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平
(中共韶关市委组织部 人才工作科,广东 韶关512001)
韶关是广东省老工业基地,有着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20世纪50至70年代,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先后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凡口铅锌矿等一大批骨干企业[1]。但是,由于错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期,企业普遍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产品落后、市场萎缩等困境,部分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工业发展缓慢。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借着十九大的“东风”,韶关市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钢铁、有色冶金、烟草、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数据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特色高效现代农业等“六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我国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集聚。”[2]产业与人才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离不开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区域的人才开发,又应当结合产业转型,从战略的层面进行科学规划[3]。
因此,围绕重点产业,做好科学的人才战略规划,推动产业转型与人才开发的有机结合,是韶关“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7年,韶关地区生产总值为1 3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91.4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674.8亿元,增长 9.6%。三次产业结构为 12.8∶36.7∶50.5。工业结构以钢铁、烟草、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加工、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工业贡献率仅为10%。七大传统支柱工业增加值200.6亿元,增长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2%;高技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2亿元、1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较小,产品以大宗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支撑力不强。
根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市人口总量335.29万人,人才总量272 447人,其中从事教育、卫生、文化、社会服务行业的人才比重最大,为52.4%;从事钢铁、机械、烟草等传统优势产业人才的比重占10.9%;从事大数据、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新兴行业的人才占 2.6%;从事金融、商贸、旅游、城市规划行业的人才占 6.6%;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才占16.2%;其他行业的人才占 11.3%。产业科技人才所占比例较小,已成为制约韶关产业发展的重要“短板”。
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对人才开发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产业布局的时候,对人才的开发也没有摆在重要的位置,导致产业转型和人才开发脱节,人才开发的很多要素,比如人才引进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信息库建设、人才信息交流机制,都没有很好地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人才开发战略滞后于产业发展。政府层面也未能及时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来掌握人才开发的一些关键性数据,以根据产业的发展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得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偏低,没有实现区域人才开发效益最佳和人才价值充分化。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适应韶关市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短缺,未来几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交通产业、大数据信息产业将成为韶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相关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适应韶关市目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韶关市是一个技能人才培养大市,但韶关市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留韶就业的比例偏低,以2016年为例,韶关市技校向社会输送中、高级技能人才0.57万人,而留韶就业的仅0.15万人,仅占26.3%。
近年来,韶关工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一定调整,但基于资源依赖产业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钢铁、有色金属、电力与烟草受国家政策主导,这些产业地方政府影响有限,但对韶关工业经济起着显著的支撑作用。韶关近年来推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玩具等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但是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效能不高,全市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大企业偏少,科研设施相对落后,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不畅,“学研”和“产业部门”一定程度脱节,学术交流气氛不浓。企业科技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制约了各类产业人才的引育。
为推动产业转型,韶关市先后出台了《韶关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韶关市百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选拔管理实施意见 (试行)》(韶人才办〔2016〕2号)《韶关市引进百名紧缺适用人才实施意见(试行)》(韶人才办〔2016〕3 号)《韶关市产业科技人才扶持实施意见》(韶人才办〔2017〕6号)等人才政策,主要涉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服务等方面。
但配套政策措施,比如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就医、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适应韶关产业转型的人才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整体的人才发展制度环境还不够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紧缺适用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以2017年为例,据统计,产业转型典型区域内引进的多数是大中专毕业生,占人才引进数量77.8%,与此相对的是在流失人才中,科研业务骨干或具备扎实工作经验的人才比例达到了85.6%。
人才激励机制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与外部激励的一个系统。薪资体系是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但据了解,目前韶关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采用20世纪 “工资+奖金”式单一陈旧的激励办法,分配方式上的平均主义仍很严重,这种激励和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积极性[5]。此外,政府层面的精神激励比较少,主要集中在颁布的奖项中,但能获得这些奖项的人数较少,等级较高,很难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影响了各类产业人才的引育。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韶关就建立了人才市场,但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为主渠道,行业性人才市场为辅助,民办性人才市场为补充。大部分人才市场虽然取得了法人资格,但实际运行中其人、财、物等方面是由人事部门参照机关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在工作业务上也完全是政府直接管理,大部分业务来源于政府的授权或委托,如人事档案管理、办理就业手续、人才派遣等,政府在人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人才市场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等内部机制僵化,导致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难于为产业转型提供丰富的市场化服务。
围绕“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根据韶关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坚持产业、人才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着力解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紧缺适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采取出台产业引才目录、创新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广泛建立人才对接平台、推动产业人才政策持续创新、优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等多种形式,提高人才发展目标与产业转型的融合度,走出一条“人才、产业互促互融”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韶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强人才统筹,坚持产业、人才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以全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重点了解各产业链条、重点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等对人才及人才项目的需求,研究并科学制定全市重点引才和优先引才产业目录,提升人才助推企业发展的靶向度,建立产业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产业人才的供求信息,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实现产业人才供需优化配置,完善全市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提高人才发展目标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融合度。常态化地举办人才供需对接活动,为人才、地方、企业提供交流对接的平台,推动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集聚[6]。
围绕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交通、大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实施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工程,引进30个左右技术居行业内先进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引育工程,引进和培养100名左右对产业创新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韶创办科技企业的领军人才以及100名左右引领技术革新的产业技能领军人才;实施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工程,支持韶关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范围的高成长性企业每年引进600名左右紧缺急需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壮大产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为高端产业人才或人才项目提供急需的基础性人才;实施技能人才汇聚工程,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企业培训、名师带徒等各种形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针对性、有效性,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特色产业技能人才3万名。
在产业人才较为集中的莞韶园建设人才发展平台,新建集研发、孵化、服务为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双创园”,促进创新创业类企业快速发展;市、县一盘棋,在莞韶工业园区建设市级人才驿站,在条件成熟的南雄、仁化、新丰、乳源等县地建设县级人才驿站,市、县联动,积极打造柔性引才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端平台建设,提高韶关市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人事管理部门宏观管理、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职责;构建务实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自主、个人自愿的办法,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业项目”等精准引才模式,精准引育产业人才;探索人才使用机制的创新,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产业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使用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探索由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健全活力迸发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并给予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相应待遇,鼓励企业建立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和办法,提高科技人员及团队参与发明成果收益分配;健全和规范人才市场,鼓励有资质的国内外人才中介机构进入韶关市人才市场,提供高端人才寻访和人才测评、培训、派遣、薪酬福利及人力资源外包等综合服务,完善人才资源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人才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行为。
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树立“重能力、看业绩、比贡献”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待遇适当、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韶关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优势,探索产业人才安居多元模式,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各类产业人才,尤其是青年产业人才安居问题;营造高效专业、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人才制度持续创新,构建一个不断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好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盘活产业人才创造活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尊重产业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探索、互相信任、宽容互助的工作氛围;营造透明开放、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把法治化作为人才制度创新的突破口,积极探索人才立法工作,把人才优先发展确立为法定原则,把人才优惠政策整合上升为法律规定,切实维护各类人才的各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