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例

2018-04-02 10:10:3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希尔顿校企基地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例

王海洋张明明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校企合作是学校、学生同社会企业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学校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分析职业规划的重要渠道;是社会企业吸纳高效率人才、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渠道。本文以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例,阐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内容、成果、特色及经验分享,希望对相关院校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的教学实训实习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

一、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职业教育类院校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国内的本科院校也在谋划着转型与改革。现在,很多本科院校都要面临着转型,即转型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虽属于三本类普通院校,但是学院以培养“明明德、厚基础、强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旨在为学生奠定良好职业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职业规划。

学院希望通过实训教学,着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酒店各部门实践操作的技能,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为专业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充分了解酒店的发展动态,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技能,熟悉酒店业务的操作流程,促进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个性化服务水平等的提高。通过丰富管理理论和扎实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成为合格的酒店经营管理人才。

二、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国外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企业这一重要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对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开始较早,并形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合作培养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政产学”模式。在德国,政府主要通过立法,保证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顺利实施,学校和企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开展人才培养,各负其责,学校负责课堂教学,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以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的形式,负责学生实践教学。二是“理论与实践交替”模式。在美国,新生入校先进行半年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后每两个月交替进行在校学习与在企实践,临近毕业回校集中学习半年,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是“半读半工”模式。在英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工作,开展实践,并且学生可以获得工作报酬。四是“工厂”模式。在新加坡,以工厂模式来办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很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在这种逼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3]。

国内高校主要是借鉴“理论与实践交替”模式与“半读半工”模式,偏向于“半读半工”模式,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施的是“协作模式”,即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并帮助学校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4]。大一至大三期间的酒店方向的专业课实训实践内容是到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进行实训,大四的毕业实习到校企合作的酒店实习,不少同学选择了到希尔顿酒店集团品牌的酒店(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和北京希尔顿酒店)工作。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开阔的视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方向课包括两大类:旅行社方面和酒店管理方面。旅行社方面的专业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英语,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地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社经营管理,旅行社情景英语,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景区管理概论,旅游规划原理和旅游美学等课程。酒店管理方面现有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现代饭店管理概论,酒店情景英语,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中西餐与酒水知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酒店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礼仪等。学院为确保学生实训条件,模拟实训环境,进一步认识了解酒店工作,院系领导多次与希尔顿酒店方面进行商谈、研讨,确定实训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一)走出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在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时,缺少对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的考虑,导致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相脱节[5].院系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尤其重视教育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从2013年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成立以来,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多次陪同院系领导赴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看望实习生,并了解学生实训实习情况。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成员选派专业课教师前往酒店见习。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严格遵循保障教学与科研的目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酒店方面的专业课《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中西餐与酒水知识》、《酒店情景英语》、《酒店财务管理》等为主体,结合课程的学习,到酒店进行实训教学。《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课程主要实训项目有:前厅预订、接待、问讯、礼宾等业务运转与管理、中西式铺床、房间清扫、夜床服务等。《中西餐与酒水知识》课程主要实训项目有:托盘、中餐酒水服务、餐巾折花、中餐铺台布、各类酒水知识等。

(二)请进来

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搭建在酒店实训实践的平台,邀请希尔顿酒店负责人来旅游管理专业洽谈校企实训教育基地建设等合作事宜。芜湖希尔顿酒店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作用成效显著。

学院邀请酒店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传授直接经验。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成员提倡《前厅与客房管理》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部分实训项目邀请酒店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来授课,使学生对酒店的HR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主要实训项目有:HR管理模式、日常工作流程等。

(三)校内实训中心作用初见成效

为了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锻炼学生客房服务的实战技能,依托2013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并按学院要求将秋实园45栋214室改造为客房实训室,进行了如下改造,(1)将实训室墙体刷白(包括阳台);(2)地面铺设木地板;(3)需要购置以下客房设备:①购置两张床架(规格为1.2米×1.95米,高度为60厘米高),相配套的席梦思床垫和床头软板;②床头柜1个;③电视柜1组。投入面积约30平方,固定资产总价约3万元,并于2016年4月投入了使用。

2016年4月份开始,《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老师带领2014级、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四个班的同学,分8次在新建立的客房实训室进行了实训。实训初见成效,同学们反映实训室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

(一)实训教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并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邀请酒店负责人来旅游管理专业洽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校企合作相关事宜。旅游管理专业部分酒店方向类的课程如《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老师带领学生结合课程的学习,到酒店进行实训教学,并请酒店各部门经理在酒店给学生授课。学院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搭建在酒店实训实践的平台,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多次邀请酒店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到学校授课,传授直接经验。

(二)校内客房实训中心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主要完成了客房实训室建设,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投入使用,2014级、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两个年级学生分批次完成了客房相关知识的实训。

(三)“实训—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并不断传承

学生通过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的教育实训,会为未来的酒店实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一部分同学对国际品牌酒店的酒店文化产生敬佩和兴趣,被希尔顿酒店集团的企业文化所折服,会让一部分同学选择在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进行实习,乃至实习结束之后留在酒店工作。从2013年至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在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的实训,最终有39位同学在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实习,有21位同学曾留在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工作,2010级、2011级、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均有学生在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工作,并担任不同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通过“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完善了“实训”体系,初步了建立校外实训平台,拓展了实习渠道,完善了就业服务平台。

以实训教育基地为依托,扩大了校企合作实习领域。以2016年为例,2016年,旅游管理专业一共与深圳威斯汀酒店、深圳五洲宾馆、三亚喜来登酒店、北京希尔顿酒店、杭州JW万豪酒店、宁波华侨豪生酒店、芜湖希尔顿酒店七家酒店达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

经过几年对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训和实习工作的探索和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训)-实习-就业”的平台。在与各酒店负责人的洽谈中,他们分别对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专业基础技能、英语水平、服务态度、能力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均表示愿意与旅游管理专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共同培养更加优秀的酒店管理类和服务类人才。

(四)实训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完善,并不断提升

2015年1月,旅游管理专业选派了两名专业老师到芜湖世茂滨江希尔顿逸林酒店进行顶岗实习。2017年3月,旅游管理专业选派一名专业老师前往酒店为期4个月的实践锻炼,以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也安排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青年教师参加校企学术交流会和专题培训,如:2015年最佳东方举办的校企学术交流会、宁波远洲酒店集团举办的2016年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暨远洲集团第三届校企合作论坛。

总之,我们基本上已经建成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育基地。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示范性教学单位,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技术型人才探索出了一种新课堂教学模式。

四、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特色

(一)实训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常态化

实训与教学相融洽,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合二为一。从2014年至今,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每届学生都会去酒店进行前厅、中西餐厅、客房等地方进行实践和培训。并多次邀请酒店经理来校进行现场教学,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培养基地、示范性的教学单位。

(二)校内实训与校外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共享,达到了“三赢”

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能够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合作互惠的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三赢”模式,为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了示范性作用。

(三)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加强了实训教学团队

以基地建设为基础,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扩大了校企合作的领域,鼓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到酒店实习和参加与酒店相关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增长了教学团队的眼界,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大力加强了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的建设。

(四)建立了“实训—实习—就业”服务平台

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使学生能够通知在酒店的实训,加深对酒店管理的认识,进而能够通过实训,查缺补漏,在后来的酒店实习中能够完善自我,从而对旅游行业和酒店行业产生兴趣,毕业之后在实习酒店或者去其他品牌酒店就业,以希尔顿酒店为例,完成了“实训—实习—就业”,为学生建立了“实训—实习—就业”服务平台。

五、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示范作用:

(一)引企入校,活跃课堂

邀请酒店职业经理人和部门经理来我院执教,参与课堂教学,并举行公开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使学生对专业更加认可和喜欢;另一方面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也让我们旅游管理专业自己的老师能够学习到企业的最新的管理理念以及实操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了希尔顿的人生格言:勤奋、自信和微笑。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安排专业教师到酒店顶岗实习和组织专业教师赴外地参加品牌酒店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以及学术交流会,进一步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逐渐成为了一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影响扩大化

学生通过实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突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厚基础、强技能、重应用”的实操性。符合了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些经验,初步探索出了“实训——实习——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实训基地的合作,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积累了一些合作经验,还与一些其他国际国内品牌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如2013年7月份开辟了北京希尔顿酒店和三亚亚龙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合作单位,2014年7月份开辟了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合作单位,2015年7月份开辟了杭州JW万豪酒店合作单位,尤其是2016年12月份开辟了上海虹桥喜来登度假酒店和上海悦榕庄酒店合作单位。

除了旅游管理专业之外,旅游管理专业2014年、2015年、2016年还开辟了其他专业的合作单位,例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尤其是2016年度,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了杭州葫芦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迪斯尼乐园,芜湖方特旅游主题公园,合肥泰盈公司等一些公司合作。2016年12月,旅游管理专业正在与安徽碧桂园公司,洽谈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物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实习和就业事宜。

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学院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客观现实,基地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校内实训基地场地太小。目前仅有一间客房实训室,下一步最好再建立一个校内餐饮实训室。2.实训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内容不够完善。由于经费的投入有限,目前实训中心信息系统可以基本满足部分专业课程如《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西餐与酒水知识》、《酒店情景英语》的实训任务,但是对于部分实训项目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尚需建设。3.实践性指导教师仍不足,专业实践教师尚需培养。对于存在的不足,后期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全体同仁会继续努力,使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逐渐完善化。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3.

[2]肖海霞.地方性高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09):84-94

[3]李丽娅.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31-32.

[4]揭育通.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196-197

[5]朱龙英.以企业学院方式培养工程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54-56

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2013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编号2013sjjd063)

王海洋(1983-),男,汉族,山东滕州人,讲师,历史学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管理系,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张明明(1995-),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管理系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学生。

猜你喜欢
希尔顿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我的基地我的连
偿还52年前的良心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饿着肚子”参加自己的纪念日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饿着肚子”参加纪念日
人生十六七(2016年8期)2016-07-11 19:25:57
校企合作五反思
探秘心战基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