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出口中京津冀间的协同研究

2018-04-01 08:16:38柏青华
社会科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出口

柏青华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财会系,北京 1001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学院,北京 100191)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应将优化出口贸易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考量规划。京津冀地区本是一家,古称幽燕、燕赵,元明清三朝800余年同于一个行政区域管辖之下,元属中书省,明属北直隶,清属直隶省。民国定都南京之后,北京改为北平,与天津同属河北省。[1]只是在建国以后,北京、天津从河北省划出,成为直辖市,三者才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管辖。自近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就是中国北方现代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和工业集中区域,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北京经济实力雄厚,人才、科技竞争力较强,天津工业基础完备,拥有滨海出口大港。河北也具备相当工业实力,且拥有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协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的设立,更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出口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然因合作机制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梯度明显等原因的存在,京津冀的出口协同水平、出口贸易规模和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尚无法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提并论,其区域内部的出口贸易规模、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行协同优化。

一、京津冀出口协同的基础和前景

出口贸易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之所以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大关系甚切。出口贸易的扩大有利于外国资本流入国内,促进国内资本向产出效率较高的产业集中,有助加强国内各经济部门的联系,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整合及优胜劣汰。中国要在动荡不安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广泛参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除加强国家间的出口贸易合作外,还需在国内推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协同发展和经济合作。京津冀是我国北方现代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新雄安新区设立的背景下,推进京津冀出口的协同发展不仅存在现实的经济产业基础,而且拥有广阔的协同前景。

一方面,区域合作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为京津冀出口协同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20年代,瑞士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区域分工合作的必然要求。上世纪50年代后,区域经济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和布戴维尔、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以及瑞士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等又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通常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区域中一个或数个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继而以不同的渠道向区域中其他地区或部门传导。目前,京津冀中北京和天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河北存在巨大落差。[3]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明显,但传导和带动作用却相对不足。此外,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区域贸易合作理论也认为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助推进出口贸易发展,也为提升京津冀的出口协同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京津冀的经济产业现状决定了其出口协同发展前景广阔。出口贸易得益于区域经济要素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京津冀三地地是我国北方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拥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大中城市,是我国除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最大的城市群。区域内资源禀赋突出,劳动力丰富,工农业相对发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经济地位也异常突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非港口出口重心,且随着京津轨道交通和物流运输条件的改善,北京借道天津港出口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且拥有滨海临港的区域优势。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迅速,相较于2014年累积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4],到2017年底,全区引进项目3780家,资金到位额505亿元[5],增长迅速,短短三年即增长2.5倍,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行业企业,且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化工等行业中出现了明显的集群化趋势。河北作为与京津地缘相接的沿海省份,不仅具备一定的工业实力,在钢铁、能源等行业领域优势明显,基础雄厚,而且拥有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廉价优势。

二、京津冀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协同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国际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京津冀地区为仅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我国第三大城市群和经济产业集中区域,区域协同发展前景广阔,出口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较为突出。目前,京津冀的外贸协同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如京津冀地区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的协同发展、区域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和港口物流交通协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进步明显,但其出口协同的优化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一)京津冀出口贸易及协同发展现状

京津冀为我国北方现代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不仅拥有相对发达的工业产业体系和交通物流设施,其出口贸易也因北京和天津雄厚的产业和技术实力而占据全国重要地位。河北作为东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与京津存在显著梯度差异,但也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且农业发达,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其出口贸易规模虽然相对不大,然比较优势也相当突出。据北京海关统计,2018年1月份北京地区(包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21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其中,出口366.9亿元,同比增长24.5%。据天津海关统计,2018年1月,天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273.1亿元,增长10.2%。据石家庄海关统计,2018年1-2月,河北出口贸易总额接近516亿元,同比微降0.5%,其中出口315.6亿元,同比增长0.3%。从中可见,京津冀三地的出口贸易梯度差异明显,北京规模最大,天津次之,河北最低。然从出口总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来看,河北则为最高,所占比例超过50%。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政策机制合作、人才物流资源整合产业合作、跨地区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协同整合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出口贸易的协同优化提供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三地出口贸易的发展程度有差异,但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与科技创新的中心,北京的出口贸易发展较好,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科研、人才资源、交通运输方面的绝对优势是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天津的港口优势,适合发展对外贸易,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的滨海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能实现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多种功能,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更加突出了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在出口贸易方面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使得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教育、信息、社会服务等行业领域的投资份额大大增加,新兴业态迅速发展,出现较多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较大规模的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这些为河北的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三地已经具备了协同发展的现实条件,有必要根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经济规则和方式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出口贸易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多年以来,京津冀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增速较慢。北京出口规模一枝独秀,天津居次,而河北的出口规模则相对较小。若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一个核心区域的发展最终将依赖于核心-边缘体系以外其他地区经济要素的流入。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2017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同比增长6.7%。若以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2170.7万人计算,北京2017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28992.5元,以年平均汇率折合为19096.7美元。[6]2017年,河北全年生产总值也以达到35964.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均仅为47985元,约为7103.9美元。[7]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虽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生产要素的整合水平相对不高,区域协同整合的空间依然广阔,故其出口贸易规模相对不大,增速也不够快,协同优化的空间很大。此外,出口发展与协同还与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影响,市场经营意识相对淡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从今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占三地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占京津经济总量的比重也渐趋收缩,第二产业占河北经济总量的比重变化则不甚明显,第三产业占三地经济总量的比重均稳步上升。[8]以河北为例,据《河北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河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03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416.5亿元亿元,第一产业仅为3507.9亿元。

(三)京津冀出口协同发展存在的障碍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出口贸易协同发展进步明显,然存在的障碍亦不少。一是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内容相对单一。目前,京津冀正在推进的区域合作主要集中于能源供给和基础设施方面,而人才、科研和产业层面的合作则进展缓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者主要为地方政府,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相对较多,导致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限制较多,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受到抑制。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尚无职能明确的统一管理机构,相应的配套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二是产业结构趋同,协同能力不强。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对生产技术、原材料和消费层次的雷同,如在河北和天津两地的工业产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制造、石油化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均占重要地位。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各地采取地区封锁来分割市场,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不畅,导致地域产业分工发育缓慢,经济互补性下降,区域合作还没有上升到产业融合的高度和层次,而竞争却日益增强;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明显,而扩散效应较弱。京津两地是中央直辖市,发展水平高,经济独立能力较强,在观念和心态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缺乏整体认同感,在区域发展中的极化效应明显,而扩散效应则因区域协同机制的不健全和产业结构问题受到抑制,对河北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9]四是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协同动力不足。从京津冀目前协同发展现状来看,协同程度有待提高,协同动力仍有不足。协同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仍旧是层层的行政垄断和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为主的行政主导型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的,产业调整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界限,当行政区域在本地去经济受到某种损害时,政府会用“无形的手”加以保护,影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五是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制约产业在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多年来,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两胖一瘦”、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京津两地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天优势,集聚了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大城市病也愈演愈烈。与之相比,相邻的河北省在资源分配中居劣势,大量资源和人口转移出来,产生了“环京津贫困带”,三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落差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产业及功能在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制约了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功能疏解和协调发展。[10]

三、增进京津冀出口协同的对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随着发达经济体逼近通胀边缘,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已成定局,且从金融领域波及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加强国家间和地区间的区域合作,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重要出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壁垒大大减轻,我国的出口贸易获得极大发展。然而,发达国家的绿色、环保等新的贸易壁垒问题依然存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下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必须加强国内经济的区域整合能力,优化出口结构,突出相关产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区域比较优势,走出口贸易的区域协同发展之路。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拥有相同或相近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消费习惯,其经济合作应当属于区域内部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其出口贸易的协同发展。[11]为此,必须亟筹对策,积极提升京津冀出口贸易的协同水平。

(一)系统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出口贸易比较优势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政策及区位优势,然一直以来因行政条块分割的存在致使整体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整合与发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产品拥有比较优势,而其比较优势的出现正是其各种生产要素优化整合的结果。为此,国家应当以京津冀出口协同发展为契机,建立一整套区域外贸合作制度。如为推进京津冀三地的资源整合和经济合作,国家可以安排相应的中央部门直接管理或成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部门负责统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外贸事宜。同时,推进经济产业资源的整合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利用市场进行自主调节。北京的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天津对外开放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河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都是对外出口贸易所必备的基础。只有通过三地的有效合作,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因此应该逐渐打破行政条块分割造成的市场割断,构建区域统一市场,加快统一市场构建和外贸协同发展的立法工作,使合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各经济主体的根本利益。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逐步构建京津冀对外出口贸易合作的长期性框架,不断积累经验并完善框架。在国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一些中长期的外贸协同发展规划,为京津冀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指引方向。[12]

(二)推进产业整合,优化出口结构

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国际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不同,出口产品结构也不同,北京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在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天津在工业制成品对外出口方面较有优势,河北的优势在于初级产品及农产品的对外出口。总之,三地在对外出口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然从整体来看,此种状况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并不合理。为促进京津冀对外出口贸易的协同发展,三地政府必须转变各自为政的发展思路,在政策制定中要形成全局观念,开展区域地、广泛地合作。同时,三地要积极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推进雷同产业的区域整合,避免相关产业的区域恶性竞争,如北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发展生产服务产业,天津要发挥自身的工业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河北可发挥自己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三地还要注意产业链条的延伸与衔接。[13]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北京可发挥其研发优势为该行业提供科技扶持,天津则可利用其工业基础,继续巩固其生物制药制造优势,而河北则可以利用其廉价土地及劳动力发展高效的药材种植产业,为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提供优良的原材料。

(三)推进现有出口协作,深化出口的环节协同

在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其协同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出口协同水平也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整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推进京津冀出口协同,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物流、金融、信息和人才等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物流是出口贸易的重要环节。目前,三地的物流协同虽已起步,但水平不高。对此,需要改变区域物流企业规模小和业务单一的现状,推进区域物流企业的整合,组建区域物流联盟体系,共同参与市场竞争,还要提升公路、铁路、航空和港口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滨海港口的合作与规划,以港口为中心,打通区域交通运输动脉,做好对外出口货运各个环节的协同。出口贸易与金融密切相关,金融服务若不完善,出口贸易便无法顺畅进行。京津两地不仅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而且享受诸多国家的金融优惠政策,而河北外贸企业的融资需要虽然很强,但融资环境却相对不佳。对此,应当将京津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向河北适当倾斜。与此同时,还要继续在对外出口贸易的操作环节上不断探索,破除制约协同高中的障碍,推进现有出口协作,改革和创新有效合作的途径,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基础上,深化对外出口环节的协同,加速形成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新格局。[14]

(四)推进服务贸易协同,提升出口附加值

近年来,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市场的新亮点。服务贸易不仅可以带来高额的外汇收入,且能有效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近年来,三地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出口贸易总额差距仍大。京津冀要走出口协同之路,就必须将服务贸易协同提上议事日程。在服务贸易协同方面,以旅游业为例,京津冀可以充分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在旅游景点规划、出行、餐饮、住宿等方面构建协作机制,统一服务标准,合理安排入境游线路,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品质,吸引国外游客,以增加外汇收入。[15]针对京津冀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和协同能力弱的现状,三地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及其出口贸易的同时,要积极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北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等优势,推进现有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天津也要积极利用其港口服务贸易优势,提升其服务外包行业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河北则应利用其廉价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如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等。

(五)鼓励出口协同创新,优化出口贸易合作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出新出奇,从最初以纸质贸易单据为主的交易方式变革为信息产业下的电子商务,从电话、电报、传真发展到卫星通讯、计算机联网等数字化、自动化交易手段,传统的以货物进、出口贸易为主体的贸易方式已经被投资带动进出口的加工贸易、对销贸易、租赁贸易等纷繁多样的大国际贸易所代替,对于集聚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应该抓住和利用出口贸易创新这个有利契机,推动形成京津冀出口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京津冀出口贸易协同创新体系,在保持传统出口贸易优势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对这些贸易创新成果加以利用和改进,有选择的运用到区域对外出口贸易的实践中去,弥合三地区域发展差距,贯通对外贸易产业链条,有效重组和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协同创新发展战略高地,促进三地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针对京津冀出口贸易合作层次较浅、方式单一的问题,要从长远利益考虑,鼓励三地对外合作模式创新,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也应该有详细的、系统的规划来指导,注重区域间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出现内部发展的扎堆状况。另外,京津冀对外出口贸易协同创新的视野应拓宽,对外贸易合作应打破相关领域的界限,可以适当借鉴其他经济领域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优化出口贸易合作的大环境,推进协同创新的进程。[16]

(六)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对外出口协同共赢机制

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说明,在协同发展初期,政府协同政策扶持必不可少。随着协同发展的推进,市场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引导区域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协作,推动区域间交通、物流、贸易等活动的合理衔接,集聚社会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在市场导向、区域互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对外出口协同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会展、项目洽谈会、招商引资等活动,鼓励京津冀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方式进行跨行政区划的资产重组,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集成规模大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的大型高端企业,吸引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京津冀地区开展投资和贸易,并鼓励京津冀企业进入外资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间开展实质性联系。[17]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对外信息沟通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京津冀区域对外出口贸易的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集海关监管、商品检疫、地面服务一体化的对外出口快速管理机制,加强与政府、税务、海关、外汇管理等行业信息系统的协作,在多部门有效监管下简化出口作业程序,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深度协作,提高京津冀地区出口贸易的国际化程度,实现协同共赢。

[1] 百度百科.京津冀[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AC%E6%B4%A5%E5%86%80/7504899?fr=aladdin.

[2] 百度百科.雄安新区[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4%E5%AE%89%E6%96%B0%E5%8C%BA/20594936?fr=aladdin.

[3] 王立娜.京津冀区域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6.

[4]刘长海,王剑文.天津滨海新区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EB/OL].北方网.[2015-2-9].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15/02/09/030007218.shtml.

[5] 天津市改革与发展委员会.2017年全区引进项目3780家资金到位额505亿元[N].天津日报,2018-02-13.

[6] 陈雪柠.2017 年北京市 GDP 增 6.7%[N].北京日报,2018-01-20.

[7]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国际在线本地站.[2018-03-08].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308150552403.html.

[8] 朱丽萍.京津冀地区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7.

[9] 王永军,杨英法.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瓶颈的突破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2(11):67-69.

[10] 黄英龙,张国平.京津冀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耦合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12):118-119.

[11]王玉婧,赵丹.提升京津冀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对策分析[C]./发挥社会科学作用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2017-01-15.

[12]范乃菲.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货物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3]马长礼.京津冀地区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143.

[14] 伞锋.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4?(05):38-40.

[15]冯小翠,马宇博,于瑞卿: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48,50.

[16] 王中和.以交通一体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5(07):44-47.

[17] 孔祥妮.2017 年前 3 季度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82.1%[EB/OL].千龙网.finance.qianlong.com/2018/0116/2331148.shtml,2018-01-16.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出口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7:01
数据 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8:21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