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 亓昊楠
师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1977年,我来到故宫,成为一名古钟表修复师,至今已整整40年。
故宫的钟表,大部分都是皇家购买或外国使臣带入中国献给皇帝的礼品。
乾隆年间,故宫做钟处也开始大量制作钟表。为了取悦皇帝,他们做的钟表除了能走时,还添加了一些华丽的表演功能。
比如有一座魔术人钟,就是故宫收藏的。不仔细看大家看不到它的计时部分,实际上它的前檐下有个很小的窗口,这个窗口长不到1厘米,用来显示时钟和分钟。当我们启动开关的时候,它顶部的花和正面的花都会旋转,称得上是当时工艺最复杂的一座钟。
2008年,我们开始修复这座钟表。它的底部是叶箱带动表演机关的部分,当我们拆开它的时候,发现它所有的齿轮和机件构造都非常复杂,盘根错节,就像一座迷宫。
故宫的钟表大部分都是成对的,这个魔术人钟却只有这一座。修复之前,瑞士人曾对我们说过,它是全世界最复杂的钟表之一,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我们没有零件,也没有资料,修复起来真是难上加难。在修复过程中,我们把它所有的零件全部拆开,一件件地清洗、组装、调试。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我们把它所有的零件都修复好了,也组装成功了,耗时将近1年。
2009年,我们带着它去荷兰国家自动音乐博物馆展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200多年前的人类智慧,通过这个小小的钟表展现出来,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师父60岁的时候,将自己使用过的一些工具给了我。2000年,我师父去世了,这些留给我的工具就像是师父对我的嘱托,于我而言更是一份责任。
在我们故宫的钟表库中,还有大量残缺的文物钟表亟待抢修。每当我看到这些钟表,就会感到人生的短暂,我真的很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钟表都修复完。
徒弟:世界上没有修不好的东西
大家好,我叫亓昊楠,也是故宫的钟表修复师,干这一行已经12年了。王津先生是我的师父。
听上去我们的职业显得很古旧,我们这种师徒关系也很老派,我们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物件儿。总之,时尚与流行似乎与我们无关。
之前,有一部关于我们的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使我们这些修文物的人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尤其是我师父,被网友们封为“故宫男神”。只要师父一出现,屏幕上什么都看不见了,弹幕把屏幕都糊住了,全部是赞美声。有的说师父颜值高,有的说师父笑容甜,还有问师父缺不缺徒弟的……声音虽然繁杂,但是我心里清楚,网友们是隔着屏幕感受到了师父的专注。这种专注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师父手中的钟表。
刚才师父说过,故宫的钟表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配件。如果钟表的齿轮断齿,我们也不能做新的,否則就不是文物了。根据文物修复工作中“最小干预”的原则,哪个齿轮的齿牙断齿了,我们就修复哪个。有的齿轮只有1毫米,完全只能靠手工和肉眼进行修复,难度可想而知。
现如今,人们对修的概念越来越淡漠,而对换的概念越来越钟爱——旧东西出了问题就换新的。可是有的人和物换掉了,这些历史、记忆和情感就没有了。文物更是如此。有的人说总有一些东西是修不好的,但对于我们而言,世界上没有修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想修,就一定能修好。正如故宫的钟表一样,我们必须要修好。
刚才我师父在台下的时候,有的观众会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煤油味。这是因为传统的钟表修复要靠煤油反复地清洗,古钟的铜制零件必须一遍一遍地用煤油反复清洗,才能焕发出原有的光泽,后世才能保存得更加完好。
因为清洗零件要将手长期浸在煤油里,所以师父的手长年有一种淡淡的煤油味。别说手难洗,鼻子也被熏得受不了。直到现在,师父的桌上仍然放着一个老旧的、装满煤油的黄色陶瓷盆。“宁可伤手也不能伤文物。”这是师父常说的一句话。
故宫从有钟表到现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对于我们来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修复好一个文物钟表的时候。看着修复后的齿轮运动起来,带动整个机械开始工作。“嘀嗒嘀嗒”的时间流动,流转着百年前的声音,这个声音见证了康乾盛世时万国来朝的盛况,也见证了晚清丧权辱国的悲凉。
今天,时光飞逝、物换星移,我们有幸依然能听到这个声音。人们所感受的分秒并没有不同,然而时间里的内容和心情却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时间的魅力,也是钟表的神奇。
再过几年我师父就要退休了,很多人会说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惑很大,可对于我和师父来说,故宫的钟表诱惑最大。在故宫修复文物钟表是最有价值的事,这些神奇的精灵,让我们感受历史、感受魅力、感受时间、感受生命。
今年是我来故宫的第12个年头,我希望自己能像师父一样,将老祖宗的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将故宫的钟表一件一件地修好。让历史的血脉继续流淌,让文明和智慧代代延续,就像时间向前的力量一样,永远不会停止,也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