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建设

2018-04-02 01:34张伟男
商场现代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措施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支付体系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服务主体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在支付领域,面对众多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支付体系进行完善,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支付体系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关的应对、改进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建设;措施

一、商业银行支付体系介绍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中国支付服务的供给主体,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为客户提供的最基本的业务,不仅可以吸纳结算性存款、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也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支付方式的创新,形成了由多种支付工具、安全认证、支付组织、支付系统及相关支付监管和制度等方面构成的商业银行现代支付体系。其中,支付工具方面,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发展到票据、银行卡、汇兑等非现金支付;在支付安全认证方面,推出了蓝牙key、U-key、双重认证、指纹等多种方式;支付组织方面,服务主体主要有商业银行、人民银行、银联;支付系统主要有各个银行内部支付结算系统、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和二代支付系统及银联卡跨行结算系统;支付监管和制度方面,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宏观调控,银监会主要负责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

二、现代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建设的优势

1.支付结算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正是如此,商业银行成为了支付结算业务活动的枢纽。另外,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广泛,直接面向客户,是支付交易的主要发起者和提供者,这就奠定了银行做支付结算业务的主体地位。

2.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制,在支付结算方面,有《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在个人和单位账户管理方面,有《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在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信息安全方面,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數字证书签名的形式,确保了网上信息传递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以及网上交易的不可否认性。诸多的法律法规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合规制度都保障着公民的财产安全。

3.交易规模逐渐扩张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三季度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移动支付业务增长最为迅猛,交易笔数达97.22亿笔,金额49.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65%和39.42%。尤其近几年借助于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实现了各参与主体支付系统的功能互补,加快了资金运转,提高了资金清算的效率,给各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机遇,使得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稳步提升。

三、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以“众筹”、“P2P”等模式迅速发展壮大,给我国现有的支付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支付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大的技术,使得信息传播、获取、加工处理成本降低,有效的解决了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银行信息中介的地位由此受到了撼动。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广泛且拓展业务的成本较低,目前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交易基本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传统商业银行挤到了支付链的末端。

2016年的年报显示,五大行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较2015年平均增长-5.19%,支付业务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第三方支付公司侵蚀,盈利能力也普遍下滑。

2.跨行业务协同难度大

企业客户通常面临跨行收款难题,经销商、加盟商的开户行都不同,导致核心企业要与多家银行签订代扣协议,这一难题的症结在于多数商业银行仅支持系统内代扣业务,同时为了防范存款流失,各家银行都本着互不合作的态度,导致跨行收款业务发展难度大。如今,许多集团客户由于自身业务需要,不得不在多家银行开户,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出现了资金无法掌控、业务流程无法统一、预算不能有效的控制日常支付、甚至存贷双高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众多商业银行推出了多银行资金管理的产品,该产品是各家商业银行和同一个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研发的,并非各家银行互相开放接口达到的互联互通。

3.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高

从系统建设初期并没有为未来设计预留空间或接口,有些商业银行的支付系统独立部署,对接客户的渠道繁多,业务处理逻辑复杂,没有充分发挥支付体系的最大效用。随着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对接不同的大中小客户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或对接不同的支付机构来拓展业务,由于各家使用的接口不统一,这就造成来渠道资源的浪费和处理的复杂性。同时,许多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采用业务或技术外包的做法进行项目实施和运维。这样一来,体制内的员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管理协调及创新工作,而劳动密集型的具体实施工作皆由外包人员完成,结果核心技术或业务规则都掌握在外包人员手中,加之外包人员流动性较大,文档和版本管理混乱,很容易出现项目无法推进的情况,加大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四、建议

1.紧跟移动支付发展趋势,打好移动支付的攻坚战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合理优化调整自身产品布局,构建移动支付品牌。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领域,对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直以来,对公业务以其复杂的客户需求、严格的监管环境、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诸多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望而止步。在个人领域市场分布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移动对公领域,深挖细作,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市场价值,终将成为商业银行支付领域未来的角力点。

2.以合作共赢为支付理念,提升支付服务能力

自去年开始,不断有各银行抱团取暖的现象,源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给银行带来的巨大压力,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663.3亿笔,同比增长98.60%;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则是461.78亿笔,同比增长26.96%。在这种背景下,联手互助、抱团取暖、跨界合作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方向。

日前,长沙银行联合CFCA推出云盾认证服务,建设银行与华为联合推出了基于手机盾的移动支付服务,浦发银行联合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SIM盾”,推动了移动支付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创新。银行与其他行业巨头合作,不仅在品牌塑造、联合营销、技术应用方面,更多的是拓展支付服务场景及用户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银行业会迎来跨界合作的浪潮。

3.搭建统一支付平台,进行流程再造

在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同渠、不同技术、不同应用的制服业务或产品,若将它们整合起来,建立统一支付平台或统一支付业务扎口,必然会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提升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在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时,商业银行能够快速敏锐的研发出所需的金融支付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另一方面,系统不可能脱离业务流程独立存在,业务流程也需要依托系统来完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统一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流程的再造,方可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流程的设計,首先要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商业银行要重点解决操作环节多、系统响应时间长、容错能力低等客户体验差的问题,从客户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支付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解决客户痛点为前提,建立配套的服务和管理机制,提升业务处理的速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对内业务处理流程也要考虑一线员工的操作方便程度,这就需要摒弃部门银行的过时理念,打造流程银行(即以流程为主线,前中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局面),实现扁平化管理,减少一线员工压力并提升其专业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韦波.中小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5.

[2]黄颖洁.现代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建设[J].时代金融,2014(12):107-110.

[3]支付结算司.互联网时代的支付变革[EB/OL].http://www.pbc.gov.cn/zhifujiesuansi/128525/128531/2811423/index.html2015年04月23日.

作者简介:张伟男(1990- ),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学历:在职研究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研究方向:移动支付、投资与理财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