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措卓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青海 海南 813000)
民族服装在刻画舞台人物形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服装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能满足人们的实用价值,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审美的需要日益增长。民族服装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对于舞台表演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舞台上,精心挑选民族服装,能够使舞台人物的想象更加鲜明,更加具有立体感。舞台人物身处的时代背景、地域范围和社会环境都可以通过民族服装表现出来。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比如舞蹈《秋瑾》,在塑造秋瑾这一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时,必然会选择与她的时代、她的身份、她的职业等相符合的服装,这样对刻画她的形象非常重要。又如舞蹈《青藏高原》,展现的是藏族人民的风采。因此在选择服装时,要选择藏族服饰,充分体现藏族人民的风格和特色。此外,在选择服装时,也要考虑舞台人物的性格、行为习惯等特点。比如性格活泼的角色,所选用的服装应该颜色光鲜一些。通过服装的选择,观众不仅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舞台人物自身的形象,也能对舞台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有一定的了解。
观众在观看舞台表演时,要产生对舞台表演的共鸣,需要舞台上各个元素的共同发力。这些元素主要包括舞台空间、舞台布景、灯光艺术、舞台服装等多个方面,其中服装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更加直接。观众在舞台下欣赏表演,由于距离等原因,对演员的神态表现不一定能够清楚地洞察到,但是能够清楚地看到演员所穿的服装。服装对展示演员的表演风貌以及所蕴含的艺术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观众在欣赏表演时,要实现对舞台表演的共鸣,最重要的是要与演员一道融入角色当中,深入挖掘舞台表演的内涵。而科学的民族服装搭配就能够有效地带领观众融入到舞台表演当中,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与角色的交融,与表演的共鸣,进而提升表演的艺术氛围。例如,在舞蹈《江南》中,演员身着江南特有的民族服装,手持圆形折扇,在舞台灯光的衬托下,在舞台布景的凸显下,翩翩起舞。观众所看到的,更多的是身裹光彩艳丽民族服装的女子在舞台上呈现出的优美舞姿。又如在舞蹈《泼水节》中,舞蹈演员身着傣族服饰,在舞台上展示泼水节的热闹和喜庆场面,很快就把观众拉到了角色之中,让大家仿佛都在欢快地舞蹈和共享这一刻的乐趣。
舞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民族服装在舞台上的运用却能拓宽表演的舞台空间格局。演员在表演时,会占据舞台上的空间。没有演员表演的舞台空间是三维的空间。有演员表演的舞台空间是四维空间。演员在表演时可以根据需要或走动、或跳跃、或转圈、或下跪、或斜依等等。通过不同的动作来塑造角色,表现舞台情节。在舞台的空间中,如果演员停止不动,那么舞台给观众的直观表现就是一个三维空间。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在表演时,服装会随着演员的表演而产生空间的变换,受演员的支配,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造型,丰富演员的表演语汇,拓宽了舞台的空间格局。正是如此,我们说演员活动的时间性助力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化。这是服装设计与一般的艺术设计的区别。一般的舞台艺术设计,很难产生这一艺术效果,基本都是对三维舞台空间的简单修饰。巴赫金曾提出了“时空体”的概念,即“时间-空间”统一体。舞台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而最能够展现舞台空间与时间相统一的就是演员的舞台表演。演员所穿的民族服装,在与角色特点、时代环境等高度一致时,舞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统一。“时空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舞台空间格局的拓宽。
如前所述,要实现舞台的时空统一,需要演员的现实表演。演员是舞台时空统一的第一要素。那么如何凸显这一要素呢?民族服装的选择是凸显演员舞台表演的重要方式。演员本身的表演能够吸引观众,使之与演员产生视觉的互动。演员所穿的民族服装能够进一步提高演员对观众的吸引力,进一步强化这种视觉互动。通常来说,演员的身体对观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即演员的身材、五官、动作、语调等能够吸引观众。而民族服装能够使演员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身体特征增加突出。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能够聚焦观众的注意力,使他门的视线随着演员的空间移动而移动。演员的服装能够帮助观众更便捷地看到他们。如此一来,演员所在的舞台空间,就是观众视线聚焦的空间。观众的注意力被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引领到了整个舞台。视觉互动在演员的舞台位移中得以不断进行。当然观众与演员的视觉互动并非只依靠于民族服装的引导。在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也很重要。不同的光色、光位、灯强、光线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等都会对观众的视觉互动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很大程度是在演员的服装上体现出来的。光色、光位等都是在凸显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时实现对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实现观众和舞台的视觉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