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欢,王永林,骆迎华,刘 建
2013年发生在上海的“毒校服”事件曾引发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服产生质量恐慌,原因在于一根小小的校服抽绳中被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事件引发广大质检人关于校服质量检验的大讨论:是否需要检测校服样品每一个部件,如何完整正确地测定校服产品质量,如何正确体现校服产品的真实品质。随着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的出台,上述问题得到解答,广大质检人对校服质量检验有了统一的标准,校服质量逐年提升。然而产品检验除了需要拥有统一而明确的标准,在检验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试验中许多较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如试样的正确制取、检测设备的精度、试验条件的控制、反应试剂的保存、数据的处理等,上述细节因素是决定检验成功的关键。
影响校服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校服产品的面料质量。一旦制作校服的面料质量不合格,所生产的校服肯定不合格。但检验过程中试验人员的操作不当也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论。据上海市场不完全抽查统计,纤维含量、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耐摩擦色牢度是校服产品检验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几率较高的五个项目。
纤维含量的检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试样的正确制取是试验成功的前提,校服作为一个成品,选择时应分部位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并包含所有的纤维,确保取样的完整性。对于一些针织的毛衣背心等校服产品,纱线可能包含多种混合纤维,取样时确保试样面积大一点,要尽可能多的包含一些纱线,从而减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色织或提花类校服面料,如格子衬衫和女生穿的格子裙裤等,此类面料是由多种纱线织造而成,每种纱线的纤维组分不同,取样时至少要取到一个完整的循环组织或花型。对于交织类的校服面料,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应将纱线分拆后再单独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含有涂层、黏合剂、柔软剂等非纤维物质的校服面料,在纤维进行定性分析前要先进行预处理,且一定要将残留助剂处理干净,从而避免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在对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时,在纤维溶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溶液浓度、溶液温度和溶解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因为不同纤维在不同的溶液中溶解速度并不一致,处理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都会对其他纤维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检测过程中也需注意对天平的精度、样品的烘干和数据的处理等细节的正确处理。
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要求按GB/T 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测定甲醛的含量。通过测定经乙酰丙酮显色的萃取液中甲醛的吸光度后,再对照标准甲醛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游离甲醛含量。在甲醛测试前,样品应密封保存,防止甲醛挥发造成测试结果偏差。制取试样时,如果样品中甲醛含量过低,将试样量增至2.5 g进行测试,以获得满意的精度。
对于衬衫类及含有植绒的校服产品,在制取试样时应注意取到领子和植绒部位,这些部位常含有黏合剂。很多厂家为了提高黏合剂的耐久度,会使用甲醛作为助剂的反应剂,最终导致黏合剂中存在游离的甲醛或能释放出甲醛。
甲醛测试过程中,在对样品进行萃取时应注意对萃取温度进行控制,40℃水浴中甲醛最易挥发,且易被检测。测试时为了防止甲醛泄露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应用具塞的三角烧瓶进行萃取。在显色过程中乙酰丙酮作为显色剂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见光变黄,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显色反应应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此外,制作标准曲线时其斜率应控制在0.13~0.14,线性0.999以上。
pH值超标是校服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会对人的皮肤产生刺痛和腐蚀作用,甚至破坏人体皮肤的神经和汗腺系统。有些企业在生产校服面料时由于未对面料上的染料和整理助剂进行充分的中和,导致校服pH值超标。
在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要求pH值的测定按GB/T 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的测定》执行。制取试样时应从校服产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样品,先将样品剪为5 mm×5 mm的小碎片,再从混合样中称取(2.00±0.05)g的3只平行试样用于测试。因此,完成一个样品完整的pH值测试至少需要6 g试样。
含有涂层的校服面料由于在涂层和后整理过程中有时会用到碱性黏合剂,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减少后整理工序,使面料的碱性未得到充分的水洗和中和,从而导致涂层面料的pH值易出现超标现象。因而对于一些较薄且不易发现的涂层面料,制备试样时需要特别注意上述部位。
此外,在pH值测试过程中,为了防止样品被污染,要注意多用蒸馏水对pH计的电极进行清洗,直至其显示的pH值稳定为止。此外,对pH计的校准非常重要,需要用不同的pH值缓冲溶液进行多次校准,直至无需再调节定位或斜率按钮即可。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测定主要按照GB/T 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和GB/T 23344—2009《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标准执行。
在制取试样时应从校服产品中选取代表性的样品,并将样品先剪为5 mm×5 mm的小碎片,再从混合样中称取1 g试样。校服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应分面料、里料、辅料等部位进行,尤其要注意校服上的镶条、口袋布和抽绳等小部位的质量是否超过整件样品质量的1%。若超过1%,则应对上述小部件进行检测。上述小部位往往是企业和检测人员容易忽视的地方,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在这些部位选用上染“禁用偶氮染料”的廉价面料。通过对以往的校服检验事例分析,出现禁用偶氮染料不合格的现象常会发生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因此,校服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部位进行取样,且取样时要注意对试样进行避光保存,因为部分偶氮染料见光易分解,。
对试样进行测试前,在样品的润湿过程中应将样品充分浸透润湿,保证样品全部参与偶氮反应。在萃取浓缩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真空度、氮气速度等条件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标准溶液需要进行定期核查,确保有效,保证测试时的准确性。由于试验过程中标准样液会对仪器造成污染,应对偶氮测试所用的气质联用仪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校服的色牢度好坏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健康安全。因为色牢度较差的服装中有害的染料分子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因此,在取样时对于一些含有印花和色织的校服面料要特别注意,应分别取色相进行检测,并以级别最低的作为试验结果。
在校服检验中耐摩擦色牢度很容易出现不合格。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摩擦布是否被正确安装、样品的摩擦面是否平整、摩擦动程和摩擦重锤的压力是否恰当、湿摩擦的摩擦布含水率是否正确、评级人员的目光是否准确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对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有些学校为了与其它学校的校服进行区分,会在校服的面料上印制学校名字和校徽。而纺织品在印花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染料和化学助剂,这些助剂较易导致甲醛、pH值和禁用偶氮染料超标。对于这类校服样品,若需进行甲醛、pH值和禁用偶氮染料测试,则制样时要注意印花的取样方式。对于印花图案无规律或印花面积较大的校服样品,取样时要取到所有的颜色;当印花面积较小时,可以对印花单独取样;若印花面积很小不能满足试验用量时,取样时包含印花,但不可从多件校服样品上剪取后合为一个试样;对于印花有规律的校服样品,当印花面积较小时应按循环花式对印花取样;当印花面积较大时,可以按部位和花面积比例取样。
综上所述,样品的检验测试是校服产品检验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包括试样的制取、预处理、各类测试、数据处理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在不断加强标准等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提高实际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加强对试验过程中上述各细节的把控,从而提高校服产品的检测水平,为中小学生校服质量进行把控,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