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国,李建康
(甘肃省地震局,甘肃 兰州 730000)
“互联网+”主要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其他各行各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以此将一种新生态在新领域创造出来。“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正在引领传统的公共服务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给地震台站紧紧依靠互联网平台创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模式带来难得的机遇[1]。地震系统内地震观测预报、应急救援等技术也在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迈进,“互联网+”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只有广泛动员职工积极自觉地参与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台站面向社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地震台站深入防震减灾一线的优势。提升基层地震台站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把中国地震局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全社会对地震台站在防震减灾工作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了解,满足公众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日益精细化、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目前已建成包括测震、电磁、形变、地下流体等学科在内、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地震观测台网,在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创新、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各省、区级地震监测台站和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站组成,其中各省、区直属的地震台站根据规模大小、职能范围和观测手段的不同分为中心台站、野外观象台和一般监测台站。
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3],地震系统也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产品。中国地震局建设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平台,实时发布震情信息,接受公众咨询和震后灾情反馈;中国地震信息网提供面向全国的地震速报信息服务;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网站提供测震、强震、重力、形变、地电、地磁、地下流体等观测数据和地震专业基础资料共享服务;中国地震局下属的各研究所、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各省级地震局也各自在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信、微博、手机APP等防震灾减公共服务产品,为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地震科普宣传、紧急避险指引等服务。
同时从基层地震台站提供和应用防震减灾公共产品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甘肃省地震台站公共服务在供给能力、信息发布渠道和效益评估等方面都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从台站自身来说,业务重心还停留在基础观测和数据上报上,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及推广应用能力不足,本地特色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开发缓慢。从社会、政府、公众来说,对地震台站的业务内容、工作流程、能够提供的服务也缺乏了解,这就要求地震台站要改变思维方式,主动对接并广泛宣传上级地震部门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产品,扩大其在当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发挥这些公共服务产品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实际作用。
地震系统“互联网+”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尚缺乏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和规划。一是公共服务主体、任务、职责不明确,服务项目和内容缺乏制度安排和约束,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随意性;二是供给的主动性不足。缺少了管理制度要求就缺少了目标激励,致使提供服务的主动性降低,服务内容单一;三是对地震台站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与任务分工不清晰,需要进一步明确包括地震台站在内的各层级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责任务,以形成定位清晰、方向明确、分工合理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布局。
目前系统内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产生的地震观测数据一般自采自用,信息共享不充分。各单位从自身角度出发建设的服务平台功能或重复或分割,信息碎片化、资源条块化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数据资源缺乏整合、共享及挖掘,造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整体能力不足,地震台站身处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应更加薄弱,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新模式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服务产品。
在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地震部门往往“自上而下”提供公共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提供多少,缺乏与公众的互动。同时将地震监测预报、科普宣传、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工作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目前共享的科学数据和信息化产品侧重于科学研究和基础支撑,而社会普通公众能看得懂、用得上的防震减灾成果还比较少。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制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标准化、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估制度。防震减灾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有些指标往往只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出,而忽视对投入、效能的评估,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激励作用和监督作用,不能紧密回应公众对于防震减灾服务的实际需求。
加强台站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建设应该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系统原则、适应原则和可及原则[4]。首先,公共服务的供给设计要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统一,调动基层台站积极性,实现上下良性互动。其次,要做出合理的基层台站公共服务制度安排,使基层台站制定公共服务的具体指标时有相应的参照依据,制定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台站的规模、类型和人员组成,根据中心台站、野外观象台和一般监测台站分类制定适应各自实际情况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指标。同时,地震台站公共服务供给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台站的服务能力与特点,既与台站自身发展水平及公众需求程度相适应,也与地震行业整体发展进度相协调。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更多依靠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垂直一体化结构,使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使得基层地震台站更有机会、有条件提供均等的、最新的地震公共服务。要充分利用目前中国地震局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基层地震台站对接“智慧服务”科学计划的能力,强化衔接整合,推进信息共享,具体分析不同地震台站业务特色,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甘肃省地震局嘉峪关地震台是省局直属的六个中心台之一,近年来在承担地震观测预报、区域地震应急等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公共服务的创新。一是加强地震资料共享工作。2011年以来,坚持每月与嘉峪关市地震局、酒泉市地震局、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抗震办公室进行网络视频会商,促进了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共享交换,为正确判定祁连山西段地震趋势变化提供了有利依据;二是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嘉峪关台积极协助嘉峪关市政府建设嘉峪关地震科普馆,项目于2017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为公众提供亲自动手搭建抗震建筑、地震模拟体验小屋、家庭防震避震演练屋、地震探险(5D影院)等多种地震体验服务,充分发挥了嘉峪关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宣传窗口的作用;三是协调组织多家单位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地震应急桌面演练、地震观测设施及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这些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地震应急能力的提升。四是安排专人在甘肃地震信息网 “甘肃地震台站”栏目定期发布防震减灾知识及台站新闻,增强公众对地震台站工作的新认识。
一是要发挥基层台站优势,加强地震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积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关注公众实际需求,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提升地震信息服务产品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推进地震科技最新成果的普及应用。
二是要开展产品应用宣传,增强社会减灾意识。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接入国家层面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应用宣传。目前地震系统已经提供了基本的地震公共服务产品,但不为大众所知,地震台站要广泛传播和宣传这些地震公共产品及使用方法,增强公众对地震工作的新认识。
三是要加强部门协调合作,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结合当前台站管理机制改革的机遇,充分发挥地震台站对公众需求了解深入、反应敏捷的优势,以提升地震台站社会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开创新的部门合作方式,在包括地震预警、灾情速报、地震科学知识普及等领域不断提高地震台站的服务社会能力。
肃南地震台是甘肃地震局张掖中心地震台下属的一般监测台站,也是甘肃省地震台网中唯一深入到祁连山腹地的地震台站。多年来,台站持续与当地多个部门加强协作,通过网站宣传、视频会议等互联网手段务实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学校应急演练等领域协作共享向纵深发展,主动为当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支持,2005—2014年肃南地震台连续10年被肃南县政府表彰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作成效逐年提升。
要创新基层台站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机制和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与监管[5]。把地震台站相关评估标准分解转化为目标任务与责任,并制定出相应的绩效激励措施,从而提升绩效评估质量,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地震台站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甘肃省各地震台站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亟需政策引导和支持。
目前伴随“互联网+”理念产生的各种创新实践方兴未艾,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对基层地震台站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甘肃省地震局部分地震台站在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离公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还需要在对接服务流程、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创新与协作。建议在落实制度安排、细化服务内容和完善效益评估系统等方面继续努力,夯实地震台站公共服务工作基础,广泛动员一线职工和当地民众积极自觉参与防震减灾工作,为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及意识提供有利示范、服务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