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虹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社会的思维和技术发生了巨大改变,出版产业也深受影响。互联网平台把控着图书的分销渠道,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对用户搜索、浏览及购买等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掌握比较准确的用户喜好与需求。在此背景下,京东自出版业务实现了“大数据+传统出版模式”的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京东图书销售数据与用户消费,与众多出版社携手合作,意图打造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图书业务布局,引起了出版行业的广泛关注。
2010年,京东图书正式上线,从2010年至2013年,京东图书通过品类扩充、系统革新等措施,完成了市场份额的扩大,这使京东不满足于仅仅销售图书,开始涉足自出版领域。2014年3月,京东推出第一本自出版图书《大卫·贝克汉姆》,在其图书封面印有“京东出版”字样,显示了京东正式进入自出版领域,涉足图书出版业务的上游,开始贯通图书业务产业链上下游。2015年京东启动“悦读3.0战略”,推出“京东陪伴计划”“京东微信荐书联盟”,不断优化服务。2016年,京东推出了JDRead阅读器,同时自有图书推出百个品种,例如《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三部曲》《特洛伊三部曲》等,基本售罄,单品销售最高近10万册。2017年“京答”系统上线,为知识付费开疆扩土。同时以图书内容为根基,对自营IP直接开发,拓展IP领域的合作,以《李宇春WhyMe ChrisLee十周年演唱会珍藏大礼包》销售为例,除了唱片的销售,其写真集礼盒、海报明信片等周边产品销售也得到提升,实现IP经济化。
1.利用大数据自我策划选题。京东自出版利用收集的用户信息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用户的阅读兴趣,实现精准策划,最大限度发掘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也可以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信息进行分析,使图书策划更贴近与符合用户的阅读需求,实现“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让图书出版更趋向于个性化和分众化的定制出版。
2.举办征文大赛。京东启动“寻找京东锐作者”征文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征集华语中长篇小说、微小说,以发现优秀作品为目的,寻求京东自出版的作者群,这是京东图书的内容创新,可以打通图书内容生产、自营图书销售环节,还能放大优秀作家与作品的市场影响力。
3.与传统出版社线下合作。京东自有品牌图书的推出,主要通过与传统出版机构的合作来实现。京东的自有品牌图书前期组稿由京东负责,而后续的审读、把关等流程则由传统出版机构来完成。京东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与出版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弥补自身在内容把关、校对等制作方面的欠缺。
京东自出版最重要的优势是对大数据的掌控,与传统出版不同,京东自出版在销售过程中可以精准记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包括购买图书的题材、数量、作者、评论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的不断积累构成了大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京东可以清楚地掌握读者的阅读偏好,了解哪些类型、内容被读者看好,有的放矢地组织新书策划、出版、发行,也能实现对读者的定制化出版。
京东自有品牌图书的推出,主要是靠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目前,京东与中华书局、新华书店、三联书店等多家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原来的出版业务中,京东只是传统出版社图书销售中的一个渠道。而现在,京东通过对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握,能够更有效地找到适于市场的图书选题,参与到图书的前期规划设计之中。传统出版社则拥有大量的出版人才和出版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对出版内容进行深加工,从而达到双方的共赢局面。
京东图书不断推出京东阅读APP、京东社区、京东微信荐书联盟等内容,提供多种服务,实现与各种终端和社交媒体的无障碍连接,优化消费者的阅读和消费体验。京东微信荐书联盟包括出版机构、媒体、阅读达人、作者、读者,这为京东提供了一个长效和有渗透力的推广途径。这一联盟可以深度发掘用户的买书需求,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形成的口碑化营销也可加强用户社群间的互动,为京东自有品牌图书的销售、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社交媒体的全覆盖宣传。
大数据是对数据进行无差别的收集,所以收集的数据中存在部分噪音,京东所收集的用户行为数据中也存在一些无效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用户一些无效的浏览、点击、购买行为。比如京东设立满79元包邮服务,一部分用户会为了免邮而去点击京东所列出来的9.9、19.9元的凑单图书,这些减免会刺激用户进行大量浏览点击和冲动购物,但这对整体的消费行为和用户喜好的分析来说,不够有效与准确,成为大数据分析中的限制因素,影响最后的对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的正确判断。
和国外相比,国内自出版发展时间不长。受传统出版观念影响,京东自出版的作者地位不高,处于弱势,目前平台的服务重点也在满足读者阅读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群,增加销量。作者的收益分成也远低于国外,只是除了策划以外,对传统出版模式的延续。而缺乏作者资源会不利于平台的内容建设,影响平台的持续发展。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自出版还是数字化自出版,都受到我国出版政策法规的限制。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因此,个人或自出版平台进行自出版活动的正当性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相应的版权问题还尚未成熟,对数字作品的保护不到位,这就限制了京东自出版打通整个出版流程。
京东平台中存在的数据噪音,对图书自出版的方向、题材、印刷数量有着不小的影响。京东应该通过京东阅读APP、京东社区、京东微信荐书联盟等渠道收集分析读者的反馈信息,倾听他们对图书的意见与需求,根据读者对图书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无效数据产生的制约影响,分析出读者对哪种题材、作者有偏好。
京东自出版平台应该利用京东的读者资源和品牌影响力,签约培养优秀的原创作者,建立自由的内容创作体系,用优秀的作者吸引忠实的读者,用优秀的作品吸引用户的兴趣,增加用户的黏度。京东还应该把关内容生产,提高社会效益。在分析大数据的同时,听取经验丰富的编辑的建议,同一些作品质量过硬的作者和业内口碑颇佳的出版社合作,让出版专业人才对出版的内容进行把关,不要一味迷恋大数据,盲目追求市场销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少生产同质化严重、快餐类的文化垃圾,推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图书,逐步打响京东出版自有品牌。
为了国内自出版能够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政府必须用法律规范对自出版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规制。管理部门也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结合自出版行业的特点与现状,明确自出版平台的职能权限、自出版作者的具体职责。除了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外,还要引导读者积极监督,将读者纳入到自出版行业的监督体系当中,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不适当的内容进行监督,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自出版平台更有效地筛选作品,督促作者注意提高作品内容质量,还可以节约行业管理成本。
1.王宁.数据决胜未来:京东自出版模式对传统出版企业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5(09).
2.刘文欣.中国网络自出版现象考察[J].编辑学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