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贵阳市“四型产业”挑战与机遇

2018-04-02 06:46:2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贵阳市绿色生态

(贵州大学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前言

贵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型产业占比大,初期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所以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贵阳市必须推进“四型产业”的发展;随着贵阳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要从根本上改善贵阳市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推动发展“四型产业”;贵阳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铝、磷矿产资源,然而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以及废渣、矸石处置等不规范,导致贵阳生态系统等出现问题,必须推动发展“四型产业”;此外,贵阳市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业融入到新能源、有机农业、民俗文化、体育赛事、绿色大事、历史文化、景观景点等生态发展中,这些都决定了贵阳必须发展“四型产业”。

一、“四型产业”研究进展

“四型产业”在我国已有初步发展。例如在山东济宁任城区喻屯镇,发展“四型产业”壮大经济。全镇现已形成大米、饲料、农机等加工企业 23 家,吸纳就业人员 2100 多人。镇还注重发展服务型产业。在呼和浩特市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业的价值型融合。

2017年以来,贵州涌现了一大批绿色项目,涉及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企业“四型产业”。省发改委选出10个“四型产业”示范项目进行颁奖,并授牌。这10个“四型产业”示范项目分别是:中国阳明文化园、贵州贵腾汽车有限公司安顺市新能源汽车城建设项目、中宇智能通讯终端生产项目、贵安新区安平生态城、六盘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黔东南州剑河县温泉健康养生基地、贵州长江纯电动汽车项目、草海水环境治理一期工程、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罗甸朗顶100MW光伏电站项目、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刺梨精深加工及刺梨渣循环利用项目。

二、“四型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国际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可持续全面融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议程中的核心趋势与要求。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次强调资源、环境带来的生存、生活挑战,要求从经济、社会、健康、生态系统不同维度的17个目标、169个指标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目标几乎从直接或间接的角度体现在所有指标中[1;2]。

(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中国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程加快,供给绿色公共产品能力增强,成为“四型产业”建设的强大内推力。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中国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程也正促使中国在国际环境合作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不断提升向全球和区域提供绿色公共产品的能力。

中国积极推动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行动将进一步演化为“四型产业”发展的巨大内推力,推动中国通过引领“四型产业”的发展,塑造沿线区域环境与发展格局与进程。

(三)贵州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及交通发展带来的机遇。2016 年贵州省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4年12月,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政府签署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8月,贵州、湖南省政府签署《关于建设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推动我市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形成产业联动和互补,并加快我市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步伐,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这给贵阳市四型产业带来新活力和新机遇。

三、“四型产业”发展的挑战

(一)受国际绿色壁垒的阻碍及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虽然近几年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得到较快地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口我国绿色产品时,有意无意地将绿色商品标准复杂化,或为绿色商品制定较为复杂的法规,使我国绿色产品在国际上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绿色壁垒障碍[2;3]。

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和摩擦也将日趋激烈,“四型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呈现出企业新增投资放缓,招商引资难、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现象,严重制约了“四型产业”项目的发展。

(二)我国未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市场机制带来的挑战。当前由于受到政府投资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绿色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建立起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市场机制,项目融资比较困难。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两大基本问题,缺乏对新型产品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集中投资;此外,我国目前发展绿色经济的融资平台比较单一,整个绿色产业规模不大,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容易造成投资渠道单一、结构失衡、信贷支持不能及时到位的局面。

(三)贵州省企业发展难度大及生态保护带来的挑战。目前,贵州省“四型产业”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是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发展缓慢,企业经营状况欠佳。新能源汽车、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等绿色制造领域企业落户少,战略性新兴行业项目引进难;医药行业受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弱、行业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发展速度缓慢。二是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不完善,产学研接合部紧密,技术开发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创新不充足,一些可以实现国产化的环保性能和效率有待于提高。现有企业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四、“四型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贵阳市的大健康产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加快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省大健康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我们要促进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二)加大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力度。应围绕大扶贫、大生态建设要求,结合“千园城市”建设需要,在各区建设生态苗木保障基地和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将基地建设和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和当地现有资源相结合,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支撑,打造林旅一体化产业发展。

(三)提升山地旅游业的国内外影响力。贵阳市应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平台,不断提升山地旅游国际化水平。要积极开展山地旅游城市形象推介,向世界宣传“爽爽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应以贵阳全域旅游为依托,结合山地旅游特色,整合区域内喀斯特山水、溶洞、温泉、文化等特色资源,以避暑度假、温泉养生、山地休闲与户外运动为核心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塑造产品特色,完善服务配套,推动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贵阳市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35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16
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问题及防治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
贵阳文史(2009年1期)2009-02-23 05: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