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8-04-02 16:23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间幼儿园游戏

夏 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民族性、生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它具有独特的地方生活气息,承载了厚重的地方文化底蕴,是向幼儿展示地方文化、使幼儿传承传统文明的重要途径。民间游戏对幼儿理解群体文化,促进幼儿身体发展,提高幼儿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价值。[1]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利用民间游戏,将其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

一、民间游戏概述

(一)民间游戏概念

对于民间游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都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概念界定。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俗学者乌丙安先生的主张:民间游戏俗称“玩耍”,它普遍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在少年儿童游戏和成年人节日的娱乐节目中比较盛行,是游艺民俗中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2]

(二)民间游戏分类

1.根据领域目标分类

白以娟老师将民间游戏根据领域目标分为智能游戏、体能游戏和助兴游戏三种。[3]智能游戏是以训练和开发人们的智力和技能为目的的游戏活动。智能游戏小型、灵活、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数理游戏,例如,绕口令、七巧板、猜谜语等。体能游戏是以锻炼和发展少年儿童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娱乐活动,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规则,看重的是游戏中的娱乐精神,以行动见长。例如,捉迷藏、抖空竹、斗草、跳皮筋等。助兴游戏是流传于民间的,以嬉戏、消遣为主的娱乐活动,一般是以智力反应和体能动作相互结合的游戏。例如,猜拳、行酒令、击鼓传花等。

2.根据民间游戏的性质、用途及发展方向分类

王德刚先生还根据民间游戏的性质、用途将民间游戏分为日常游戏、交际游戏和产业游戏三种。[4]日常游戏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用于消磨时间、锻炼体能的游戏。 例如,黄鼬抓鸡、猫拿耗子、三国争兵等健身类游戏。交际游戏是将游戏作为交际手段、用于沟通人际关系、增进友谊的游戏。例如,古代投壶、行酒令等助兴游戏以及现在的拔河友谊赛、斗鸡邀请赛等。产业游戏是具有产业化发展趋势以及已经产业化了的民间游戏,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风筝、斗鸡和赛马等。此外,郭芮溪先生将民间游戏分为儿童游戏、斗赛游戏、歌舞观赏游戏、季节游戏、杂艺游戏、智能游戏、驯化小动物游戏、助兴游戏和博戏九种。其他学者也对民间游戏进行了不同的划分。

(三)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意义

1.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内容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往往只局限于教材和创设环境方面,教师一般都是根据教材设计活动并以此来完成相应目标。但是幼儿园课程资源还包括园外资源和社会资源。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源对幼儿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民族传统习俗、培养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涵盖生活、体育、智能、手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恰恰与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民间游戏可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加深对民族传统认识,充分补足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缺乏的传统文化部分。

2.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式更加灵活

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主要是直接体验和实际操作。民间游戏玩法多样、材料简单、一般不对游戏场地作特殊要求,只要教师安排得当,幼儿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开展民间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适当对其加以改编,将幼儿园课程教育目标融入民间游戏,使活动目的在游戏过程中得以体现,寓教于乐。以开展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可以让幼儿在亲自操作材料并与同伴“嬉戏、玩闹”中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仅局限于室内的教学。

3.使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

目前多数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缺乏地方特色,统一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园的课程与幼儿的现实生活脱节,不利于幼儿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民间游戏有地方性、生活性的特征,它源自各个民族现实生活,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相关经验创编的游戏活动,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民间游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幼儿可以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幼儿的教育启蒙。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选择不够丰富,多集中在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游戏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如若开发得当,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研究显示:当下,幼儿园教师难以从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中开发利用适当的资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够从本质上把握民间游戏的分类,没有充分根据儿童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民间游戏。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教育启蒙,使幼儿积累足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基。而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的选择多集中在民间体育游戏,对智力游戏和歌谣类的民间游戏的开发利用少之又少。例如,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丢手绢、丢沙包等体育游戏,但七巧板、点豆豆等益智类和童谣类的民间游戏较为缺乏。[5]

(二)实施的方式分散,游戏失去本来意义

现在,不论是在主题活动、体育活动还是区域活动中进行的民间游戏,在实施过程之中,老师大多简单介绍一下规则,让幼儿自行开展,缺乏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这样安排的后果就是使幼儿园对民间游戏的开发利用只停留在简单的形式阶段,表面上来看,幼儿确实在进行种类多样的民间游戏,但实际上民间游戏并没有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看待,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整合不够充分,也没有达到利用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例如,“打陀螺”游戏,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适当干预和指导,游戏就会变得没有目标、缺乏计划,那么游戏的进行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多数游戏材料都是家长和教师搜集整理的,幼儿潜意识中就会觉得玩具是自己的,当玩游戏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时候就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陀螺,可能会说:“这是我的陀螺,不给你玩。”这种独占心理的出现,会使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忽视他人感受,缺乏合作意识,以至于幼儿不能融入集体。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幼儿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和指导。

(三)开发和创新的力度不够,很少进行适当改编

教师对民间游戏的利用多采用“拿来就用”的原则,对搜集到的民间游戏并没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没有在与现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的游戏。部分民间游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应该遭到淘汰,如“歌谣游戏”中的许多歌谣反应的是上个世纪社会生活的内容,对现在的幼儿来说已经没有足够的意义,教师就可以借鉴其旋律对歌词进行适当改编,使其充分贴合当代幼儿的日常生活。[6]在对民间游戏价值的挖掘方面,多数老师仅仅利用它的趣味性来组织幼儿活动,并没有针对其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交往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通过改进游戏规则或者童谣等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使之更符合现在的幼儿园教育目标。

(四)游戏材料制作过于“成人化”,幼儿参与度较低

许多学者提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关注幼儿游戏必须关注玩具”的观点,可以看出成人是非常重视幼儿的游戏材料的。但是,重视幼儿游戏材料,并不是意味着,成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制作、筛选材料。民间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它还包括幼儿对自然物的改造和创造,成人代替幼儿制作的材料无法完全体现该材料应有的意义。幼儿可以在自主选择材料,重组材料中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前幼儿园民间游戏材料大多是由教师和家长制作或者购买,儿童自己作为参与主体自行制作的游戏材料几乎没有。也许,在材料中成人赋予其很多的意义,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但是这些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能不能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是不得而知的。

三、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民间游戏认识不足,缺乏与课程整合观念

民间游戏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多样的民间游戏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教师在搜集民间游戏时,往往局限于自己熟悉的或者在自己所在地域比较流行的游戏,并没有对民间游戏的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教师不能从课程方面出发,将民间游戏看作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资源,也缺乏灵活地将课程与游戏相互结合并加以整合的观念。幼儿园课程包括五大领域,每个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五个领域不同的目标出发,收集整理多种类型的民间游戏。

(二)没有建立整合实施方式的运行机制

课程实施都是在一定课程取向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观、儿童观以及课程实施方式都会因为课程取向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当前,民间游戏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取向大多是忠实取向,即严格按照民间游戏的本来面目去呈现游戏。幼儿园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缺乏,教师不能从理论层面对开展民间游戏的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过程进行设计,缺乏从宏观上整合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在内的多种活动的意识,以至于难以建立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运行机制。[7]

(三)对改编民间游戏投入的精力较少,积极性不够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中,大多数幼儿园都实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制定好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教学内容统一,教师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只需要把规定好的课程内容教好就行。因此,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非常缺乏。而民间游戏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数教师认为其在发展过程中已有固定的规则,不需要再人为地加以改变。而且,教师往往很容易忽视民间游戏时代性、地域性特征,不会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再加上没有与现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以至于教师让幼儿呈现出民间游戏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探究其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除此以外,幼儿教师日常环境创设、教具制作、活动设计等耗费精力颇多,很少有人愿意再腾出专门时间和精力去对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深入细致的改编。

(四)角色定位不明确,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杜威强调在幼儿园教育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幼儿的观察者、引导者。在民间游戏材料制作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忽视自己最本质的引导者角色。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多投放已经成型的材料,而半结构化或天然材料的数量较少,使幼儿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构建自己想要的“玩具”。幼儿是开展游戏的主体,他们拥有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和制作游戏材料的权利。老师要学会将权力下放,充分相信幼儿的潜力,让他们在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收集与制作。例如,幼儿可以将一个纸盒想象成衣柜、电视机或者小房子,但一旦老师为纸盒做上相应装饰,那纸盒就会只有老师所赋予它的这一个物体的意义,幼儿很难对它产生其他联想,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

四、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的策略

(一)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当扬弃和改编

民间游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教师在对其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现代游戏优势互补,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幼儿年龄特点对传统民间游戏作出适当调整和创造。对于没有使用价值,甚至可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不良影响的民间游戏,可以直接将其淘汰。对于内容健康、游戏方式方法科学合理的民间游戏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之中。对于规则、器械、内容某一方面不适合幼儿接触的游戏,则要采取一定方式将其进行改编,使之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协调。

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民间游戏的内容上进行改编。民间游戏的类型多样,每种类型游戏资源也非常丰富。李珊泽教授、莫晓超提出可以采用组合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加以整合,取长补短,并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使一个游戏组合能够同时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7]比如,将带有童谣的游戏和体育游戏进行适当组合,使原来旨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和智力的游戏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能的提高。其次,从民间游戏的活动形式上进行适当改编。比如,在活动当中,可以采取混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大班幼儿充当小班或者中班幼儿游戏中的家长、老师等角色。此外,在材料投放方面,要多以原始材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能够让幼儿自己动手参与制作,亲身实践,在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二)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民间游戏

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民间游戏实施的活动体系可以从整合两种活动的方面加以思考:旨在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蒙,提高幼儿经验,开发幼儿智力的教学活动以及满足幼儿好玩天性,愉悦幼儿心情,建立在民间游戏基础上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可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将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发现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提升到教学内容层面,以此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零散时间中,如幼儿刚进园时、中饭过后,离园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民间游戏作为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过渡。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一天的学习或者让幼儿稳下心神,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准备。

(三)与五大领域内容相互融合

民间游戏种类多样,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可以根据民间游戏的内容和性质对民间游戏进行分类,使其与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相互协调,多方面挖掘民间游戏资源。例如,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跳皮筋,踩高跷)、民间语言游戏(炒青菜、老狼老狼几点了)、民间社会游戏(找朋友)以及艺术游戏(丢手绢、翻绳)和科学游戏(七巧板)等,这些民间游戏都可以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多种民间游戏资源,并找到其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交叉点,巧妙转化,使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相互结合起来,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图形的科学活动中,可以以跳房子游戏的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启发幼儿认识不同的“房子”,最后以童谣的形式唱出每种房子的数量,同时促进幼儿对数的认知。类似的,可以将丢沙包游戏融入旨在促进幼儿上肢力量发展的健康活动;将找朋友的游戏加入到以分享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将伴有童谣的游戏与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与目标相符合的民间游戏,在此基础上寻找目标与游戏之间的契合点,相互融会贯通,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四)使幼儿成为民间游戏材料制作主体

儿童自制玩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民间游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几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民间游戏材料是自生活、大自然中取得,然后经过适当整理加工而成,其本质就是重视材料“自制性”,而不是从商店买回来的成品。幼儿自己参与民间游戏材料制作可以在选取颜色、形状,构造结构空间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超群.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23-25.

[2]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3] 白以娟. 中外民族民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5).

[4] 王德刚.传统民间游戏的源流、价值和保护[J].齐鲁学刊,2005(3).

[5] 程晨.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 早期教育, 2014(5).

[6] 罗红辉.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7] 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猜你喜欢
民间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