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体质调研理论对我国学生体质调研的影响

2018-04-03 02:10宋宗佩邓星华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力体育锻炼体质

宋宗佩,白 亮,邓星华

(1.惠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与休闲艺术学院,上海 200438;3.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主体目标.为切实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验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体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行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小(中、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国外体质调研理论的角度来说,在学生体质调研方面,我国主要借鉴了苏联劳卫制、日本体力测量以及美国体质测量等体质调研理论,推动了我国学生体质调研的跨越式发展,为改善不同时期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健康中国的推动下,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为推动学生体质调研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有必要全面的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调研的变迁历程,以系统的把握学生体质调研的发展之路,以期提高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效性.

1 我国学生体质调研之路的发展历程

在学习苏联《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的基础上,1954年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197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从1979年起在总结实践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于1982、1990、2003、2013年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修订.另外,为积极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0-1992年期间,先后颁布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作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取代以上三个体育合格标准.2007年在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国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育锻炼标准》.2014年国家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从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生体质调研的发展之路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大规模的体质调研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学习苏联的劳卫制开始.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并没有规范的、系统的、科学的体质调研基础和历史.换句话说,体质调研对于我国来说,完全是个舶来品.劳卫制之后,我国进入了体质调研的快速成长期,其中有学习苏联劳卫制过程中,真实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有其他国家先进、全面、科学的体质调研内容的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国是实施体质调研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日本自1898年以来体质调研也已经有百余年的历程,并且日本是目前全球青少年体质调研资料和数据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属于舶来品的体质调研,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受到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影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调研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简单复制苏联模式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

苏联于1931年第一次正式颁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后于1939、1946、1955、1959、1972和1982年对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它是苏联的一项根本体育制度,其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鼓励人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改善我国“东亚病夫”的国际形象,整体提升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在积极锻炼身体,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呼声下,以苏联1946年《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为模板,国家体委于1954年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且在中等及以上学校实行.随后,1956年国家体委又颁布了劳卫制的《修订草案》,它总结了前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吸收了1955年苏联新修订劳卫制的精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实践劳卫制的达标热潮.1958年国务院也正式批准了《劳卫制》,进一步推动了劳卫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和普及.但随后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国内三年自然灾害的破坏,1964年《劳卫制》被《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所取代,后经修订改名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从此,劳卫制正式的退出历史舞台[2].

我国劳卫制的制定和实施,从名称到目的,从达标项目到分类等级等,全方位的复制着苏联劳卫制的形式和内涵,在全国掀起了体育达标的风潮,为改善当时群众体质羸弱的现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当时“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的体力,具体地表现在是否达到劳卫制的及格标准”[3].时至今日,回想那段时期劳卫制的价值和意义,仍然有很多人对其赞誉有加,认为它对提升当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部分人认为学习和引进前苏联体育锻炼经验的劳卫制,提高了他们的体质,为成年后的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5].目前,面对我国学生部分体质指标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面对真义体育理论影响的深入,面对清华大学“强迫体育”实践的积极开展,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显著增强学生体质的劳卫制的经验,对于改善当前学生部分体质指标持续下滑的困境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3 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3.1 美国的体质调研

美国体质调研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但真正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大规模的体质调研因在于1954年Kraus等人运用Kraus-Weber测试法对美国和欧洲儿童的抬腿、仰卧起坐、俯卧撑和手触脚尖跳等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多达56%的美国儿童至少有一项内容没达标,而欧洲儿童的这一比例只有8%[6].此项调查结果震惊了艾森豪威尔总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后续历届总统主抓的一项工作.比如艾森豪威尔成立了总统体质委员会,约翰·F·肯尼迪成立了国家示范中心,林顿·B·约翰逊创立了总统体质奖,杰米·卡特将体质和体育锻炼看作国民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7].自此,在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美国于1958、1965、1975、1985年分别进行了体质测试,基本形成了每十年进行一次体质普查的惯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体质指标实现了从运动技术指标向健康指标转变.比如1958年主要测量了“跑、跳、投的准确性”,把往返跑、立定跳远和垒球掷远、50码冲刺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600码跑(走)、水中运动等作为主要的测试项目.1965年和1975年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测试项目,只是对个别项目进行了增减;1985年增加了1英里跑、坐位体前屈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项目,实现了从运动技术指标向健康指标的转变.目前,美国体质普查的测试指标以人体健康为主,分为有氧耐力、身体成分、肌肉力量与耐力、身体柔韧性四个方面.主要指标有1英里跑(走)、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BMI、皮下脂肪厚度、体脂含量、屈臂悬垂[8].比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马于2012年9月发起的美国总统青少年体质项目的测试指标,就分为有氧耐力:200米折返跑、1英里跑和走路测试;体成分:皮褶厚度、BMI和生物抗阻分析;腹部力量和耐力:仰卧起坐;躯干伸展力量和柔韧:仰卧背起;身体上肢力量和柔韧:90度俯卧撑、改良引体、屈臂悬垂;柔韧:单腿坐位体前屈、双手后勾[9].另外,在测试评价标准方面,常模参照标准、成绩提高标准和正常参照标准是美国检验体质监测数据的三种方法[10].

总之,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性的、长期性的体质普查惯例.从美国体质测试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测试指标由运动技术测试指标向人体健康测试指标逐步转变的过程,测试评价的方法也由不完善、不科学到相对合理进步的方向转变.由于美国体育科学方面在全球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因此,美国自从1958年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以来,其制定和实施的体质调研内容、指标和方法,一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积极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我国在体质调研的道路上,也不同程度的借鉴和学习了美国先进经验,在测试指标方面也经历了由测试运动技能的指标向测试健康的指标转变,为体质调研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日本的体力测量

日本从1989年以来积累了100多年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测试数据,成为全球体质资料最为完整的国家.体力测试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年以前,测试的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胸围、上臂围、下肢围、饮食量、肺活量、握力8项指标;第二阶段为1945-1960年,增加了跑、跳、投、悬垂及灵活性的测试;第三阶段是1960-1998年,将握力、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作为各年龄阶段的通用指标[11].比如,1964年日本12-29岁学生运动能力测试的项目有:50米、助跑跳远、手球掷远、引体向上、1500米跑;体力测试的项目有:反复横跨、纵跳、背肌力、握力、俯卧起坐、立位体前屈、台阶试验[12].第四个阶段是1990年之后.1990年日本实施了新体力测试,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改变最大的是将运动能力测试项目与体力测试项目合并.由于之前二者之间的测试项目有重叠的部分,因此这次改革将二者合并,并对测试项目进行了精简,统一为体力测试.新体力测试项目测试的对象是6-79岁的日本国民,测试的主要指标有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立定跳远、手(垒)球掷远、反复横跨、20米节奏往返跑、50(800、1000)米跑等.这次测试项目淘汰了之前的台阶试验、背肌力、斜身引体向上、立位体前屈等项目,使得测试更加安全、科学、有效[13].

总之,新的体力测试将运动能力测试与体力测试合并,精简了测定指标,删除了部分效果欠佳的指标,设置了各年龄段都必须测定的指标,使得测试的指标体系方法简单、易于比较、成本低廉、效果显著[14].如今,日本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当今体质测试的现状来说,相对于我国的体质测试来讲,日本的体力测试较为进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3 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积极借鉴

1975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指标方面,在继承苏联劳卫制的基础上,学习了美国1958年实施的体质普查指标体系,主要测试了学生对“跑、跳、投的准确性”.另外,还借鉴了日本1964年运动能力和体力测试项目结合的方式.总之,在苏联、美国、日本的共同影响下,我国这次体质测试指标有,50、100、200、800、1000米跑以及往返跑;100、200米游泳;500、1000、1500米滑冰;跳远、立定跳远、跳高;掷垒球、沙包、实心球、铅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

从以上的测试指标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段时期在学习日本和美国先进经验,在继承苏联体质测试指标方法的基础上,我国学生体质调研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我国学生体质测试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为主,当时人们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等同对待,普遍认为运动技能好和身体素质好,学生的体质就一定好.这种不客观的认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学生体质,学生的健康状况仍然令人堪忧.其二,在跑的项目上吸收了美国实施的往返跑,并且依据美国的测试指标,删除了双杠双臂屈伸、掷铁饼、俯卧撑等之前学习苏联劳卫制的部分指标,对原有的测试标准进行了精简.增删之后的测试指标在测试体质的准确性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没有摆脱运动技能测试的桎梏.随后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小(中、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其测试的标准依然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准,直到21世纪初才有所改善.

4 不断更新与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975年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经过了几次修订和完善,但测试的基本指标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直到2002年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它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测试指标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个时期,日本的新体力测试打破了运动能力测试和体力测试的限制,对测试项目进行了精简,美国也完成了从运动技术指标向健康指标的转变.我国体质指标测试在这样的国际体质测试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测试指标体系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来体现,以期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体来说,这次测试的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握力、立定跳远、往返跑、掷实心球、踢毽子、400(800、1000)米跑、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跳绳.对比这次的指标体系和之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指标体系,以及这段时期美国和日本国家的主要测试指标,可以明显的看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中的测试指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习了日本20世纪90年代之前体力测试中的身高、体重、握力、台阶试验等指标,并将身高、体重、肺活量作为必测项目,简便了测试的指标,也方便了不同年龄数据之间的对比.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日本1990年颁布的新体力测试标准为提高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方便性,删除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和台阶试验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却成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测试指标新增加的主体内容.这些指标之间对比,很明显的说明,我国体质测试离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其二,这次的指标体系呈现的更加多元,既有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指标,也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指标,与之前的指标体系相比,这个指标体系更加丰富.但值得反思的是,在美国完成运动技术指标向健康指标转换的环境下,在日本精简测试项目,降低测试成本,积极从运动能力测试指标向体力测试指标转变的背景下.我国体质测试的指标数量在增加,类型在扩散,并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测试指标体系,来综合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运动的基本能力.国际上流行的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国际上流行的也不一定不是合理的、完善的,美国和日本的体质测试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才走过了从运动技术指标向体力指标、健康指标的转变.我国此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还正处在发展过程之中,仍然以多元化的指标体系来呈现身体和运动两个方面的基本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缓慢进步的过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有它的历史进步性,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需要后续积极的改革和完善.

5 比较系统与规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的基础上提出,并于2014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因此,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析以2014年的修订版为模板相对较为合适.2014年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指标有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往返跑、1分钟跳绳、50(800、1000)米跑.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和坐位体前屈作为共性指标和必测项目.从以上的测试指标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次指标体系相对于之前,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第一,精简了测试指标.这次指标体系相对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在指标的分类和指标的数量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它一方面去掉了运动能力方面的分类,真正认识到身体健康与运动能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并契合美国和日本测试指标以健康指标为主的国际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体质测试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一改之前多样化的状态,使得指标数量更加简洁有效,提高了测试的便利性和普及性;并且指标本身更有代表性,删除了日本在1990年就淘汰的台阶试验、握力等测试指标,使得删减之后的指标体系更能体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以更有效的呈现学生身体的体质,全方位、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总体健康状况.

第二,真正实现了从运动能力测试、运动能力和体质测试向人体健康测试方向的转变.这次指标以人体健康测试的指标为主,彻底删除了运动能力测试的指标,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相对于美国1985年实现了从运动技术指标向人体健康指标的转变,日本1990年完成了运动能力指标向体力测试指标的跨越,我国运动能力指标向人体健康指标的转变整整退后了20多年的时间.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花费百余年的时间实现这个跨越式的突破,我国则仅仅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总之,2014年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契合国际发展潮流,实现了我国体质测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为今后体质测试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的标准.

6 结语

对于我国来说,完全属于舶来品的体质调研,从直接复制苏联的劳卫制、到学习日本的体力测试、美国的体质测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体质监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当前,美国健康体适能计划的推动、实施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日本青少年体质的显著增强以及部分指标明显超越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实,在我国青少年部分体质指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引起了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相信未来,在学习富含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总结我国学生体质监测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学生的体质调研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猜你喜欢
体力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