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王阳明汲取了程朱之学的“知行常相须”之说,他在延承宋明理学基础上进行了批判。为解决当时的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问题,于正德四年 (公元1509年)十一月初在贵阳“文明书院”提出“知行合一”之论。王阳明所讲的“知”就是知的本体,也就是“良知”,他说:“良知之外别无知矣”。他所讲的“行”,就是躬身践行和行为动机。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也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表现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三严三实”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为人、为官、处世、谋事的基石和指南针,笔者认为:“三严”为知,“三实”为行,“三严”与“三实”合一并进。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些重要论断,成为我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领。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凝结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在国际风云变化莫测的今天,以新时代为基础,融合了新的实践经验,浓缩成质朴无华的语言,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新要求,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推向新高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入到转型期关键时刻,经济结构调整处于重要关口,增长速度进入到新常态,改革进入到“险滩”和“深水区”。中国共产党通过各项规定、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约束党员行为作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作风大大好转,脚踏实地做实事、干事创业已成风气。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一些不良的风气如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正在侵蚀少数领导干部思想,导致这一部分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懈怠,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考验,抵制不良风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目的就在于防止不良作风反弹,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时刻警醒,在思想上提防不良风气,在行动上牢记使命,真抓实干,以兴国为大业,保障作风建设“不断线”,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汇聚党的建设成果逐步推动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稳步发展。无论何时,党员干部都应该坚信:只有努力践行“三严三实”,才能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时刻保持作风建设的力度和韧劲,将作风建设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
“三严”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和权力意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三严”是为政之源、为官之基、为人之德,是慎独、慎微、慎行的自我约束和克制,是勤于自省的慎思,敬畏于内心的道德,来源于党性的内化。“三严”是内心世界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认知,只有基于这种认知,才能不打折扣的践行“三实”,“三严”是“三实”的基础、指向和保障。
“三严”是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袪除私心杂念和私欲遮隔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将党性原则、作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同志内心的过程,通过排除私欲和外物的滋扰,使“心之本体”复其晶莹透彻,进而升华为人的“良知”。正如王阳明所说:“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之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了。”如果说我们领导干部不能以党性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一味放纵自己,心存私利,有利冲在前面,无利无所作为,则不能真正的为群众做好服务、干好实事,更是无从谈起实践“三实”。由此可见,没有“三严”作为 “三实”基础,践行“三实”就象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践行“三严三实”,须明确以“三严”为“三实”的导向。“三严”作为领导干部内心的修身养性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决定其自身的行为,也决定了其自身对客观世界改造的方向。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真正地执行和贯彻党性原则。正如王阳明所讲:“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现在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心存侥幸,不能全面贯彻反“四风”和“八项规定”,整天无所作为、不知所为或公权私用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一部分人就象王阳明所说的两种人:“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对于这一部分人需进一步加强“三严”教育和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促使其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仰。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三严三实”价值观,我们才能在践行“三严”基础上践行“三实”,并明确以“三严”为践行“三实”的导向。
践行“三严三实”,须筑牢以“三严”为“三实”的保障。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一种自我约束和克制,作为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垂范,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增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要经常照镜子、洗洗澡,祛病除尘,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自律机制,为自己立下规矩、扎实篱笆和筑牢基础。现在还有一部分干部盲目发展和追求经济和政治政绩,而忽视了全面协调发展,为了捞取所谓政治资本,而忽视了群众的利益和感受,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权威。正如王阳明描述的那样:“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王阳明认为只有存天理,去人欲,才能保证把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否则“知识愈广而人欲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只有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我,也就是要求我们做到慎独存诚,克除私欲,修身养性,省察克己,达到内部道德素养的完善。只有知识水平提升充实和道德素质完善相协调统一,我们才能使知识充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此,只有筑牢“三严”这个篱笆,才能有效的践行“三实”。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各级党员干部为政之本、使命之所、为官之本。每一位党员必须袪除劣习冗赘,摒除私心杂念,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三实”是“三严”的外在的体现、归宿和检验。
践行“三严三实”,需充分把握“三实”是“三严”的体现。“三严”是党员干部修身、诚意、正心内在的素养,“三实”则是“三严”的实践和践履。“三实”是在“三严”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具体过程,因而我们领导干部不能整天停留在口头、会议和文件上面,要有甩开膀子、真枪实弹的决心为群众谋福利,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谋事业,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做好人。但仍然有一小部分领导干部忙于礼尚往来、文山会海,忽视本职工作,不能立足为群众谋福利、谋事业,缺乏实干精神。正如王阳明所说:“终日悬空去做个勿忘,又悬空去做个勿助,渀渀荡荡,全无实落下手处;究竟工夫只做得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验汉。”他举烧锅做饭之例:“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著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清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只有通过践行“三实”才能体现“三严”的社会价值所在,如果没有从实处履行“三实”,“三严”也只是悬空思索,好比空中楼阁,无从着手。只有通过践行“三实”才能体现“三严”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需充分把握“三实”是“三严”的体现。
践行“三严三实”,需充分认识“三实”是“三严”的归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改造主观世界需经过改造客观世界来体现和完成。“三严”是自我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是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具体展现,也是改造自我主观世界完成的过程。正如王阳明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现实中仍然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我行我素,习惯于只说不做、做而不成慵懒作风。针对这一现象更应该加强“三严三实”作风建设,克除党内这一顽疾。只有通过“三实”具体实施,才能完成和体现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如果不以“三实”作为“三严”的归宿,便会更加助长“不严不实”作风。由此可见,践行“三严三实”,需充分认识“三实”是“三严”的归宿。
践行“三严三实”,需充分理解“三实”是“三严”的检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世界的意识是否属于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那么,我们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是通过加强“三严”思想作风实现的,只有通过“三实”来检验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王阳明说:“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定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我们只有严格落实“三实”,才能发现我们自身作风建设和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造自我,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作风。因此,践行“三严三实”,需充分理解“三实”是“三严”的检验。
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也是融为一体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三严”为知,“三实”为行,“三严”与“三实”合一并进。“三严”“三实”最终目标是为转变作风、谋事创业,是为了推动改革发展不断走向深入。“三严三实”既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人原则、行为规范、为政指南,又是对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的根本要求。“三严”是个人的内在的修养,主观世界的改造,也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纠偏。“三实”是个人的外在的行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检验“三严”的途径和标准。“三严”和“三实”是有机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应该时刻谨记社会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责任。虽然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昌盛,今天的中国为青年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青年就更应该贪图享乐,而是意味着青年一代需要肩负起更大的担当与责任。那么作为青年一代党员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肩负起责任呢?
青年党员应以“三严”作为总纲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升内在党性修养。首先应严以修身,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放大人生格局,培养高尚情操,站在党与国家的高度考虑问题,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抵制不良习气,远离不良现象。其次应严以用权,提高思想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利用权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要将手中公权私有化,不应借助权力谋取个人私利,按照党和国家的规章制度行使手中的权力,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特权。三是严以律己,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律能力,以党纪国法为标准,坚持原则,不越雷池半步,不断警醒自己,做到清正廉洁。
青年党员应始终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加强党性意识,坚持原则和立场,时时处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青年党员应善于明辨是非,遇事沉着冷静,站在政治高度和大局角度多思考,坚持原则办事情。青年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仍满足于现有的阅历与所学知识,满足于一时之见、一己之见,在科技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我们的事业将会停滞不前。青年党员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绩,应始终坚持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挤时间,坐下来,静下心,踏踏实实的努力学习,扩充知识面,提高知识含量,最大限度的扩充“知”,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更好的服务于“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乃“知”之成。青年党员应以“三严”作为总纲领,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善作善成,不断提升实践能力。首先应坚持谋事要实,实实在在为人民办事情,不摆虚架子,不追求个人虚名,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其次应坚持创业要实,要真抓实干,坚持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敢于直接面对现实问题,善于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奋勇直前,努力创造实绩。第三应坚持做人要实,先做事后做人,只有把“人”做实,事情才会做实,对待人民要襟怀坦白,真情实意待人接物,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做事情讲究公道,做事正派,充分展现党员的个人魅力。青年党员要敢于啃硬骨头,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青春活力和干事创业的韧劲与力度,以“三实”为总抓手,以“行”践“知”,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实效。
青年党员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正值青春美好年华,意气风发,思维活跃,不愿意为“旧”思想所束缚,对各种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而自身年纪较轻,思想不够稳定,不够成熟,人生阅历较浅,对待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缺乏磨砺,对社会现实体会不深刻。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摔打一下,在历练中弥补不足。深入生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培养优良品质,塑造当代青年党员先进形象。因此青年党员,要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珍惜每一次深入社会的机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升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青年党员应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全面把握“三严三实”内涵,严格要求自己,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与党性修养,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作为,以“知”为“行”,以“行”践“知”,自觉奋勇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