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班级高效管理探析1

2018-04-02 18:30胡伟坚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党团学风辅导员

胡伟坚

(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占据思想政治高地的切实保障[1]。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的重大课题,存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班级管理对高校学生工作至关重要,班级制度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师生实践活动投入不足,学风建设流于形式,党团建设形式单一和新媒体应用滞后问题严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十八大以来不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因此,借力新时局影响力,发扬传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尝试探析辅导员班级高效管理新机遇和挑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班级高效管理的迫切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落实到班级以及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班级管理这个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发现班级制度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师生实践活动投入不足,学风思想建设流于形式,党团建设形式单一和新媒体应用滞后问题严重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班级制度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某学院2017级新生649名,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新生班级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当代学生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旧式权威的制约,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72.5%的被调查者认为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和创新性。再者,由于政治理论教育流于传统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年轻人普遍缺乏吸引力的客观事实。学生对于班级制度的被动意识,强力制约高校班级制度的活力发展,班级制度还停留在原来的规范层面。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但是教育形式却空洞过时。另一方面,班级学生自治管理激励评价机制不够细化,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班级制度建设的主体意识的萌生。49%被调查者认为激励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甚至存在不合理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师生实践活动投入不足

师生关系的新型化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良性的双向互动,但由于高校教师的课题申报和科研立项大量占据了教师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时间,指导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高校政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繁重,对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活动的资金、人力投入普遍呈现严重不足的停滞状态,严重阻碍了班级的高效管理,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风建设流于形式

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学风建设形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观念陈旧,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学生视高校的学风建设为束缚,对学风建设产生抵触心理,往往是疲于应付,学风建设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反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扩招规模的空前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1:200标准要求,大批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辅导员被招录,但是却存在专业背景缺乏、经验欠缺等问题,而且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学风建设无法有效实施。学风建设存在内容单一、组织松散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差,最终导致学风建设无法良性发展。

(四)党团建设形式单一

一方面,部分高校党组织对新发展党员的再教育工作相对投入不足,以及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主义和投机思想,导致党团建设开展的难度加大,加上党团建设政治意识形态较强且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对于这类主题感到厌倦,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党员发展数量的严格限定,班级党员数量非常有限,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入党时间短,对于党组织生活了解不全面,党性不强问题普遍存在。部分高校党组织对于党员的培养还处在教育发展阶段,开展党团建设压力大,机制不成熟,形式单一。

(五)新媒体应用滞后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4]。同时,使用新媒体的主体基数庞大,即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比较普遍。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利器。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于新媒体理解存在误区,应用新媒体的思维陈旧。存在重内容轻形式或者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应用相对滞后,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班级管理层面往往处于被动,无法取得最优实效。同时,课程与新媒体载体功能未得到有效的结合,实效监控和反馈制度不完善问题迟迟到不到解决,严重影响班级的高效管理,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多管齐下是班级高效管理的基石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发展和应用新媒体这个载体,丰富班级制度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加大实践活动投入力度,强化党团建设,整合党团资源,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多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高校辅导员为建设的指导者和践行者,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制度二者相契合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的高度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班级制度相契合成为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西方思想观念的传播,使得高校价值观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班级作为高校思想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单元,班级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例如班级制定班歌、班干部走访制度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班歌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制度结合起来。辅导员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需要监督跟进,适时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宣传推广班级制度建设效果突出的班集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制度的高度契合应该成为班级高效管理的根本保障之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活动、新媒体应用相互促进

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班级管理为切入点,结合活动要求,以活动促活动,以实践促实践,即在活动中取得收获,从而激励新的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得出经验教训,从而改进新的实践的进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制定活动方案,在班级管理中完善实践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班级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班级主题活动和文娱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促进班级高效管理。在实践活动中采用“活动+时代主题”的形式,如“一班在行动之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应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具有低成本、方便快捷和喜闻乐见的特点,高校的班级高效管理离不开辅导员的参与,班级高效管理同样也离不开新媒体。应用新媒体,建立各个层级的QQ群、微信群、飞信群、易班群等,广泛使用微博、博客等方式传播信息,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化。然而,新媒体又面临着不确定性和传播速度快的压力,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一把利剑,成为引导主流的关键,也成为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话语权的“主心骨”。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媒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促进大学生的更好发展,建设更美好的校园文化。例如创建班级微博和微信,建立微信聊天群,利用网络“水军”在聊天中潜移默化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多建立一个微信公告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辟一片新天地,使班级同学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班级情况,也给班集体成员的互相交流多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相互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加强学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班级学风建设成为实施的重要基础,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强化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班级学风建设以契约形式进行,相互促进,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内容,增强学风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班主任(班导师)和辅导员的主导作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理念,持之以恒。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个人目标、小组目标中,整合成班级目标,再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在开设专题讲座、交流会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确立最终学习目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班导师)和辅导员全程参与,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加强学生党员管理队伍建设机制,发挥专兼职党员工作者团队在学生的教学、生活、社团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6]。党团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额相互提升,丰富形式是改善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在高校里,班级是党团建设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单位。进行班级建设的重点,就应该从党团建设入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丰富建设形式,提升和改善班级管理的效果。即使是最简单的班级活动,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高校政治辅导员以及班委成员共同努力,围绕党团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否则就可能走上邪路、歪路,也就无法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班级管理就无从谈起了。班级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党员积极号召同学们参与团日活动,带动同学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班级组织同学们一起观看学习有关党的重大会议,写观后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班级高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班级制度

首先,围绕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家庭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指导和学生主体参与,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以学生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活动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其次,坚持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起规范引导作用,而不是粗暴的束缚、限制。最后,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班级管理制度条例,既要反映学生的意愿,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又要符合人才培养和行为规范要求。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建立问责制度。班级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班级制度的制定者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责任到人以及问责制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建立问责制度。班级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班级制度的制定者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责任到人以及问责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制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全的班级制度环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进步,变被动为主动。发挥班级制度和学生自治的效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加强落实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引入激励和惩戒制度。

(二)严抓学风建设

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培育全校师生认同和社会认可的校园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及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决不可照抄照搬,鼓励学生班级自我创新形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嵌入班级个性,注重导师制的作用,加强师生联系,以及引入学风建设量化考评激励机制,评出“先进学习型学风班”,学风建设荣辱师生共担责任。建立学风建设考评信息数据库,以项目形式进行试点、推广,成熟一个,培育一个,实行实施计划,鼓励创新,不断改进,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班级管理良性发展。

1.学风建设中要先抓好学生干部风貌。学生干部的精神风貌直接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具有主动教育价值和较强的帮带作用。所以学风建设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优良作风带动班级的普通学生更好地成长。辅导员在其中的角色不仅是指导者,应该也是主动参与者,使得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更具有专业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要目的,建设优良校风、学风;坚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尊重学生意愿;辅导员全方位参与,选拔结果要充分公示,充分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履职宣誓仪式。

2.引入学风建设量化考评激励机制。班级学风建设需要进行量化考评激励,不仅是学风建设的需求,也是每个学生成长成才,获得激励的有效方法。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量化考评,有助于学生管理优劣的区分,以及对于个人付出的肯定。量化考评要经过专业管理者的论证,学生意见采集,以及试点实行。试点实践意义在于实践检验是否可行。学风建设量化考核要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又要兼顾少数人的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切不可为了考评而考评,既要评选优异,也要激励后进。

3.以宿舍为抓手,营造良好宿舍学风。宿舍是大学里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介于个人与班级之间。部分班级上课分散,不利于班级管理。以宿舍为抓手,主要作用在于可以更好地建立起长效管理。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不仅可以实现学生间的互相影响,还可以强化班级认同感,这也是学风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宿舍建设既要坚持管理原则,又要坚持育人原则。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在宿舍管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宿舍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管理育人,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进行宿舍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宿舍,开展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自立自强。

4.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题活动结合起来。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活动离不开班级这个载体,辅导员要积极引导班级学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结合起来。加强策划,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不断提高活动成效。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风建设的契合点。比如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从个人层面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立足学生,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创新活动形式。认真总结,做好活动资料建档。

(三)加强师生实践活动投入

根据高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加强师生实践活动投入力度。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教育意义。建立各类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档案,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通过数据化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更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班级管理主要目的也是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则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提升。比如:建立各类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档案,包括教师指导与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建档、班导师(班主任)工作实效考核记录、学业、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等;加强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员)指导的各类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宣传,增强支持力度和资金、设备投入,包括各类实践活动比赛、竞技类比赛等;以班级参与为基础,以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寒暑假实践项目,辅导员或者班导师(班主任)全程参与,加大培育力度,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高校班级的高效管理。

(四)完备党团建设

首先,加强党团建设队伍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优秀的管理队伍的建立离不开理论学习,更离不开实践技能的培养。党团建设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使党团队伍成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加强实践技能学习,应该包括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党团建设推进班级高效管理。其次,党团建设,要突出队伍建设的作用,合理改进选拔机制,在学生组织、班级学生干部中配置合理的发展名额,为党团建设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管理治理支持,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地实现党团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双赢局面。选拔制度的改进,是保障党团队伍生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激励制度,有考核制度,才能使队伍不断优化。选拔机制的建立和改善既需要辅导员的全程指导,也需要内部创新。比如团支部书记和副书记的选拔,可以采用民主评选与竞争上岗相结合,既要突出能力要求,又要尊重民意,以改进党团选拔机制带动班级高效管理。最后,强化新媒体应用在党团建设中的作用,占据网络宣传阵地制高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发展党团网络建设人才,进一步完备党团数据建档管理和公开,更好地实现信息公开,发挥先进模范引领作用,促进班级高效管理。

(五)强化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如何使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信仰,是当前急需集中讨论的重要课题[7]。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作用,强化新媒体应用,需要做到:一是充分认识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应用技能,主动学习新媒体最新的应用技能,大胆创新管理方式。辅导员是永远是冲在困难最前面的,需要第一个学会改变观念,大胆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学习新媒体应用技能,以学生为本,大胆创新,借助新媒体的强大功效,为班级高效管理提供平台支持;二是辅导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应用新媒体,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管理网络平台。一切从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出发,与学生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关系。在积极回应学生需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加强教育。在维护学生合理需求的同时,发挥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的信息传播作用,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三是多部门多群体相互协助,宣传部门、管理部门和信息处理部门相互支持,学生组织与教师队伍相互支撑,共同强化新媒体应用,建设强大的新媒体管理平台,服务学校、服务班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促进班级高效管理。在新媒体应用方面,高校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学生最擅长接受新生事物,新媒体的瞬时性和爆发性特点对年轻的大学生最有吸引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受年轻人欢迎的这个特点,有针对性的整合高校资源,加强新媒体应用,对班级管理有显著的作用。

[1]周涛.高校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63-64,69.

[2]潘高耸,郑国瑞,刘炜炜.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实现梦想[N].惠州日报,2017-10-25(A05).

[3]董洪亮.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01).

[4]任敏.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出炉[N].北京日报.2016-04-08(0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1-192.

[6]邬强.地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问题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01):92-95.

[7]方玉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4-78.

猜你喜欢
党团学风辅导员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