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2018-04-01 09:10殷志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年5期
关键词:成灾易发泥石流

殷志强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对防汛抢险救灾中地质灾害防治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也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和发布预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巡查检查和技术指导,笔者结合从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当前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提出以下思考建议: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的相关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根据任务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二是加强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地质灾害预警、预测、预报很难,难在准确判识导致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上。因此,首先要认真研究陆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原理、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同时根据地质环境背景相似性,分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隐蔽性地质体的孕灾、成灾条件,开展基于早期识别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勘查。

三是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手段运用。强化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复查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开展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隐蔽性滑坡、孤石等隐患点的地质灾害三维巡查排查;利用INSAR、无人机、高分遥感等新技术加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长期跟踪观测,尤其是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的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开展连续变形监测,研发高分辨率卫星雷达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提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智能监测水平。

四是加大监测预警仪器的研发能力。在对地质灾害孕灾原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针对高位远程山体滑坡、泥石流和链式地质灾害体的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阶段的具体特征,研发不同发育阶段的监测预警仪器,在发现隐患后能够准确地监测隐患,开展预警预报。

五是评估地质灾害体的成灾范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中危险区范围的划定要充分考虑区域已发生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预测滑坡可能的运动路径、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汲取贵州福泉滑坡灾害链和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视倾向滑动的深刻教训。

六是选址避开地质灾害隐患。除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要做专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外,农村零散的宅基地选址时,乡镇国土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土地利用审批时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在房屋选址时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

七是开展地质灾害减灾兴利。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灾毁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考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毁土地开发利用应注意的排水、复活等关键问题;将地质灾害治理与脱贫攻坚、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在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方面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成灾易发泥石流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木石也可成灾
泥石流
沙棘木蠹蛾成灾原因及控制措施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