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新闻报道的现状与时、度、效要求的把握

2018-04-02 07:15张伟刚
法庭内外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工作

张伟刚

执行新闻报道是法治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媒体聚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涉及执行的事实进行的客观、及时的报道。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今年恰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在全国法院执行干警奋力冲刺的当下,各新闻媒体本着为大局服务的职责使命,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对执行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有效发挥了舆论引领作用,为促进全社会理解执行、支持执行,为人民法院攻坚克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执行新闻报道的现状

当前,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收官阶段,各媒体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新闻报道也渐进高潮,呈现出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密集态势,形成了攻坚执行难的第二战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舆论效果。现阶段的执行新闻报道情况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政法媒体尤其是人民法院系统的新闻媒体火力全开,在执行新闻报道中占居主力地位。如《人民法院报》、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中国法院网等报刊、网络以及地方法院媒体均以重要版面、重点栏目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据统计,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自开通至今已经推送执行新闻报道1.7万余篇。二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广总台等国家级和地方各主流媒体均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报道,积极打造执行攻坚舆论引导合力。三是各级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立足网上舆论主战场,利用网络在线直播、H5、小视频等形式,发挥传播速度快、内容生动形象等优势,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立体化的执行新闻传播格局。

虽然目前各媒体有关执行的新闻报道如火如荼,声势高涨,但从最大程度提升新闻传播力、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标准衡量,尚存有美中不足。比如从宏观层面看,执行新闻报道对“基本解决执行难”重大意义的深层次挖掘尚显不够,对公众正确认识攻坚执行难的艰巨性以及深入理解执行不能等焦点、重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力度还有待加强。相比实践中各职能部门执行联动大格局的建立完善,执行新闻报道众多媒体协调配合主动性有待提高,传播引导“一盘棋”局面仍有欠缺。从微观层面看,有关执行现场抓“老赖”的同质化新闻报道所占比例较大,执行工作的快餐式报道较为普遍,而深度性报道、追踪性报道、后续性报道略有不足,一些执行工作举措类的新闻报道略显呆板、僵化,个别新闻报道对执行法律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有偏差,有的报道中存在人为拔高、不接地气的现象,可能会引起读者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或反感等。

现阶段,要弥补执行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舆论引领的层次水平,各新闻媒体除了把握好政治方向、积极主动作为之外,还必须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用好时、度、效这把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当前做好执行新闻报道提供了正确有力的指引。

执行新闻报道要把握好“时” 及时有效掌控舆论引导主动权

“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顺应时势,把好舆论引导方向。执行新闻报道必须符合当前社会大局和总体宣传形势的需要。习近平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

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是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政策主张,是党和国家以失信惩戒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前不久由中宣部主持的“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正是全国新闻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活动,《人民日报》、央广总台等主流媒体纷纷推出了反映失信惩戒内容的执行新闻报道,从诚信建设层面为法院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鼓与呼。在当前决战决胜阶段,政法媒体更应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导向,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把新闻报道重点聚焦在决胜执行难的工作大局上,全面主动出击,多点立体开花,形成传播声势,大力营造良好的执行舆论环境。

二是要注重时效,做到先人一步,尽早发声,形成传播上的首发效应,从而增加舆论话语权,掌握引导主动权。执行工作法律政策性强,关涉法律权威和当事人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和公众舆论热点。从新闻规律出发,通过执行新闻报道首发传播党和政府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执行工作的权威法律政策信息、人民法院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有效举措,第一时间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突发执行事件形成的舆情及时发声、主动回应,可以先入为主占领舆论空间,正确引导执行工作的社会舆论走向。

当今时代的科技进步为执行新闻报道的及时发声、迅疾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的互联网技术环境下,以快速多元传播为特点的网络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大规模崛起,为执行新闻报道第一时间占领舆论传播制高点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近段时间,最高法院多家部门联合开展的“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和“带着两微说执行”等活动,电视与网络同步实时报道执行现场和普法过程,仅线上渠道每期都有上千万网友在线观看和互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把握时机,踏好鼓点节奏,持续增强舆论引导效果。执行新闻报道要选准报道时机,掌握传播节奏,与不同阶段的执行工作同频共振。同样的报道内容,在不同的时机推出,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阶段采写编发不同的执行新闻报道,才能最大限度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形成舆论引导的叠加效果。

当前“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入攻坚决胜阶段,执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相比前阶段的新闻宣传报道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报道规模要从小雨淅沥转化成大雨磅礴,形成执行新闻报道的持续高潮,更好地为执行工作造声势,壮声威。同时,伴随着执行收官阶段的来临,适时增强对执行不能等内容的新闻报道宣传,有助于引导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评判标准和理性认识最高法院承诺目标的实现。

执行新闻报道要把握好“度” 实现舆论引导精准发力、力度适中、火候适当

把握好“度”,一方面就是要掌握好执行新闻报道的尺度,准确把握报道基调,向社会公众传达党和国家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做到不与国家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背离,不与人民法院“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相冲突。如对执行工作“四个90%”标准的重点报道,可以让公众对执行难的“基本解决”做更好地把握,对执行难题彻底解决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正确的认识。把握好报道基调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理念,做到以正面报道为主,更多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报道涉执行负面新闻时,要采取理性、克制等适当的方式,同时应体现出人民法院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及时有效应对的具体措施。

另一方面就是要掌握好执行新闻报道的力度,即在尊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拿捏好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报道形式和选择传播渠道。同样的新闻事件,报道分寸拿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

在当前执行新闻报道进入高潮阶段,媒体更应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留有余地,防止情绪化的判断和极端化的表达。有的作者为了宣传目的人为拔高执行干警的典型事迹,塑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形象,容易引起读者反感,传播效果则适得其反。执行新闻报道拿捏有度,还要避免纯粹运动式的大轰大嗡。注意处理好宣传报道中点与面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及个别与普遍的关系,避免报道有失重点,让读者不知所云,也要避免主题过于集中雷同,让公众产生阅读疲劳。

执行新闻报道要把握好“效” 用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来提高舆论引导实效

首先,从精准选择报道主题上来保证效果。追求实效一定要顾大局,抓大事,选焦点,找热点。执行新闻报道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从诚信建设这一宏大主题出发,剖析惩戒失信行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大意义,找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司法为民的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具体采访报道中要紧紧围绕“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中心工作,立足决战决胜这一特殊阶段,采写编发符合主题要求的执行新闻稿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尊重执行、理解执行、协助执行的社会氛围。

其次,从改进写作方式上来保证效果。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用群众口碑好、社会共识强的好作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爱听爱看、产生精神共鸣,实现执行新闻报道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作用。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丰富那些执行会议、执行总结类的简单生硬的稿件内容,多从社会大众的视角切入执行工作,从一线执行干警、执行案件当事人,甚至可以从见证执行的代表委员、普通群众身边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执行新闻线索,力争报道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事例更加生动鲜活,才能保证新闻作品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最后,从创新传播手段上来保证效果。应积极借助媒体融合发展所形成的立体传播格局,勇于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的,具有迅速及时、量身定做、精准传播等特点的新兴媒体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要求,可以用优秀、新型的新闻产品和服务占领舆论阵地,让执行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实现量级提升。如最高人民法院“两微一端”对执行的实时直播,每次均达到了千万次的在线观看规模。最近中国法院网入驻快手、抖音,增添了法治新闻传播的新渠道,其中所发布的精彩执行小视频,吸引了大量年轻网民的眼球。如在快手平台发布的《决胜执行难 四川在行动》小视频,播放量近3000万次,获62万多点赞,良好的传播效果凸显。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舆论工作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选工作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