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及其应对措施

2018-04-02 06:09李晓健
市场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园贷借款消费

◇李晓健

在当前高校校园,“校园贷”凭借低门槛、到账快等优势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然而后期高额利息、暴力催债等严重后果也使不少大学生深受其害。因此防范“校园贷”风险、减少“校园贷”衍生的负面事件迫在眉睫,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应对。

近期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校园贷”的不良发展势头,但“校园贷”问题依旧屡禁不止,虽看似退出校园市场,实则只是变换方式和手段,大学生依旧可以轻松贷款消费。

一、大学生“校园贷”风险成因

(一)财商观念淡薄

90后大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成长,父母竭尽所能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但很多人不仅储蓄观念淡薄,还养成了“伸手要钱”“冲动消费”等习惯,消费意识超前。因此当父母供给不足而自身没有收入能力时,一些学生就产生了借贷念头。还有一些学生则是缺乏基本的理财和金融知识,搞不清利息和利率问题,贪图便宜导致上当受骗。

(二)消费倾向庸俗

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新鲜事物,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物质消费趋于庸俗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缺乏计划性,盲目从众现象严重,喜欢效仿明星、随波逐流、跟风消费;二是攀比炫耀成风,求新求异。部分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品牌意识过重,还有些学生经常相互请客吃饭,导致庸俗消费;三是把过度超前消费作为一种时尚,透支现象严重,无法及时还款。有些学生还找同学借钱消费或者还款,进而导致雪球越滚越大,无法填补,影响恶劣。

(三)消费价值观扭曲

1.重物质消费,轻学习消费

当前在校大学生手机、笔记本电脑拥有率极高。电子产品能够提供诸多学习读书软件,知识内容非常丰富,优点众多。但事实上,大学生群体中真正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读书的人数、次数比例极低,电子产品几乎沦为游戏工具。大量课余时间和消费浪费在手机电脑、逛街、吃喝玩乐等物质领域,直接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甚至在毕业前夕也还没有图书馆借阅书籍记录;很多学生均没有订阅书刊的经历,更不用说主动买书看书。重物质消费,轻学习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2.追求娱乐消费,轻视发展消费

电影、游戏、KTV唱歌、同学聚会,这些均是大学生常见的娱乐方式。作为课余生活的一部分,适度参与可以调节身心,让人精神饱满,但是过度参与、花销过大就有害无利了。很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低,极易出现娱乐消费比例迅速增长的现象。他们过度追求娱乐消费,导致娱乐消费占据了全部消费的很大比例,这种现象在城镇学生中尤为突出。

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思考:“及格、不挂科”是目前高校校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平时不好好学习,考前几天临时突击、熬夜复习、疯狂做小抄现象铺天盖地。另外,虽然很多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愿意投资考研、公务员考试辅导班,但真正愿意投资自身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到毕业时才追悔莫及,没有利用好大学黄金学习时间,这便是轻视自身发展消费的后果。

不正常的消费价值观陡然提升了“校园贷”出现风险。

二、“校园贷”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一)减小“校园贷”负面影响,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调查统计显示,接触“校园贷”的在校大学生,由于利息不断翻滚,短时间无法偿还借款,已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为了尽快偿还借款,他们寻找兼职、做微商,甚至再次借贷,无心回归课堂,无法完成学业正常毕业。因此加强防范“校园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减少“校园贷”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生活,更好地完成学业。

(二)净化校园风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是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地方,是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地方。不正常的价值观为“校园贷”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校园风气和学校功能也会因“校园贷”的进入而逐渐弱化。因此防范“校园贷”风险有助于净化校园风气,使学生回归大学校园本该存在的生活价值状态,健康成长。

(三)教育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校园贷”的产生离不开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与庸俗消费,这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校园贷”风险防范,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的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理性物质消费,足量学习消费,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校园贷”风险应对措施

(一)国家防范“校园贷”风险的措施

1.加强规范“校园贷”市场,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进一步规范“校园贷”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和政策条例,尤其要出台严格的监管政策,打击不正当“校园贷”平台,取缔高额借款方式,对“校园贷”机构严格审查和监管,及时将业务不规范、借款方式不正当的机构逐出市场。

2.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监护人制度

“校园贷”问题频出,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校园贷”的征信体系不完善,准入门槛低,审查简单。国家应提高“校园贷”平台和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查资质。合法的平台和机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须明确服务学生意识,不得获取高额利息,不得损害学生切身利益;其次,应做好借款大学生资格审核工作,不能仅凭简单的身份证明就获得相应借款,需对借款学生生活状况、消费情况、家庭背景、在校学习情况等进行系统调查,建立大学生征信体系,根据信用档案合理制定借款额度;最后,应建立和完善监护人制度,以便多方沟通。

3.完善校园资助制度,鼓励正规机构提供校园借贷服务

“校园贷”的无序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在校大学生对借款的疯狂需求,这也是“校园贷”问题无法短时间遏制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必须完善校园资助体系和相关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资助服务,分层次、分类别甚至分学校分专业的资助业务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尽可能地保障在校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一些正规机构如商业银行,向大学生提供校园借贷服务,明确服务对象、规范服务流程和还贷方式,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和服务还可以保证银行的收益。

(二)高校防范“校园贷”风险的措施

1.充分发挥高校教师队伍的育人作用

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在于接受高等教育、追求知识,以便提高自我、更好地进入社会。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校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据调查显示,如果辅导员提倡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那么很多学生会深受辅导员的影响。因此提高辅导员素质和教育水平对于培养优秀人才至关重要。辅导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弘扬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任课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其教学方式、课堂管理方式、讲授内容和讲授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成长。因此任课教师应担负起重要使命,立德树人,身正为范,规范自身行为,在教学和科研中树立榜样作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增强防范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1)高校应积极开展“校园贷”相关主题宣讲活动,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可邀请知名专家或公安人员来校宣传,重点分析典型案例,开展相关模拟训练,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贷”风险,提高判断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

(2)高校应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开展消费观基础教育和理财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可增加一些财务、财经、理财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金融知识,提高学生财商知识和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也可在团学活动中开展理财沙龙、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记账达人等活动;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关于“校园贷”的社会调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

(3)高校应严格管理各级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组织。据调查,很多大学生最初接触“校园贷”是因为学生活动经费短缺,因此大量通过“校园贷”平台注册获得赞助费,并在之后继续推广使用。因此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漏洞是造成学生陷入“校园贷”危机的潜在因素之一。高校必须严格管理各级学生会及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制定经费使用标准,规范资金筹措渠道,减轻学生压力,避免铺张浪费,提倡理性消费。

(三)家庭防范“校园贷”风险的措施

家庭教育历来影响深远,90后大学生成长之路更离不开家庭教育。作为家长,更应紧跟时代发展,具备基本的财商知识和金融知识。一方面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加强同子女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关注其日常生活和消费情况。可以与子女讨论看过的书籍、近期的时事热点,鼓励其多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提高其警惕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发挥良师益友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应率先垂范,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勤俭节约,在消费中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另外,家长应与学校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和消费情况等。假如遇到“校园贷”危机,要主动了解借款原因,并与子女共同承担后果,避免悲剧发生。

猜你喜欢
校园贷借款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40年消费流变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