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采编能力

2018-04-01 18:01:12王凤霞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广播精准受众

王凤霞 李 雪

1.2.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传播技术变革时代,这是一个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方便,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新兴媒体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任务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为此,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也要求新闻记者、编辑的采编能力与时俱进,同时要注重对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不断的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这样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自身特点:互动性,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由过去的单向传播变为现在的互动性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快捷性,新媒体信息传播成本越来越低,人人都有权利发布并传播信息,使得传播效率越来越高,蔓延速度越来越快;大众性,新媒体由于形式多样,使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主体;多元性,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信息及时。新媒体将这一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基本上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在哪儿,什么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阅读。例如每个人都可以从微博、微信或者APP中获取想要的信息。

信息海量。海量性在新媒体时代尤为明显,传统媒体中报纸、广播、电视的版面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而网络媒体的容量却相当大,不仅如此,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网络媒体又有超链接功能,一条新闻的事件背景、相关信息以及网友评论都可以被链接起来,形成事件的全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联的信息越来越多,使网络新闻在理论上有着无限的丰富性、延展性。这就注定了网络媒体信息空间的无止境性。

方式创新。相对于其他媒体,方式创新性一直以来都是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互联网的报道上,最突出的就是方式创新,文字直播、播客、视频、同步快评、手机报等都是其创新的形式。

互动性强。一直以来,受众都是传统媒体中的消极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做出自主选择。而新媒体改变了受众这种消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绝对的主动权,不仅可以决定所接受的信息内容,还可以随时反馈他们的态度和决定。

二、新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提出的新要求

新媒体给像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给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编辑和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过剩的信息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改善信息的质量;必须对受众的个体化需求予以掌握,并且满足。除此之外,还要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绿野之声广播为例。该频率是一个专业的对农对牧频率,以关注农牧业、服务农牧民为主。在唱响主旋律方面主动策划宣传主题和内容。“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6月,总书记来到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绿野之声广播紧扣时代脚步,在把握政策的同时,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联合进行了大型媒体活动“走基层 助力精准扶贫”,采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国贫旗通过“托管式”扶贫模式让贫困户脱贫“摘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扶贫干部用情真扶贫用力扶真贫》,真实的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工作的现状,通过报道让受众更加深刻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进程和深层含义,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从侧面推进了精准扶贫的进程。积极地传递正能量,强化舆论导向。

努力探索创新、增强互动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增强互动影响力十分重要,这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创新互动形式,增强媒体影响力值得思考。这几年绿野之声广播做了不少探索。2014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将微信根植于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日常节目上传,从这一角度扩大节目的收听率。同时,将采访的广播新闻通过再次加工和整理并配以图片,对频率的重点采访内容进行宣传,提高新闻的点击率,使转瞬即逝的广播变为可重复收听,进一步延伸了广播媒体的触角。同时,绿野之声广播把大型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更多的受众了解频率的动向,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主播带你看伊利”活动就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共鸣,通过推送,听众了解了活动内容并积极参与,通过微信报名的听众占到近50%。微信与传统广播媒体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绿野之声广播的社会影响力,这也是广播媒体在传播创新中的有益探索。

三、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采编工作新常态

(一)增强全媒体意识,提高新闻采编能力

新技术的运用和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给传统新闻采访编辑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全媒体时代,怎样提升采编能力,与时俱进,突破自我,创造精品,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受众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新闻编辑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胸怀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讲政治、讲党性,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第二,要树立主动编辑意识,提升新闻选题和节目策划能力。随着媒介竞争的不断激烈,新闻报道资源独家占有越来越难,新闻传播的独家性将体现在报道角度、报道深度广度、报道形式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查找筛选新闻选题能力和节目策划能力。

第三,要做深度报道,提升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拿起手中的通讯工具,通过微信、微博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发表观点、看法,但这些观点和看法是否符合主旋律、是否是正能量,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去辨别、引导。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节目组织者和生产者,不但要传播好信息,还要传播好观点。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能力通过选题的策划,做深度报道,引导舆论、遏制谣言。

第四,要掌握新媒体技术,提升新设备新软件的操控能力。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移动终端都在借力打力,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熟练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化的采编播设备的基础上,才能在工作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是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关键之处。

(二)创新新闻采编方式

传统采编形式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在目前的大新闻环境里,单一的采编方式,无法吸引受众。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创新工作形式。改变单一采编形式,研究新采编方式,从而在单一形式里面添加一些色彩。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结合多媒体技术并且应用这些新技术,开拓出合理有效的新形式。

(三)提高写作能力和策划能力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文字的驾驭能力直接决定了新闻质量的高与低。在新时代下新闻工作者的写作能力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新闻策划能力也同样重要,较高策划能力能为新闻报道提供正确的方向和角度。新闻策划不仅仅是报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要通过策划反映媒体的态度,为挖掘深度报道、提供不同新闻视角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方面都已经应用到了新媒体,新闻领域的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新闻媒体想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就需要不断强化竞争的优势。新闻采编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提升业务素质,从各个方面入手,培养综合能力,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推动新闻采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精准受众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