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力,邢 畅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税收贡献率达到50%以上,就业贡献率超过80%,而且还贡献了70%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截止到2017年年底,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41亿人。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是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而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家队伍,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精神特质和榜样作用,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因此,应当把企业家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特殊要素资源,大力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让新型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保证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上,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难以给出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原本是从“企业家(entrepreneur)”这个词中引申而来的。“企业家”这个词源于法语entreprendre,其在法语中的含义是指“从事一项新的事业”,往往也指一种职位或头衔,可以理解为从事新事业的职位。在19世纪的西方,人们将企业家的某些共同特质归纳提炼为企业家精神,二者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互换。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家从最初的内涵中逐渐开始衍伸发展,人们更强调的是它的精神实质,企业家精神由此便与企业家的性格特质、行为特征,以及企业发展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联系,成为沟通三者的桥梁。20世纪以后,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确切地讲,是指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能力和价值观体系的总和。也就是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的人格化,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抽象化。
由此,结合诸多的观点和论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定义: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下,在从事商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具备的或应该具备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个人能力、价值观念和精神素质等的综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近40年的今天,企业家精神应以创新、宽容、人文、奉献为显著特征,新型企业家应当具有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宽容大度、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诚信守法、乐于奉献的性格品质。
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家精神在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次的表现、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揭示企业家精神更广义上的内涵。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企业家个体行为模式和特质,如企业家个体精神特质、个人的生存环境等,意在“启发个体自觉地学习这种精神,进而使之成为激发个体创业的精神支柱”;在组织(企业/公司)层面上,研究组织文化特质、内部创新机制和外部生存环境等,意在“研究和开发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在社会层面上,研究社会文化特质、宏观创新机制、国家社会间的互动环境等,意在“引导社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进而使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3]。
这三个层次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的边界,不再单纯地停留在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家精神,而是将企业家精神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全面系统地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剖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同时,这也为随后的研究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出发点。
企业家精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是整个公司运营、发展和企业价值观建立中的核心领导力,其企业家精神也是形成区域企业家精神文化的基础。不同学者对于企业家精神有着共同的认识:“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4]而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地位逐渐提升,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企业家精神是以其内在的创新意识、冒险意识、合作意识、机会敏锐性、挑战意识等素质为中介,进而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自身的实践活动展现出来,这种实践活动在有形或无形中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拉动就业和创业,使整个社会风气发生良性运转,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境遇下,创新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核心所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激发正是实现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思想理论方面。作为一个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家,必须坚决摒弃“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摆脱拿来主义的简单思维,能够超出一般规制的限制更好地开拓市场、把握市场和利用市场。另外,德鲁克等学者认为“企业家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更多地承担了社会和伦理道德责任,形成了职责的多元化。”[5]这同样也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精神在经济领域之外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对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当代企业家精神,将有助于非公有制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适应大势,稳步发展,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近40年的发展,成长起大批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这些精英历经商海博弈的锻炼,有着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非公有制企业的核心领航力量。
1.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家具有非常大的主导性
非公有制企业多是由企业家一手创办的,所以企业家在非公有制企业当中的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相对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比国有企业中的企业家更为重要和关键:在公司日常的运营和发展环节,企业家扮演着核心的领导地位;在公司整体的企业价值观中,企业家则主导着整个公司的文化氛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品质等要素,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6]。随着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家群体的壮大和企业家精神的有效培养,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层变革。
2.多数企业家具有吃苦精神和管理能力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特别是中国南方的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中小企业创始人,秉承着传统的经商理念,特别能吃苦,“住得酒店,睡得车站,坐得飞机,骑得毛驴”。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打下了自己的江山,积累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也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他们积累的经验可能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观念也需要更新。
3.多数企业家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清晰的创新战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提倡创新发展,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地位,规范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战略均有所进步。企业家们渐渐意识到,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15年的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67.6%的企业家表示企业“高管有清晰的创新战略”,56.7%的企业家表示“高管经常开会讨论创新战略”,56.1%“高管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7]。此外,根据这项调查对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内部研发机构的建立、国家专利或国际专利的获得等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指标总体较好,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其中也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模式以渐进式创新为主、突破式创新偏少等问题。
在肯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队伍的重要作用和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企业家精神的不足,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队伍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自身性格的自觉性不强,“一言堂”现象严重
从主体层面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注重自身性格的培养和转变,这与主体缺乏自我实现的教育有关。一方面,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家自身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在本质特征上也就是企业家主导型文化。但有些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忙于经营,不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没有及时对自身性格特质中不恰当的方面作出调整和改正,往往试图从外部环境着手来处理问题,而不考虑自身的性格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下属带来的影响,因此不易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企业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股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控制人,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中,企业内部往往会形成一张亲情网,“用人唯亲”的现象根深蒂固,这就使得一些具有领导潜能的职业经理人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达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纯粹的家族企业很难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角,民主、自由、平等的企业价值观亟待建立。
2.在管理决策时缺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企业的创新精神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可以渗透到公司运作的方方面面。在民营企业家中,观念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是其认为最困难的三项创新工作:34.2%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市场创新是企业在管理运作方面所面临的最困难的创新工作,认为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困难的则分别占比33.5%和30.4%。而37.4%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在自己的企业中最应加强的是管理创新,其次依次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观念创新[7]。部分民营企业家,在公司的企业战略中明显存在着“轻视原创性”的思维,闭门造车、照搬照抄的现象屡见不鲜,且对不断更新的技术变化缺乏充分的准备,因此也就决定了有些企业家在进行革新的同时不敢“撸起袖子加油干”,尽量不倾向于实施高风险回报的项目,在投资行为中缺少魄力,没有冒险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成长空间。
3.遵纪守法意识不强,“钻空子”现象屡见不鲜
部分民营企业家遵纪守法意识淡薄,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钻法律和人情的空子,私事公办,公事私办,活跃在“灰色地带”之中。有些民营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喜好急功近利,利用相关法律系统的不完善而钻法律的“空子”,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官商勾结”的现象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频发,有的企业家不是把立足点放在提升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上,而是忙于疏通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利用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而获取资源和政策,等等。
4.社会责任感弱化,缺少诚信观念
民营企业目前还存在着缺乏社会责任感、欺诈现象严重的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诚信度正在降低,“挣一把就跑”的观念在作祟,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欺骗,交易成功率低,极易引发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企业经营者对社会的责任感缺失,只顾眼前利益,破坏市场良性的竞争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企业经营者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挂羊头卖狗肉”等欺诈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企业经营者只考虑短期利润、不顾及公司长远发展的短视之举。
非公有制经济体系中的引领者们,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想让自己的人生不断进取和完善,首先就要培养“向内看”的企业家精神,注重对自身性格、人格的培养和调节。企业家自身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在其从事的企业活动中能够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品质。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独立自主,在经营管理中占有很大的主导权,其自身性格、个人素养与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动机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自身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宽容大度、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诚信守法、乐于奉献的性格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找到和把握新的方向,确立企业的产品基石,并在压力之下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才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水平,建立良性的决策和管理体系;才能以高尚的责任感为出发点,对消费者、对社会、对国家拥有奉献精神,为公司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企业价值观。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个体的反省与进取,必须落实到企业组织层面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要在企业实际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上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受到企业实践的检验和校正。首先,对于企业生存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企业管理中应把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包括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治理结构创新、人事制度创新、研发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等。企业家必须注重挖掘自身的创新意识,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加大企业的创新性投入,努力在企业中营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环境,适时运用冒险精神,勇于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商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助推整个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提升。其次,企业家、企业、员工都是一种特定文化下的单元存在,在组织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树立上,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融入企业家精神主题建设中来,建立联结各个单元的内在整体性和责任感。中华传统文化是自古以来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积淀,将它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的精神文明素质。例如,学习和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深入贯彻“知行合一”,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懂得“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汉纪·惠帝纪》),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国与家之间的关系;修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处理好收与支之间的关系,等等。企业家应在自身的管理理念中,将儒家的仁爱、德治与法家的法治相结合,内外相辅,德法相济,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和发展自身的企业。
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社会层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价值体系,营造自由平等的营商环境。首先,企业家精神是嵌入社会与文化之中的一种价值体系,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提升。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让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更加自信地加入市场竞争中来,对他们的创业活动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用传统的世俗的观点来看待民营企业,这样才能帮助其具备更多的创新的动力和冒险的底气,进一步提升非公有经济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政府应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营商环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活力。政府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放权让利,强化服务性政府建设,深化改革,修正和改善妨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培养市场自运行功能,不断改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权益。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整个社会的环境好了,企业自身就自然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些外在的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进一步提升。
良好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注重企业家自我教育、提升企业家自身能力水平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统战机构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培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企业家精神。利用教育和制度两个抓手,“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变量来更大限度地释放人们的企业家精神。”[3]这是将个人层面的企业家精神,扩充到组织和社会层面上来的重要途径。工商联等机构应当利用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统一起来,大力组织多种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家们开阔视野、提升精神、拓展知识、增强能力,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同心同德,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投身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把企业发展、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紧密结合起来,以企业的更好发展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期望。企业联合会和统战机构可以凭借其渠道广、关系多等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和人脉平台,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人才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此外,鼓励由具有各种知识结构的专业人员组成和建立咨询系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从事决策研究,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提出战略性的建议,或在领导决策之后根据需要提出可供参考的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