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浩 杨敏学
1.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省 保定市 071000
2.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随着近年来新闻节目形式的不断深入和丰富,军事评论节目成为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样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含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大卫视的军事评论节目已达50余档。随着广播电视产业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媒体公司加入到节目制作的大军中。但节目邀请的评论员素质却良莠不齐,甚至为了博取收视率而刻意渲染战争冲突的紧张氛围,带来不良的社会舆论和影响。而张召忠作为海军少将,以其“理性而客观,通俗而生动,娱乐但不愚乐,平凡而不平庸”的语言风格特色,开创了军事评论节目的新风。
随着互联网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受众观看节目喜好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通过网络媒介观看各类电视节目。《张召忠说》作为一档网络军事评论节目,首播于凤凰卫视集团旗下的凤凰网,每周一期,在网络上累计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张召忠说》节目的主要形式为“脱口秀”和视频资料的呈现。《张召忠说》是诞生于“网生代”环境下的全媒体产物,节目的播出和制作无不流露着强烈的“互联网基因”。在《张召忠说》开播的第一期节目中,就把节目主题选定为《年轻人不看电视,我上网堵》。而在后面的几期节目中,更是把节目主题定为《解放军需要精通军事游戏的有志少年》,节目不仅话题新颖,而且选题也十分有特色,精确直指主要的受众群体——年轻人。
在网络中,有不少网友评价《张召忠说》是最接地气的军事评论节目,也是最有干货的节目。没有主持人的控场、没有华而不实的节目包装与各个节目嘉宾的剑拔弩张、一唱一和,有的只是如“邻家大叔”般的亲切与教诲,让人体会到“小而美”的节目也极具语言魅力,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网络制作节目“粗制作、低品位”的印象,张召忠在互联网中传播了爱国主义的正能量,也给网络空间带来了阵阵清流。
军事评论节目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所以如何让受众最为直观、通俗的理解晦涩深奥的军事专业术语一直是各大节目面临的难题。与其他军事评论节目相比,《张召忠说》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与词汇,没有繁琐的军事战术理论。《张召忠说》节目使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文化基础亦或是专业军事知识背景的受众,也能够理解其节目传播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影视艺术的大众性、通俗性的特征,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军事国防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如《张召忠说》对于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描述,并没有像其他军事评论节目一样用一个个具体数字来形容辽宁舰的大小、吨位等,而是直接用“辽宁舰相当于12个标准的足球场大小”这样较为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让受众对辽宁舰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节目中大量使用了口语化和生活化的语言。《张召忠说》节目摒弃了一本正经的说教,宛如一场精彩的“大将脱口秀”,如在节目中使用了“你猜”“这怎么了呢?”“到底事情出在什么地方呢?”等话语,还使用了“嗯”“呦”“嘿”等大量的语气助词,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节目直白通俗。此外,由于《张召忠说》是网络平台播出的节目,甚至还使用了许多的网络语言词汇。在节目中经常会出现“有木有”“给力”“整个人都不好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网络语言,这也与节目受众主要定位于年轻群体不无关系,让年轻的受众感受到原来军事也可以“这么潮”。
在军事评论节目中,如何把枯燥的语言描述的清楚、生动也是一门艺术。不少军事评论专家虽然有着专业的军事理论知识背景,但由于在语言描述中过于枯燥,因此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味同嚼蜡”一般。而影视视听艺术的直观性,也一再地剥夺了受众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一位优秀的军事评论节目评论员应该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受众在自己心里产生清晰的画面感。
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张召忠说》没有使用LED大屏幕作为节目内容的补充,而更多地是依靠张召忠的口头描述,让观众在脑海中自我感受和想象。虽然《张召忠说》节目组在后期将部分内容配上画面,但是有不少的观众认为张召忠老师的语言描述甚至比画面的内容更为清晰,并且通过较为清晰的语言描述,给受众一定的想象空间,受众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着各种军事用品、武器装备等,让受众有更多的想象力是难能可贵的,可见张召忠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
由于军事评论节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节目追求独特的语言风格之外,其口语表达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既要做到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要能够寓教于乐,富有知识性和专业性,让受众观看节目也能获取知识。而张召忠老师在他的口语表达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关切,以及对当前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到我们的国防事业中来的期盼。
张召忠在其中一期节目中,谈到中国海军建设的艰难和曲折历程时,不禁流下了眼泪。张召忠说,他不是因为建设海军过程的艰辛而流泪,而是为我们现在国家所拥有的强大海军事业感到骄傲而落泪。随后,他犹如长者讲故事一般讲述着我国海军发展的点滴,让观众了解到强大的海军事业离不开数万人的共同努力。这种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增强了节目内容的传播效果。
互联网之势,摧枯拉朽。面对诸如《张召忠说》等新晋的“网生代”军事评论节目,传统的军事评论节目不应坐以待毙,而应积极行动,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形势下,提升话语影响力。
首先,传统媒体要注重“内容为王”,纵使互联网平台带来传播形式的革新,优质的节目内容始终是受众关注的重点。制作单位要积极转变节目的制作思路和方式,逐步摒弃传统军事评论节目枯燥说教的方式,巧妙地将“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用新颖的、年轻化的语言风格去打造受众喜欢的节目,牢牢掌握新闻传播的话语权。用新颖的语言风格,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爱国情怀。
传播学者胡正荣曾说过:电视评论类节目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与灵魂。诚然,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评论类节目尚处在发展期,而涉及军事题材的评论节目则处于萌芽期。对于此类节目而言,除了要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之外,更要有敏锐的话题捕捉力,对于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不能回避,而要积极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引导大众舆论。
“小而美”的优质节目同样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要精确锁定受众,拓展新闻全局观,善于用好新闻资源,形成鲜明的节目特色。
拉斯韦尔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特别强调了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平台,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当下,有许多新闻节目同样陷入了“娱乐至死”的文化怪圈,新闻内容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了应有的媒体责任和人文关怀。作为传统的新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不仅仅要定位于中老年群体,更应侧重于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特别是军事类节目,应该采取新颖的形式,弘扬军事文化,提升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如《真正男子汉》《张召忠说》等节目的传播,对于广大青少年投身军营起到了推动作用。
《张召忠说》作为一档新锐的“网生代”军事评论节目,节目创意、策划、制作,主持人幽默的语言、专业的知识、接地气的表述方式,都是《张召忠说》节目鲜明的特色,也是该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在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人员走出“泛娱乐化”的文化怪圈,重塑媒介所应有的文化教育功能,制作出更多诸如《张召忠说》这样老少咸宜、寓教于乐的电视文化精品,制作有“中国范儿”的军事评论节目。
拉斯韦尔在大众媒介的功能中,强调了电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而作为军事类节目,其教育的意义更为重要,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不应该成为“泛娱乐”时代下娱乐至死的武器,而更应该向《张召忠说》节目一样,用更加新颖的视角,传播、普及国防知识,把传统的说教转化为年轻人喜欢的节目形式。而对于军事节目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路径,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的探索,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