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良
在过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但事实上一些地方中小学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城市中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乡村中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愈来愈大;学生上学呈现出一般学校 (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 “少而弱”,而名校“多而挤”分布格局。
相对于农村,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卫生、文化资源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加之县城名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文化氛围、学校品牌等因素也远非农村学校可比,因而县城名校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不少富裕家庭不惜砸下重金购买名校周边学位房,即使是普通家庭也要想方设法挤入名校。可以说,名校占尽区域内的 “天时、地利、人和”,很受追捧,而那些一般学校则成为名副其实的 “鸡肋”,就读学生人数逐年递减。教师资源的流动也走入了从一般学校向名校、从农村学校向县城学校单向流动的困局,甚至一些教师通过正常渠道不能调到县城学校,也会借助各种 “非正常流动”的途径达到目的。如此局面下,乡村教育的凋敝也就不难理解了。
教育公平的涵义有三个层面,一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指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教育公平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公平、均衡配置。名校的名师成群落性态势发展生成,在学校品牌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破解多年以来形成的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就要推动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也有名师坐镇,广大家长也就无需舍近求远,费尽心机去获得名校的 “入场券”了。
如何有效配置教师资源?总结过去教师队伍管理实践,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照区域内教育发展实际及愿景,用行政驱动的方式配置教师资源,这种方法在各地一直沿用至今。第二种是完全依托市场来决定,由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双方讨价还价来运作。不过,把教师作为可以交易的资源,以市场经济方式来驱动,必然会导致优秀教师向县城、向名校单向流动,与教育公平的初衷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相悖。因此,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第三种,按照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根据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在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第三方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第三种方法引入第三方机制,综合了行政因素和市场因素,对创新教师资源配置机制颇有启发作用,也是当前不少地方尝试、探索的方向。就拿北京市来说,为了解决过多的优质教师资源聚集在 “名校”的问题,他们遵循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原则,不是由政府一家说了算,而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域内教师资源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行政部门在广泛调研、试点的基础上,采用多部门协同发力,从牵住城乡教师资源的关键点——编制入手,应对城乡同校不同编的难题,由市编办、市教委联手出台 《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校缺编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将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体化,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这种建立在第三方客观、公正、科学、专业评估基础上的政府 “刚性”规定,使北京市教师资源的配置进入合理、科学、规范、优化的快车道。
从北京的做法不难看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的配置,将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以市场化购买方式,委托像类似上海市教育评估研究院、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院、北京教育评估院等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区域内教师资源进行调研、评估、提出配置方案,再由教育行政部门邀请教育专家、行政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等会同教育管理干部、基层学校校长等进行讨论、研究、审核。这将是单一、低效的以行政驱动方式配置教师资源的做法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曙光来临之际。
毋庸置疑,推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但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正当诉求,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实现教育公平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