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男(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老年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的现象,但是在全世界各国,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虽然因为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显出其影响力,但是老龄化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根据国际上对老龄化的定义和标准,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
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致力于经济发展以来,中国一直以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出现,进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区别于他们的明显特征:首先是绝对数量多,其次是发展速度快,而且东部地区老龄化现象比西部严重;还存在城乡差异;老龄化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
根据据联合国人口司最近的统计,到2012年,全世界已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所带来的,不光是对老年群体的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连锁影响,比如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会因为老龄化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明显的表现为全社会负担加重 ;以往惯有的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模式已与目前人口老龄化现状不能完全适应 ;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全社会老年人对医疗保健以及其它生活辅助服务的需求相对突出。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的一生进行分类,参照其生理特征,应该分为幼年,青壮年和老年。这三个时期中,幼年是生理特征成型阶段,青壮年的生理状态是处于持续稳定阶段,而老年,则是生理特征衰弱退化阶段。进入老年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一些明显的改变。这些变化又会致使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中担任的角色,所处的位置都已经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差异,社会角色彻底转变要求老年人去适应。
人的老化首先是从人眼所看到的方面表现出来的,即从生理方面的老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老年人的外观形态上,还反映在人体内部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及身体其它功能系统的退化上。
(1)运动功能低下
从生理学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心肌、神经,和骨骼肌细胞都是不能被分裂和被代替的,所以这些器官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衰退,并且这些衰退都是处于单向状态,不能被逆转。
(2)代谢功能下降
人体反映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基础代谢率,随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相应减少。据研究证明,年龄超过40 岁的男性,每十年平均减少1 千卡/小时;女性在30 岁以后每十年平均减少0.5千卡/小时。
(3)生理功能低下
生理功能低下是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老化具有普遍性,所以机体系统随着衰老而发生退行性变化。曾有国外学者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方法,研究了80 岁和30 岁时的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传导(感觉)速度下降15%;心输出量(静息时)下降30%,肺活量下降50%,肾血流量下降50%,最大呼息效能下降60%,最大工作率下降70%,最大氧气摄入量下降70%。故此可以看出,年龄改变对机体各系统都有影响。
老年人生理上的变化往往会导致老年人心理上的不良反映。心理衰老表现复杂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
老年人多数会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活动。有的老年人因为生理能力退化,或者身受疾病侵扰,需要家人或者他人照顾而产生对自己的否定感从而引发自卑感。
(2)孤单多疑心理
老年人由于离休,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有的配偶亲人和朋友的离世,再加上孩子都需要工作,用以陪伴老年人的时间不多,给老人造成孤单空虚感,情绪低落。
(3)焦虑心理
让老年人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普遍的是因为家庭欠和睦,身体不适或者自身个性偏执,不能良好的自我疏导引起的。
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加,都会导致老年人的机体内部发生一些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的外部表现为机能,感知和认知能力退化;注意力和集中能力衰退,记忆力也发生了退化,言语表达能间力和思维能力都不如年轻时活跃,还有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操作能力衰退。
轨道交通是伴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诞生和发展而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为轨道交通提供了技术和设备基础。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英国伦敦建成并通车,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后欧洲美洲等纷纷效仿,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到二战前,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20多个城市都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但是当时的发展步伐并不迅速,到1963年,轨道交能发展了整整100年后,世界上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总共才26 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迈开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世界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时期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都基本完成了轨道交通管网的铺陈建设工作。
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起步于北京,北京的地铁1 号线1965年开始建设,于1969年建成,但是当时的轨道交通的修建并不是为了公共运输而是出于战备需要,因此北京轨道交通1 号线建成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对公众开放。此后的20多年,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的轨道交通的建设处于停滞阶段。直到1995年,才在上海建成地铁1 号线。
我国目前的公共运输方式有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轮渡等,与其它传统的公共运输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具备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
轨道交通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运输能力强,运量大。按运力算,轨道交通每小时可单向运输5 万~8 万人次,是其它城市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都无法比拟的。
(2) 轨道交通具备高速性和准时性
由于轨道交通有专用的行驶轨道,并且不受路面交通状况的影响,所以轨道交通具备高速性和准时性。成为饱受交通堵塞之苦的大城市居民的首选。
(3) 轨道交通占地面积小,有效节省空间
与公路交通相比,轨道交通运输方式是导向式,而且轨道交通大部分都建在地下,即使是轻轨,因为其高架方式,不占用地面资源,这就决定了轨道交通的占地面积比公路交通要小得多。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在其进行日常生活时必然会遭遇到年轻人所不能遇到的困难。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很多年轻人出外求学,工作。留守的老年人就成了“空巢”老人,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除了日常的饮食起居,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最大的因素应该是衣食住行中的行。
但是目前中国老年人交通状况并不乐观,首先是道路拥挤,通行困难这样的全社会难题,对于老年人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出行行为模式,对城市交通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他们需要易于他们识别和控制,帮助他们轻松到达的无障碍的交通环境。但是目前国内城市现有公共交通系统并不能适应老年人出行特点和需求,还存在种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