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银时代”的文学表征

2018-04-01 19:34蔡佳峰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银时代未来主义象征主义

蔡佳峰(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1.“白银时代”的时代背景

“白银时代”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俄国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复兴运动时代,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西方哲学美学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等各种思想碰撞形成物。它出现于社会矛盾激化以及各种思潮涌动的世纪之交。尼古拉二世继位期间,大臣会议主席尤·维特推进了俄国货币改革,然而这一经济政策却加剧了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沙皇政府实行对外扩张政策,1905年日俄战争中以俄国战败而告终。战争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动荡,引发了第一次俄国革命,1906年大臣会议主席阿·斯托雷平对革命采取的了强硬措施镇压,1907年革命运动被彻底镇压下去。斯托雷平认为国家发展的阻力在于村社,于是他推行改革摧毁村社,将农民变成个体所有者,反而加大了农民的贫富差距,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在俄罗斯广泛传播,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了俄罗斯这块土地之上。西方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著作以及大量的西方小说,戏剧,诗歌以俄译本的形式出现在俄罗斯大众面前。俄罗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汇入了世界文化思潮之中,但是由于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民族性格,他们坚持着本国固有的民族传统,又大胆的引入西方先进文化。因此白银时代时期的文化基于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它是一种大文化现象。

白银时代作为“世纪之交”将哲学思想引到俄国文学,音乐戏剧,绘画,科技等各个领域,并启发了一些新思潮新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而在在文学领域,这一时代孕育了以布宁,库普林,高尔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同时也产生了与现实主义风格相悖的其他文学流派-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其他流派。

2.“白银时代”的文学流派表现

2.1 象征主义

俄国的象征主义流派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2-1902年)是该流派的初创期,19世纪90年代弗·谢·索洛维约夫将这一流派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开启了以象征派为先导的白银时代新诗运动。瓦·雅·勃留索夫主编的三卷本诗集《俄国象征主义者》的问世标志着俄国的象征主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第二阶段(1902-1916年)是象征主义的昌盛期和成熟期,这期间象征主义分为两派:“老派”,“新派”。 “老派”是最早寻求法国象征主义的作家,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目的在于追求神灵,最终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这些主张在《这是我》(勃留索夫)(1897),《让我们像太阳一样》(巴尔蒙特)(1903),《基督和反基督》(梅列日科夫斯基)(1895-1905)等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新派”出现于1910年,他们摒弃了老派作家固有的忧郁悲观基调,以一种对历史时期有着神秘色彩的期许来呈现创造美丽神话般的世界。这在《最炽热的心》(19011-1912)(伊万诺夫),《美妇人集》(第一卷:1898-1904);,《白雪假面》(第二卷:1904-1908);《卡门》(第三卷:1907-1916)(勃洛克)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到了第三阶段(1916-1922),有不少象征主义代表不是艺术文学创作自我下降,就是创作完全脱离象征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后,勃留索夫全身心投入到苏维埃文化建设中,别雷于出于对新政权的失望于1922年与妻子一同出走德国,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1919年也因政权逃亡西欧。随着时代的发展象征主义文学流派最终走向衰亡。

2.2 阿克梅主义

俄罗斯文学中的“阿克梅主义”出现在象征主义的跌落时期。“阿克梅主义”(акмеизм)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顶峰”“最高级”的意思,它是俄国本土的产物,由象征主义演变而来。随着象征主义的衰竭,阿克梅主义应运而生成为俄罗斯诗歌领域的主流。1910年米·库兹明在《阿波罗》的杂志上发表了《论美的明确性》,这为“阿克梅主义”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年后,在《阿波罗》杂志上出现了两篇令人瞩目的文章:《象征主义的遗产与阿克梅主义》(古米廖夫);《当代俄国诗歌中的若干流派》(戈罗捷茨基)这标志着阿克梅主义的诞生。阿克梅主义诗人将世界广泛的生活收纳在自己的艺术视野中,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冲突和时代精神,他们并不关注,他们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发掘个别的事物现象和特定的情感精神去显示自我价值。他们强调诗歌的美学价值,摆脱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也不必进行道德和精神上的探索,突显诗歌的物质性,生动性和可感性,即玫瑰就是玫瑰,其色可见,其味可嗅,其形可触。仅此而已。这些鲜明的特点都在古米廖夫和阿赫玛托娃的作品上均有体现。像如古米廖夫的《浪子》(1911),《箭筒》(1916);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1912),长诗《安魂曲》(1935-1940)等。

2.3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的出现要略早于阿克梅主义,在新老两代象征主义发生分野之后出现的。俄国未来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没有组成一个统一的派别,内部先后有至少五个派别:“自我未来主义”派,“立体未来主义”派,“诗歌顶层楼”派,“离心”派和“41°”派。虽然这些派别的纲领,口号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创作都有着相似的美学倾向。这里所说的未来主义指的是立体未来主义。1910 年4月,德·布尔柳克、赫列勃尼科夫、卡缅斯基在彼得堡联名发表了自称是“未来的人”的一批诗人的诗文集《鉴赏家的陷阱》,他们提出了否定文学传统,宣扬工业文明,成为未来主义思潮的发端。1912年大卫·布尔柳克,马雅可夫斯基,克鲁乔内赫和赫列勃尼科夫联名推出诗文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1912)。这批诗人在否定古典文学的同时还抨击了现代文学,之后又连续出版了一系列文集:《瘦月亮》(1913,1914)、《咆哮的帕尔纳斯》(1914)、《和母牛们跳探戈》(1914)。俄国立体未来主义诗人崇尚“艺术即游戏”的信条,迷恋形式创作,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反传统、反社会的倾向。他们的诗歌主张:全盘否定传统和现代艺术成就;崇尚力量;主张改革。马雅可夫斯基的《战争与世界》(1916)《列宁》(1925)《好!》(1927)等长诗情感高亢,形象夸张,为长诗体裁的发展开辟道路,他对20世纪的俄罗斯诗歌乃至世界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白银时代这三大诗歌创作流派中象征主义的影响最大最广最深,阿克梅主义本质上没有脱离象征主义,未来主义主张艺术应走向民间。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俄罗斯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后来的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这个时期的文学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3.“白银时代”的特点

“白银时代”的特点有三:1.兼容性。这个时代的作家诗人相对于其他时代的作家诗人来说是“综合性人才”。综合兼容使他们拥有宽阔的知识和学者的品格, 像如库兹明,他既是诗人,散文家,戏剧家,批评家,还是翻译家;大卫·布尔柳克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巴尔蒙特,索洛古勃既是作家又是翻译。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多才多艺,他们游历各国,汲取不同文化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像如别雷游历埃及;古米廖夫造访阿比西尼亚;布宁前往印度;巴尔蒙特将自己的足迹留至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各个国家。他们通过移译外国作品,亲身游历学习,将他国的文化思想引入到自己的创作灵感中。2.独创性。纵观世界历史,女性自古一直是弱势群体,读书写字被视为大忌,更别提创作,但是在俄罗斯白银时代,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诗人,她们以女性视角对情感,心情,爱情,生活,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描述,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文学展现了俄罗斯女性所特有的魅力与才华。像如叶·古洛,阿赫玛托娃,济·吉皮乌斯,茨维塔耶娃,玛·莎吉娘等女作家,女诗人相继崛起于文坛,为自己在白银时代文学争得了一席之地,对后来的作家与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渗透性。这个时代是一个从“诗歌时代”逐渐渗透贯穿到“文化时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大都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像如象征主义流派的巴尔蒙特、勃留索史、勃洛克,阿克梅主义流派的古米廖夫、曼德尔什塔姆、未来主义流派的谢维里亚宁、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他们无一不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这个时代是全面的个性化发展时代,吸取了外来文化,但却不是照搬,这个时代的学者将这些文化意识很好的渗透融入到本国文化意识之中,形成了俄罗斯独有的文化形态。

4.“白银时代”的影响与地位

白银时代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俄罗斯文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学流派空前纷繁,文学刊物大量出版,女性文学逐渐兴盛。这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在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对本民族的思想文化重新挖掘并作出新的阐释。安年斯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热衷使得他的作品大多以古希腊悲剧为题材,以现代主义精神创作;伊万诺夫热衷于古希腊文化研究,他翻译过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萨福的诗作,他在自己的诗作中多次出现古希腊文化巨人的形象;为别尔嘉耶夫称为“文艺复兴式的人物”的伊万诺夫更是将希腊文化中的精华视为自己艺术创作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外来文化的的汲取对俄国后来的文学创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启发阶段,为苏维埃文化与侨民文化的发展做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并且对后世的学者都造成了深远影响。白银时代的文学尤其是诗坛 兴盛,以有别于以往文学风格的姿态再次将俄国文学推向新的高潮,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世界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白银时代未来主义象征主义
台州学院李国辉教授新著《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象征主义》出版
白银时代
未来主义
当代象征主义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未来主义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义的绘画艺术
热情夏日/未来主义
浅析古米廖夫的诗歌特色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