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岩(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教育学和生态学是它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生态学与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有着较大的差异,它是一门全新的、特殊的学科,以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现有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
同样是蒙汉双语生态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是能量的转化者和生产者,这个能量就是指知识,并要把知识作为营养输送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蒙汉双语教育教师本身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决定了蒙汉双语教育的效果。现实中,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师双语教学角色和能力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后的教学理念与和谐双语教育生态发展目标的失衡。内蒙古省要求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并把“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进行重点保障。但双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严重滞后于双语课程的发展。虽然他们意识到了双语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双语教育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但部分教师认为和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相比,蒙汉双语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只是一个点缀和衬托而已。
(2)教师综合素质与生态蒙汉双语课堂的失衡。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师在学历、双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也是构建生态蒙汉双语课堂的制约因素之一。虽然他们的双语语言能力足以使他胜任教学任务,但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技能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还比较欠缺。
2.生态主体的核心:蒙汉双语学生能力的缺失。从课堂观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效果一般。研究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限是一方面,还存在其他一些深层次的原因。由于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成长方面会存在一些不足,这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的双语学习,比如上课不敢主动回答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蒙汉双语教育实施了十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学校双语教育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由于缺乏生存的土壤,个别学校的民族双语教学甚至趋向退化。
内蒙古民族地区民族学校蒙汉双语教育的生态演进始终处于各种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包围之中,它与之产生交错关系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影响到演进的方向与质量。因此,在生态环境的塑造上,必须要能够正向地影响内蒙古民族地区民族学校蒙汉双语教育,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蒙语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文化生态环境上,要保护和传承蒙族民间文化,把蒙语教育和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在社会生态环境上,重点要塑造和培育蒙汉双语并存的和谐语言环境。
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表明,每一历史阶段,它总是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发展的顶点。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以单位能量流表示,即最大的生物量、高信息量和生物共生的功能。内蒙古地区学校蒙汉双语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演进的波状运行,其不可能始终处于一种永恒的稳定状态之中,这也是系统之所以一直活力迸发的奥秘所在。而要使这种生命力持续演进,就像生物必须要有食物才能维持生命一样,内蒙古地区学校蒙汉双语教育生态演进也必须要有持续不断地投入作为支撑。
内蒙古地区学校蒙汉双语教育必须有各种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合力,汇聚、包容和观照不同层次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在内的各个生态元素,并进而整体性的统一协调、功能互补和交互循环,以形成共同的着力点。
首先,要发挥三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家庭和社区双语环境是学校双语教育实施的有益补充和促进,例如,社区或村落可以实行双语并行使用机制,如街道公示语可以蒙汉并行,家里长辈和孩子交流时,有意识地将蒙语和汉语方言相结合。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由学生、教师、校园、课堂、教材等各个子生态系统构成,它们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发展双语教育单纯依赖领导或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它是校园各个子生态系统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制度建设、师生的自觉行为等。只有整合并平衡各个要素,发挥合力效应,才能达到最佳传承效果。
本研究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教育学、生态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方面对内蒙古民族学校蒙汉双语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包括现状调查、理论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如对内蒙古民族学校蒙汉双语教育的生态属性及其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就所发现的生态不平衡问题,从优化各类生态环境因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策略。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尝试,提出了双语教育生态属性、生态结构等概念,并强调生态、整体、动态、和谐及平衡等观念,对丰富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