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 张丽钧
这是一个爷爷和一个孙子的真实对话:
——宝贝长大后干什么?
——当爷爷。
——为什么要当爷爷呀?
——因为当爷爷可以不上班,不用早起床,起床后喂鸟、浇花、看电视,跟孙子玩儿,也没有人管。当爷爷多好啊!
这正是隔代抚养的弊端之一。爷爷奋斗的年代,孙儿无缘目睹;孙儿所看到的,全都是爷爷在享受轻松自在的晚年生活。在孙儿眼中,屋檐下的这个被称作爷爷的人活得可真滋润啊。要是自己长大后也这样玩花鸟、没人管、尽情懒该多好啊。
而亲自带孩子的父母往往会忙得一塌糊涂。闹铃一响,赶紧起床,手忙脚乱地叠被、洗漱、弄早饭、吃早饭,帮孩子收拾停当,打仗一样送孩子去幼儿园;晚上接孩子回家,又是一通好忙……孩子从小就见证了父母的辛劳,屋檐下的“励志片”连续剧般一天天上演,孩子心中早早就埋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父母的“领飞”姿势让他懂得,飞翔,是自己未来的不二选择。
与爷爷奶奶的“慢节奏”相比,爸爸妈妈的“快节奏”对孩子有着更为积极的引领作用。爷爷奶奶也曾有过奋斗的昨天,遗憾的是孙儿没能赶上,孙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将爷爷奶奶定义为“好吃懒做的人”,而终日与这种安逸的晚年生活为伴的孩子,自然对其产生了依附感,孩子讲出“长大以后当爷爷”的人生理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隔代抚养除了容易消磨孩子的斗志外,还特别容易造就“得瑟小孩”。小孩得瑟,究其原因,一是惯出来的,二是学出来的。
惯出来的容易理解,就是过分娇宠,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学出来的又是怎么回事呢?说出来可能会惹累死累活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不快——“得瑟小孩”的后面,往往有个“得瑟老人”。
爱炫耀、吹牛皮、提当年勇、夸儿女能、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狂歌滥舞……这些毛病通常会非常奇妙地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承继这种“得瑟基因”。
心理学认为,一般六十岁的老人开始进入“丧失期”——丧失工作、丧失地位、丧失亲人、丧失健康^这一系列的丧失,往往会导致老人“看开了”。“看开了”有利也有弊。利是不再执著,能够放下了;弊就是开始熬日子、任性子、耍脸子,“本我”状态开始上演了。试想,让孩子跟着这种处于“丧失期”的老人,上哪里去偷昂扬的斗志和温煦的性格?
在你还没来得及“当爷爷”的时候,你儿子竟然立志跨过你直接继承了你父亲的衣钵,活成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活爷,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吗?
重要启事:
原创是我们的追求,优秀作者是我们的渴求。也许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因各种原因一时无法与您取得联系,请您拨冗与我们联系,以便致以稿酬。
读者信箱:
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将您关于教育的每一点想法发送至the_educator@126.com。
读者QQ群:
12779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