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及戏曲音乐的作用

2018-04-01 13:36段滢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剧种歌舞戏曲

段滢(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一、戏曲及其艺术特征

“戏曲”一词,早在戏曲形成之初的宋元时就已出现。宋末元初刘埙(1240-1319)在其《水云村稿》一书中,已提到“戏曲”一词。在《水云村稿》中的“词人吴用章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至咸淳,永嘉戏曲出。”这是我们已知史料中提到“戏曲”一词的最早记载。“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是在说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出现了“永嘉戏曲”。在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中,也数次提到“戏曲”一词。此书卷二十五中的“院本名目”日:“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卷二十七中的“杂剧曲名”日:“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不过在其后的几百年间,“戏曲”一词并不流行,人们一般都是用者如“戏文”、“杂剧”、“传奇”、“昆山”、“代阳腔”、“子腔”、“二簧腔”这些不同的名称来称呼流行于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地区的各种戏曲形式及声腔。只是到20世纪初,在一些学者的笔下,“戏曲”一词才重新被用来指称戏曲这一传统的戏剧形式。如陈独秀以“三爱”为笔名撰写《论成曲》一文,专门论述戏曲的改良。王国维《戏曲考原》一文中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的说法更是对后人很有影响。不过在民国时期,许多文化人多用“旧剧”这名称来称呼传统戏曲。“戏曲”一词正式成为中国传统戏剧,特别是众多戏曲剧种的统称,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1949年文化部建立了专门负责戏曲改革的机构,其名称就叫“戏曲改进局”。1950年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戏曲”一词由法定面逐渐通用。从世界范围看,戏曲当然只是众多戏剧形式中的一种。不过作为一种形成于中国古代,至今仍然活跃在当代舞台上的中国传统戏剧,它又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戏剧形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戏曲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戏剧形式?它具有哪些艺术特征?上引王国维20世纪初对戏曲特征的概括,即所谓的“以歌舞演故事”,至今仍被许多人看作是对戏曲特征的准确概括。与自日本传入的话剧相比较,“以歌舞演故事”当然可以说是对戏曲特征的一个准确概括,但考虑到同样是以歌唱为主并轴之以舞蹈的戏剧形式歌剧的存在,“以歌舞演故事”显然不能说是戏曲所特有的艺术特征。到20世纪80年代,戏曲理论家张庚在把戏曲看作是“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的前提下,认为“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因为“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虚拟”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而“程式”则是戏曲表现生活的主要形式。联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戏曲形式和现存戏曲各剧种的实际情况,这一概括显然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另外,如果从音乐的角度对戏曲作进一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戏曲也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戏剧,或日“音乐化的戏剧”。因为戏曲中不仅有必不可少的歌唱,还有大量须由打击乐器伴奏的念白,甚至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也离不开打击乐的伴奏。很明显,音乐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戏曲音乐及其在戏曲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戏曲”是我们今天对“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古代戏剧和现存众多戏曲剧种的统称。它是一个非常概括的称谓。同样的,“戏曲音乐”也是对古今戏曲中的音乐的统称。而如本书所述,不但历史上存在过音乐上差异较大的声腔,1949年以后的“戏曲改革”,更是促成了一大批由专职作曲者担任音乐创作,与传统戏在音乐上已有较大差异的新戏。鉴于传统戏曲音乐至今仍在当代戏曲音乐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及许多新戏的音乐都是在传统戏曲音乐基础上的发展,以下对戏曲音乐的特征及其在戏曲中作用的分析主要以传统戏曲音乐为主。

上文已提到,从音乐的角度观察戏曲音乐,它一般被看作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类,即所谓的“五大类”之一。作为音乐戏曲音乐有声乐一一演员的演唱,也有器乐——乐队的伴奏。这其中,演唱当然是戏曲音乐的主体,它是戏曲音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与演唱相比,伴奏在戏曲音乐中的地位当然是辅助的。虽然除了为演唱伴奏,戏曲乐队也还具有配合表演以及描写环境和渲染气氛等功能。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类,戏曲音乐自然也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所共有的一些特点。首先,戏曲音乐——特别是传统戏曲音乐——也像中国的民歌、说唱音乐及传统歌舞音乐和传统器乐曲一样,具有创作的集体性、音乐的可变性、创作与演唱及伴奏的一体性以及音乐的程式性等特征。

创作的集体性:所谓创作的集体性,是说戏曲各剧种及众多剧目的音乐,一般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也就是说,不但从总体上看各剧种的音乐是在各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由历代无数艺人创作、加工而成,即使具体到某一出戏的唱腔及伴奏,常常也很难说是某个艺人个人的创作。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一出戏的唱腔及伴奏基本上都是艺人根据戏曲音乐的传统做法,在传统腔调和伴奏方式的基础上创作而成。这种做法曾被称作“一曲多用(与所谓“专曲专用”相对)。此说虽有简单化之嫌,但戏曲艺人创腔编曲与一般意义上的作曲确有很大不同。他们创腔编曲一般都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以渐变的方式进行。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

曾将戏曲的这一传统形象地称作“移步不换形”。鉴于传统戏曲音乐的创作实际经常是一种在无数前人创作的基础上的再创作,我们一般很难说某出戏的音乐纯粹是某位演员或乐师所创作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戏曲音乐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猜你喜欢
剧种歌舞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舞爷爷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一起歌舞吧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