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仁(虎门镇图书馆 广东 东莞523939)
数字化的图书馆是一种由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原有的书本内容转换为网络图文,着重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并借助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将这些图文以更形象、生动的形式提供给相应的读者。 数字化的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优势是:简单、方便、查询速度快,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各种图书资源,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浏览过程更自由。
传统图书馆以物理实体为主,多数是独立的、静态的收藏印刷型文献资料的机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建筑规模宏大、藏书丰富、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模式“以馆藏为中心”,场馆的大小,藏书的多少是衡量其大小的标准。由于纸质文献能够担任文献保护的重要职责,比如一些名人字画、善本、作家遗稿等,都是一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果保护措施得力,细心维护,保存几百年是不成问题的,对后人的学习、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纸质文献携带方便,人们依然将纸质图书作为阅读的首选,它方便随时阅读,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满足对知识的简单追求。
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计算机联为一体,以各类文献资料为载体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将异地资源本地化,它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馆藏容量无限,没有围墙,使读者通过网络,随时借阅读取,以前许多不能被借阅的珍本、善本等较为珍贵的资料也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传统图书馆文献检索是人工检索,按照读者提供的课题后,通过与读者商讨,确定关键词,然后在检索工具书中查找,一旦找到相关文献资料,再根据书中的指示去找原文,碰到本馆没有文献资料,还要到别的图书馆去寻找,整个过程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查全率和查准率都不高,拒借率高。
而数字图书馆将全部文献资料都存在网络中,读者可以单独操作,在确定关键词后,只需要把它正确地输入计算机,并点击检索命令,计算机马上在网络上逐个对照检索,只要相同,文献资料即被选中,如果需要原文,也可以下载,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检索工作,是主动的应答服务,与前者比较,用时短,查全率与查准率大幅提高。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为来馆的读者提供服务,是一种被动工作,以手工服务,静态服务模式为主,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和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为读者服务,仅仅是向读者提供借阅和查询等基础服务内容,缺少快捷等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图书流通率低,服务形式单一,读者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和信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广泛信息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是多方面,不同层次的,不同水平的,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是平等的。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为读者提供以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方式,对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由读者主动选择信息的服务,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爱好,通过数字图书馆快速检索到自已所需的信息,并主动获取享用,并通过信息资源快速传递来满足读者需要。没有时空限制,便于使用,不存在时间过了就借不到,或看不到书的遗憾。数字图书馆馆员不再是依附图书的“图书馆里的职员”,而是信息资源管理者、信息分析者和信息提供和傳播者、信息利用的导航者,应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操作电子信息设备。
数字化的图书馆不仅面临的是多种类型的图书、期刊信息,还面对了网络平台上种类繁多的资源信息,由于用户的阅读需求提高了,因此相对应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数据采集、处理、组织以及服务都多项工作都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图书馆资源框架,具有全新的大数据观念,不仅限于文献资源,还要把整个网络资源都及时纳入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管理体系中,积极拓展全新的数据采集手段,构建数据联系更为紧密的信息组织框架,充分体现出数字化图书馆完备的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人员要加强对图书信息的分析和研究,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技巧,利用大数据来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关键技术,每个图书馆馆员都能够熟练地操作数据分析软件,全面掌握网络资源,不断加大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重新定位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人员,为资源信息管理提供强大动力。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的图书馆不仅要积极拓展工作重点,还要能够正确地把握数字化图书资源建设这项工作,对服务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密切关注前沿领域,及时跟踪重点科研项目,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提供进展报告,如此一来还可以为科学决策、政府行政、科研攻关等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优化图书馆管理策略,不仅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助于我国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图书馆管理优化和提升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从时代背景出发,系统地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水平。一方面,引导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数字图书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思路。另一方面,注重岗位实践和培养。根据图书馆相关岗位职能要求,结合数字图书馆的相关宗旨和要求系统地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图书馆管理员对现代化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为今后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为了更好地助推我国图书馆在今后的数字化时代发展背景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应该将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文化建设体系。通过将图书馆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事业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才能够不断获得媒体层面、舆论层面、文化层面的支持。相关主流媒体也应该不断把握全民阅读的发展契机,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助力整体的图书馆建设水平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支持。只有不断在文化层面、氛围层面,创造良好的发展背景,今后的图书馆管理优化水平提升才会在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数字图书馆也成为我国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从我国图书馆管理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在数字图书馆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优化我国图书馆改革管理的思路和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今后我国图书馆管理改革实践等相关领域的深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