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工作处心理指导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国家整体综合实力也在逐步增强之中,使国民向着小康社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又迈进了一步。然而,市场经济是以利润和利益作为社会各层面调节杠杆的,其趋利性在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释放人之各种潜能的同时,也使传统道德中的友善思想与行为被纳入利益调节的杠杆范围,从而淡化、甚至扭曲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友善关系。实际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仅要以一定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也要以必须的文化和文明来定位,为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在个人层面提倡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友善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并成为其中的重要构成内容,显然是对传统友善观的重视与提倡。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传统囿于道德范畴的友善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趋重,更是将友善的外延拓展至人类生存的整个背景和环境之中,这就大为丰富了友善观的现代化内涵。因此,如何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重建友善的现代价值,如何将传统友善观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友善观,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友善作为人们对待外界的特有态度和情感,自古至今都不可能脱离于人类社会。友善是一种传统道德中的价值观念,但也同样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衡量标准,它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是不可或缺的介质内容。但传统友善观无疑是现代友善观价值的起点,在中西方文化之中,都能找到其演变历史和思想渊源。[2]
友善一词是“友”和“善”的组合,两个字的出处及组合的由来在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中可得到求证。《说文解字》中释“友”为“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说出了友字所表示的关系;而在 《孟子·滕文公(上)》则释“友”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表达了友字所具有的动词含义;《广雅·释诂三》则解释为“友,亲也”。可见,在传统文化中的“友”代表一种具有亲情或同志般的人际关系,彼此友爱和相互帮助,并因此而上升为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善”在《说文解字》中也有存在,并解释为“吉也,从言,从羊”,具有“吉”、“美”之义,即吉祥善美;《正字通·口部》释“善”为“与人交欢曰友善”。“善”在古籍中的解释虽不完全相同,但诸多引申之义却基本相同,《辞源》和《汉语大辞典》中认为“善”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多种功能,但其基本意义还是“美好”,引申为“亲善、友好”之义,进而衍生出“善行”、“善举”、“善人”等词语,因而最终也演化成了具有道德内涵的一个概念。
“友善”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在古籍中并不多,最早出现在《汉书·四五·息夫躬传》的“孔乡后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之句,[3]这和《辞源》中解释友善为“交好”的意思是一致的。友善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和“友”、“善”之单列之义并无太大出入,总体传递的意义就是:第一,是指彼此间的一种友好或亲情关系;第二,是指彼此相处的方式和内容;第三,具有道德层面的价值判断功能。当然,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友善观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存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交汇与重叠。
学术界对于友善观的内涵定义不尽统一,主要是针对友善观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划分不清,或者是普通人的理解没有做出这种划分。传统友善观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根据,和当下我国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友善观存在较大差别。但传统友善观作为现代友善观价值生成的根基却不容否认。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友善观既传承了传统友善观中的含义,也被赋予了更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意义。[4]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友善观的形成却有一个现实需要和科学选择的过程,除了传统友善观的基因传承,马克思主义友善观的融入也是要素之一。如果说中国传统友善观是基于人本主义的道德原则,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友善观则融入了与经济生产和阶级划分有关的因素,在揭开资产阶级友善观的伪善本质以后,才科学发现并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友善观。[5]
马克思主义的友善观是在科学批判并部分继承了黑格尔的“制度理性”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后所形成的。对于黑格尔“真正的友善应该从道德伦理的主观性转化为法律制度的客观性,将友善上升为国家的普遍意志”,[6]马克思是肯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之善行靠的就是社会主义良好制度的保障。但黑格尔将此寄托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完善则是唯心的。对于费尔巴哈的“友善体现了认定本质,是完善人性的体现”,[7]马克思也予以赞同,“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本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高度,那时的自然主义已经完成了向人道主义的转化。但马克思也同时抛弃了费尔巴哈观点中的“抽象的人”,将人置放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之中,这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才是客观而现实性的。无疑,马克思的友善观是科学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友善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形态下的友善观价值取向更为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标准,其外延和内涵都较传统友善观更为宽阔和丰富。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审视社会主义友善观,不仅有利于对传统友善观的超越,也能在深化理解社会主义友善观外延内涵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践行包括友善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生态文明社会对社会主义友善观提出的较高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非常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追求的是一种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化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社会不断趋向繁荣和美好。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党中央根据人民需要、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等各层面要求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兼顾了人民生活环境的生态美、和谐社会状态的生态美以及国家发展愿景的生态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十八大精神凝聚的物质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8]生态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强调了青山、绿水、蓝天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性,但实质上却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而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总体状态与发展远景。人类如果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也会和谐发展,这对中华民族文明兴衰与交替可谓重要至极。从友善观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就是友善观,是人类之于自然的友善;因而是社会主义友善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友善观的重要体现与特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要求,既表现为国家的富强、民主与和谐,也表现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以及公民个体的爱国、诚信、敬业与友善。因此,文明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物质文明仅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也是它的重要构成内容,甚至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须和关键部分。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生态文明必然导致新的危机的发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导致的劳动异化、利己主义及道德滑坡等现象也在扭曲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对于物质和金钱的无限追逐,使人类更加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依赖于利益杠杆的调节,人类社会也日益被利益群体格局化,因而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进反退,这是资本主义衰退的必然规律。所以,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可以反映出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丰富、完整与先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友善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依据和价值标准。生态文明对人、自然、社会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那就是遵循客观规律,追求和谐发展;而遵循的前提却是尊重而不是践踏,是保护而不是侵害,友善自然是必须坚守的原则,是价值精神的维系,因此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生态文明下的社会主义友善观在价值层面的丰富性是传统友善观所不可相比的,其价值遵循体现在多个层面。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友善观的道德价值明显处于首要地位,人本主义的要求比较高,而相对忽视人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作用。超脱生产关系的友善观是抽象的,其所代表的道德有很多就显得虚假;而抛开社会制度的制约,任何友善又难免理想化和唯心化,也难以发挥它的应有价值。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友善观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友善观中的有益部分,一方面吸纳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友善观的科学观点,再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实践积累,便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友善观。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观在价值目标上也就需要体现在:一是提高公民素质,提升道德水准,规范行为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个体价值;二是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凝聚社会能量,使整个社会向着更加自由、平等与公正的方向发展;三是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环境,维护自然生态,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9]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有着相当的契合性。但践行社会主义的友善观并不能将传统友善观囫囵继承或简单复制下来,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友善观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有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友善观中的有益部分和精髓内容,才能创新发展为时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友善观。因此,实现传统友善观的现代转化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无疑,中国传统的友善思想是社会主义友善观形成的文化基础,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有益思想需要创造性运用,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还应纳入新的价值精神和时代内容,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才能重建当代中国友善观的价值体系。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的友善观同样需要建立起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友善关系,但这又不同于其他制度社会的友善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存在明显的阶级差异,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友善,[10]即便是所谓的怜悯和施舍也是缺乏尊重的,本质上还是一种虚伪的友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的友善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彼此诚信、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才是真正的友善。其次,应关心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否不仅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本质,也彰显了社会价值的取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在本质上是国家的主人,因而应具有主人翁精神,应真诚关心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思想调节社会关系,构建友善社会。再次,要树立崇尚自然的思想理念。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直接的生活资料的提供者,人类为了自身的存活必须与之进行交往。怎样交往?无疑是和谐相处。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外乎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等。人类只有把自然作为有生命的伙伴来看待,才能善待自然并和自然友好相处,然后得到自然的友善和回报。
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友善观也离不开培育和践行这两个关键环节,才能使之成为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人与社会相处的价值标准,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行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化人、育人。[11]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友善观所具有的功能同样是化人、育人,也同样需要培育和践行;只有需要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实现培养形成社会个体有效践行友善观的行为自觉。知,即通过友善观的大众化教育形成相关认知,将认知作为行为的指导,以规范践行自觉;情,即从心里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价值精神,进一步深化社会个体对友善观的认识和理解,使提升践行自觉。情的培养不仅是自内向外由己及人的过程,也是相反的过程;每个人在对他人、社会及自然友善的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关爱、社会的认可及大自然的回馈,因而更容易培养形成;意,即社会个体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意志性、恒久性和坚定性。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恒久的耐力和坚定的决心,才能使践行行动更加自觉;行,即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具体行为,只有将对友善观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化作具体的行动,才能将友善观落到实处,才能达到社会个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最高目标。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天然存在着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爱人与爱己”的友善行为也许真实地存在于家庭中,但在陌生人之间则难以产生。要想使整个社会都充满理性,仅仅依靠道德伦理的主观自觉是不可能的,还必须使之转化为客观理性,这就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使之上升为一个国家的普遍意志。马克思之所以对此观点加以肯定,就在于他充分认识到社会制度之于社会善行的倡导与规范作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真正的友善,就是因为其私有化的占有制已经划分了社会的阶层,造就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形成了人对外物无限的贪欲和索取,不友善才是社会的常态;而共产主义制度可以有效促成“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人们在远离劳动异化和利益分配不公的社会环境下,几乎都能够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社会每个个体就可以彻底抛开阻碍善行的外界因素,友善就会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交往方式。可见,社会主义友善观只有在法制的保障下,在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关系之后,才能维护个体的尊严并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也只有在社会主义法制及依法治国战略的支撑之下,我们的社会才能公平与和谐,人们对待自然才能充满珍惜与关爱,才能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创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友善化生态环境,共建社会主义友善化的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