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波(常熟市文化馆,江苏 常熟 215500)
在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也有了更高要求,不仅希望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蕴含丰富的时代元素,更渴望文化活动能够创新形式,具有新特点。事实上,群众文化活动是为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组织策划形成的,不仅有着丰富的精神思想,更有着鲜明的时代主题,能陶冶人民群众思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此,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应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保障文化活动真实有效,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精神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陶冶人民群众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首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促进优秀思想文化传播,弘扬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和文化艺术,也就是深入挖掘我国民间的传统思想文化,使其以多种形式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民群众了解多种文化艺术[1]。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包含着众多的思想元素和精神内容,其中民间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能使民间传统技艺及文化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倡导,能为民间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其文化内涵。事实上,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及民间文化交流中,青少年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间文化传播的使者,不仅会吸收民间文化知识,也会自觉传播优秀民间文化,使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播。同时,我国民间文化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为文化艺术工作者策划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灵感,既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涵,也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全面组织和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为我国文化市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文化企业可以创造更为多样的产品,进行文化输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可以陶冶情操,使思想得到升华,能够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使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组织者,是由个体承担,还是由团体组织,具体责任方要确定清楚,要明确具体的分工标准,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人,并确定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健全活动策划机构。现阶段开展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由政府部门及文化部门的有关委员会负责,组织形式复杂,涉及过多的组织流程,面临这样的情况必须明确分工,使不同工作落实到不同部门。
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要有充足的资金,这也就决定了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承办的资金筹集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主办单位全额承担,二是由社会企业进行赞助,三是利用每次文化活动取得的经济收益作为活动资金,四是由社会各界进行募捐。由于群众是文化活动主体,也是文化活动成果的直接享受者,也可以由参与活动的群众自行募捐,采用这样的资金筹集方式,需要组织策划人员向组委会提供明确的资金使用报告,保障资金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最后,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还要针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急预案,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活动在举办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组委会和筹划部门要根据从业经验和相关案例总结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并做好应急预案。例如,天气因素可能会对群众的组织活动造成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制定紧急预案时,要考虑到天气因素,要做好双向应急措施,如果天气良好,就按原定计划实施,如果遇到突发天气,不允许活动正常开展,就要通过另一套组织方案保障活动正常开展,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要设置活动主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要有多种文化元素提供支撑。所以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组织委员会和筹备部门要善于挖掘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并将这些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在组织策划过程中,工作者要善于理解什么是特色文化资源,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不能将错误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活动中,使文化活动效果降低。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始终把群众文化活动当作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搜集特色文化资源,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面丰富人民群众精神视野。最后,要善于利用地利优势,全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地利优势不仅包括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还包括当地的名胜古迹、风景园林、知名建筑等,在组织和筹备群众文化活动期间,组织者可以选择在名胜古迹或风景园林开展文化活动,具有历史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名胜古迹,不仅能给群众文化活动带来浓厚的历史氛围,还能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人们进入“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就要求组织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宣传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活动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可借助今日头、微信公众平台、一点资讯、微博头条、百度论坛等网络社交媒体积极宣传群众文化活动,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更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能形成较高的知名度,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加。
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信仰。为了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就要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利用地利优势展现特色资源、利用互联网媒体积极宣传等方法,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角度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具备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更为有效的普及科学文化,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