来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与资本主义国家坚决对抗,并且要与被压迫民族、殖民地人民结成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与“第三世界”人民紧密团结起来,经过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红旗插遍全球的理想。其次,以苏联共产党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再完全是列宁主义。苏联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虽然两个阵营的冷战继续,但当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了核武器的时候(以苏联和美国为各个阵营拥有核武器的代表),使用武装暴力推翻对方社会制度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列宁主义的暴力革命思想已不能指导当代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因此已不能继续作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所以,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明智的选择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等待时机通过和平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在不使用暴力手段的情况下,通过和平竞争最终击败资本主义从而实现全世界社会主义化的理想。

中苏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争论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独立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但由于这种探索本质上是为了维护马列主义的纯洁性,是为了防止修正主义,那么,随着极左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阶级斗争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纲”,发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作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文革”就成为了必然结果,而其后果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阶段并没有真正完成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历史任务。

第二,为了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在以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和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道德资源,形成了通过道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也初步形成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初,毛泽东就开始致力于在中国早日实现社会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是毛泽东始终坚持的社会主义观。因此,他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为依据,坚决否定了以商品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而且主张要限制按劳分配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法权,甚至主张以战争年代曾经普遍实行的供给制代替具有等级性质的工资制,其目的就是在经济制度方面保证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进而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而且,毛泽东试图通过道德建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以及平等理想的实现,因此他非常重视利用两种道德资源:一为革命道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也构成了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观。在战争年代,这种道德观不但激励共产党人为革命理想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而且也推动了不求私利、人人平等的革命者内部人与人之间这种风气的形成。因此,建国后,毛泽东一再强调战争年代所形成的革命道德继续具有现实的意义,他指出:“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要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4]二为传统道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重视整体利益、追求人际和谐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也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曾经有效地规范了人们的言行,维护了基本的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重义轻利、追求财富相对平均的价值观。毛泽东把这两种道德资源与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试图创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在精神文明领域——通过斗私批修,培养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物质文明领域——通过培育人们的主人翁精神,以此充分调动起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在消费品分配领域——通过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形成人们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方面大体平等的社会局面。

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精神激励模式,或者说是通过“抓革命”以“促生产”的模式,体现了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很高地位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但历史已经证明:不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实现平等目标,如果过分强调精神激励的作用而忽视物质激励的作用,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在人类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以及人们劳动能力还有差别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精神激励原则只能对少数先进分子产生作用,而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才能调动其劳动积极性。因此,邓小平曾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5]146但是,为了阻止主张走商品经济道路的意见成为主流,毛泽东发动了“文革”,这当然也就中断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正常进程。

第三,通过精神激励机制以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探索的失败,为后来通过物质激励机制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也为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尽管取得了许多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颇具积极影响的成果,但由于其探索是在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也就无法超越历史限定的条件,因此在基本方向上又出现了重大失误:这种探索本质上是否定商品经济的。随着在反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越走越远,“抓革命”不但没有“促生产”,还导致中国的经济在“文革”结束前接近崩溃的边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然得到了人们一致的拥护。也就是说,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就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也使得各项改革开放的政策深得人心,进而能够顺利地贯彻实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形成阶段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最终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新的时代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理由也如下:

第一,通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开启的改革开放的大幕,使得中国真正进入了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毛泽东之所以没有真正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他为了防止中国也像苏联一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防止中国也出现修正主义,以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而完全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答案,从而放弃了他自己曾经大力倡导过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在思想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提实事求是这个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强调“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5]143,并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论断,这样,他以唯物辩证法为依据,以实事求是为武器,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排除各种干扰,做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决策:一为制定改革开放的内外政策;二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进而继续探索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改革路线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模式,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旧的发展模式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以下,那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以物质激励模式取代精神激励模式,提出“先富”带动“后富”,又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放路线结束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共建社会主义以及毛泽东关于坚持国际主义革命路线的战略构想,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依据推动中国主动面向和融入了世界。当中国不再坚持通过支援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方式以实现世界社会主义化的路线的时候,就开始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承认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既定秩序,并努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某些优秀的文化思想。

第二,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找到了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但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且破除了思想的藩篱,沿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373这个思路,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373,无关乎社会性质本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既强调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判断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已经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最重要标志,也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次各个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承认市场经济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而且吸收民营企业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再次,建立在多种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推动着共同富裕目标的逐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商品经济的原因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通过竞争机制所体现的优胜劣汰的原则必将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人们追求平等,但人们的能力存在着差别,而市场经济又要求每个人运用自身能力来进行竞争,最终分出输赢,这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所产生的一种趋势,即优胜劣汰的趋势,私有制市场经济把这个趋势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市场竞争机制还有另一种趋势,即促劣变优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这个趋势。理论上讲,市场经济通过利益竞争机制,不断迫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的能力,但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却不能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足够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条件,因此社会成员的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别,那么两极分化现象总是存在,而社会主义社会主观上愿意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客观上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越来越公平的教育,这就使得市场经济的后一种趋势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望成为现实,也就使得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望实现。

显然,市场经济是典型的物质激励发展方式。毛泽东的精神激励发展方式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原则的运用,这种方式的特征是为了实现平等的政治追求,限制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法权,就有意识地避开了物质激励方式所遵循的竞争原则,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类似“患不均”等追求平等的思想资源,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现代生产方式和社会分工,要求生产条件分配与消费品分配的一致性,以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市场竞争原则恰好就能够很好地推动这种一致性的实现。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人们劳动能力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与分配制度中的平均主义之间的矛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可以说,要解决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第三,通过把马列主义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以及继续明确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使得中国确立了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列宁主义的来源,而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以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理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教训就在于曾教条地执行了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原则,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6]3这个思想路线,因此主张既坚持列宁主义中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又否定已经不符合国情与时代的内容,尤其是要否定其运用世界革命方式推动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从而在发展中坚持了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次,继续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毛泽东开创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始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把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文化标志,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7]那么新时代的任务就是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特色建设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