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辉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成都 610045)
农村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增收渠道有限,加之当地居民文化水平低、易受灾害影响等原因而被认为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早期国家扶贫项目、双边或多边援助项目中,被援助社区通常被冠以“贫穷、落后”等标签字眼来吸引外界的眼球以便获得更多的扶持与帮助。这类以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或称需求)为出发点的项目我们称之为“需求为本”的农村扶贫项目。长期以来,开展“需求为本”的农村扶贫项目成为众多地方政府和慈善机构的主要扶贫方式,例如修路、修桥、改善饮水、修建学校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以增收为目标的各类产业发展项目等。此类项目大部分能够很快地聚焦服务对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或需求,并通过快速、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或困境。但“需求为本”的扶贫项目过分注重于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或需求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服务对象主体自身及其群体所处环境的优势资源而导致服务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缺失,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被忽略。因此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发展工作者在“需求为本”发展模式上总结和创新出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Assets-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并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发展项目中。资产为本发展模式强调以服务对象为主体,注重服务对象个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资产建设和能力建设,以促进服务对象个体的自我发展,并且促进个体与之所处环境相适应为目的,强调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是作者参与的一个灾后社区重建项目的案例研究。本案例项目运用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从服务对象个体、家庭、社区多元视角来增强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所处社区的整体资产建设,从而实现服务对象个体、家庭、社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Assets-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于1993年由美国学者John L. McKnight和John P. Kretzmann提出,代表西方传统“需求为本”的发展理论视角的转换与创新。[1]“需求为本”的发展项目通常都会从受灾群体的需求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快缓减服务对象及其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需求为本”视角。“需求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项目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缓减或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或需求,久而久之则容易导致服务对象主体对于项目产生依赖感,甚至出现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的现象。学者张和清反思灾后社会工作时就提到:过分关注服务对象需求可能导致服务对象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或者主动要求服务机构提供更多原本不应该提供的服务,甚至在服务过程中出现讨价还价现象。[2]因此如果过分强调服务对象需求,我们就会过多强调援助机构的作用与影响,但随着援助项目结束,服务机构撤离,服务对象(居民)与服务主体(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断开,社区则很容易返贫。周晨虹总结认为,传统的“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容易导致社区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社区合作关系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社区居民处理问题能力下降等问题。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强调以社区资产为出发点激活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社区内部的资源和关键力量,强调发挥社区内部组织与机构的作用。[3]因此“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实质是一种内生式的社区发展模式。同时,“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也是一种优势视角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对社区优势、潜能、居民能动性的挖掘和调动,通过关注和思考如何促进社区里的居民、社区小组和团队的资产建设,将其发展策略集中在社区自我解决问题与发展的能力上,以及关注发展过程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与驱动,这些思维和理念与传统只注重“需求为本”的发展理论截然不同。[4]“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强调通过增强服务对象主体自我发展的态度、能力和意识,提升服务对象个体、家庭、社区及其环境之间的资产建设,最终实现服务对象个体的自力更生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从优势视角出发,强调服务对象的赋权与增能,不仅关注服务对象个体的发展,同时还关注社区整体的资产建设,强调社区内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与社会工作提倡的“人与环境”理论也很相近,所以我们能够运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来实践农村社会工作,并通过该方法来帮助服务对象个体及其生活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6年重庆发生特大旱灾,临近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中上游地区重庆市江津区属于重度干旱地区,57万亩良田干裂,41.51万人受影响。①2007年重庆区域长江沿线遭受特大洪灾,江津区因为靠近江边而再次受灾。全区27个乡镇60万人受灾,52.5万亩耕地被毁坏,24000头牲畜死亡,损失惨重。②在2006年旱灾和2007年洪灾中,案例研究对象社区均受灾惨重。虽然政府灾后救济解决了村民当时的生活急需,但社区完全恢复生产生活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支持。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部门向本文研究人员所工作机构提出了援助申请。接下来,项目工作人员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借用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通过参与式社区需求评估、社区自组织培育、社区可持续产业打造、社区互助文化构建和妇女赋权等方式探索农村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
在发展项目中,项目受益群体既包含直接援助对象,也包括其它利益相关者,如基层职能政府部门(村委会和乡镇府)、产业链相关利益群体,如企业、农村经纪人和社区能人等。因此社区发展项目需求评估和项目设计一定要邀请利益相关群体的充分参与。项目初期,项目工作人员组织村民代表、政府工作人员、社区经纪人和社区能人等利益相关群体一起,运用参与式评估工具,如社区大事记、社区资源图、社区需求及排序、社区资产分析等方法,对社区面临的问题、社区拥有的资源和资产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参与式需求调查,大家发现该社区未来发展有以下几方面至关重要:第一,在分别遭遇了两次灾害后,社区面临的第一问题是恢复生产和经济,需要恢复经济就需要打造稳定增收的产业;第二,社区需要恢复环境,预防下一次的灾害发生;第三,社区要持续发展就不再是个人或者某个家庭的问题,是需要大家共同面对和努力的问题,因此大家需要团结起来一起努力。通过参与式需求评估,社区需求得已凸显、社区资源得到挖掘和重视,同时大家提出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概念,为下一步项目推进奠定了基础。
社区发展终归是社区居民的事,需要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因此该项目将服务对象按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就近为原则,以15-25人为单元组成若干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自己推举组长、副组长和养殖骨干,再由小组骨干、村委代表、项目执行伙伴和当地政府代表共同组建成立了社区项目管理委员会。社区的发展议题由项目社区管委会共同讨论制定形成。因为项目管委会是村内自治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发展,因此项目管委会成员并没有工资补偿,但成员能够优先获得由项目会提供的相关培训和外出参访机会。互助小组和项目管委会分别讨论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此来约束和督促其成员能够有效的发挥其带头人的作用和功能。同时,项目上和社区内部发展的大小事情都是通过管委会来传达,并且需要管委会成员通过,这样也有效的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推动了各互助小组骨干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
社区要实现长久持续发展,打造可持续生计产业是主要目标之一。但社区由一个个独立的家庭构成,由于每个家庭的异质性,所以各个家庭的产业发展规划也会有所差异。项目组将村民组织起来,跟他们一起,结合社区的土地资源、人力情况,在各种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基础上,大家讨论参与式群策群力讨论何种产业符合大部分人意愿。
通过分析社区资源图发现,社区的人均土地面积有限,现有的农业发展主要依托经济林木花椒,而且花椒产业已经很成熟,进一步发展或打造的空间不大。但该村因为花椒产业的推动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使得社区内有大量的牧草。而且该地区靠近贵州,原本社区中就有牛贩子从贵州引进小牛犊育肥后销售到重庆大市场,从中赚取差价和增值获利。因此社区服务对象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发展肉牛育肥产业来实现社区经济收入增加的目标。通过与政府伙伴商议,我们觉得此方案可行。首先肉牛育肥产业在该社区已有雏形,产业链上端有经纪人从贵州收购小牛犊,中间由农户来分户饲养,下端由经纪人统一销售到重庆市场,整个产业发展链条是完整的。如果要打造肉牛产业链,项目只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圈舍和标准化饲养管理问题,二是饲草饲料和环境卫生的问题。只要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既能保证服务对象通过养殖肉牛增收,又能确保环境不被破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邀请了畜牧部门专家、牛贩经纪人、项目管委会成员一起讨论肉牛育肥产业打造的可行性,以及各相关利益群体如何参与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畜牧部门制定圈舍改造标准,提供肉牛育肥技术和技术支持;牛贩作为经纪人继续发挥牛犊购买和育肥牛销售功能,但通过统购统销方式降低成本返利给其它养殖户;养殖户负责圈舍修建和改造、牛的饲养管理和种草养畜,在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规模。随着项目进一步推进,工作人员发现牛粪是用于沼气池发酵的最好原料,因此向区委农业局争取了沼气池建设项目。项目前期开展了沼气池建设的动员会和沼气池建设要点培训会,确保了沼气池建设的质量。后期组织召开了沼气池维修和维护培训,培育了社区沼气池维修骨干,专门提供沼气池修缮服务。同时,沼液是种植有机蔬菜最好的肥料,我们鼓励农户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就用沼液来种植蔬菜自给食用。而且食用不完的蔬菜还可以用作育牛的饲料,做到了“养殖业-沼液-种植业”三者之间的有效循环,并促进了社区的环境保护。
项目在积极打造社区可持续生计产业的同时,还鼓励互助小组成员定期积累互助资金,用于社区救济和产业发展工作。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内部议定每月每日每户积累互助资金10元,资金一方面用来作为小组内部会议和社区活动的公共开支,另一方面当小组内有贫困户需要时可以作为临时借贷资金。小组互助资金不仅为小组和社区公共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对于社区内的贫困户,尤其是那些由于贫困或资产不足导致难以在银行贷款的家庭能够快速借贷从而帮助其发展生产,有效实现了小组内部的互助功能。同时,透过项目推动,社区内部还形成了内部救济和支持制度。项目期内,管委会多次开展为社区内部贫困家庭献爱心活动,通过自发倡议、组织捐款、邀请企业赞助等方式,不仅帮助了困难家庭,还形成了强有力的社区内部互助凝聚力。同时,社区对于外部重大灾难也体现出极大的同情,并给予捐款支持。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区内部自发组织捐款活动并募集资金1430元,尼泊尔地震时社区内也组织了捐款并委托研究人员机构代为完成跨国捐赠。互助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互助和捐款上,另外社区还涌现出了很多好人好事。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比率增加,妇女成为了社区留守的主力军。但妇女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非常有限。挖掘和调动妇女们的积极性,通过妇女组织培力将妇女作为社区一种资源来推动社区发展显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项目工作人员起初建议社区成立一个妇女文艺队,这样既能定期将妇女组织起来,又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但是没有想到首先反对这个提议的就是妇女们,她们觉得长期以来社区集体活动都是男性组织和参加,妇女出来唱唱跳跳显得不成规矩。因此尽管多次讨论关于组建妇女文艺队的事情,但都没能成型。此事的转机发生在2009年夏天,当时笔者组织社区骨干前往川东的一个偏僻革命老区开展访问学习。访问当天我们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车,还下河坐了一个过河的小船(村里当时路不通,需要坐船过河出门),再走了约20分钟山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刚刚整理出来的凹凸不平的社区广场上。一群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出现在我们面前,跳着北方传统的腰鼓欢迎我们。这次访问对参加的妇女触动很大,她们开始意识到妇女其实也需要一些集体活动的。其中一个组员说:“我很感动,她们年龄那么大了,又那么热情地欢迎我们,还准备了舞蹈和节目,我觉得她们跳舞的时候很开心。这里的村民很穷,但是她们却通过唱歌跳舞变得那么开心,我觉得我们村比她们条件要好(富裕),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成立一个妇女的组织。”她的提议得到了村里其它妇女的支持,项目方也支持她们提供了音响设备,首批参加文艺队的妇女自己集资了一点钱,每个人买了一套衣服,妇女文艺队就正式成立了。社区文艺队成立初期,主要以唱歌跳舞娱乐,提升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主。后来慢慢过渡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文艺队越来越受老百姓喜欢,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外部人士来邀请他们去表演。通过文艺队的组织形式,妇女们还开展了社区老人慰问、社区环境卫生评比、社区好公婆,好媳妇评比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构建了一个团结、和谐、友善的社区大家庭。妇女这个原本被定义为弱势的群体,作为一种资本被挖掘,并最终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项目期末,项目组邀请了支持机构、项目执行机构、服务对象一起通过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小组访谈和文献回顾的方式对于该项目开展了参与式项目评估。评估显示,通过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该项目社区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和影响。
项目共计为483个贫困家庭提供了3000-10000元不等的肉牛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并配套相应的培训与技术服务支持,以及成功打造出以合作社为基础的“供、产、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有效提升了服务对象个体知识和能力,促进了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增收和资产建设。项目评估显示:项目期内农户养殖增收达317%,配套种植业增收32%,其中肉牛出栏合计2630头,社区肉牛产业累计增收657万元,户均增收14500元左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社区内人与人间互动关系越来越少,社会关系越来越弱。项目通过组建互助组和成立合作社的方式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深了社区内成员间的合作信任关系。社区根据居住地理位置相近原则组建互助小组20余个,成立社区妇女文艺小组4个,组建合作社1个。互助小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共通探讨互助小组和社区未来发展的问题;妇女文艺小组定期组织起来排练、表演和负责接待工作;合作社推动了社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互助组、文艺队和合作社三个载体,社区内成员信任关系得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增加。不同类别的社区自组织建设和自组织内部网络交流的方式,有效地增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本资产。
环境资本指社区内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包括土地、水源、空气、动植物等资源。项目从一开始就强调对社区环境的保护,项目提倡种草养畜、植树,以及提倡通过维护河道和修建社区公共资产的方式来巩固社区固有资产和保护社区的环境资源。项目期内社区共种植牧草256亩来实现种草养畜,种树6500株,项目家庭100%完成圈舍改造,实现畜牧养殖零放养目标。同时,项目社区还成功实施政府配套的农村“三改”工程(即改圈、改厨、改厕)和“新农村沼气示范项目”,全村90%的家庭完成了“三改”工程,修建沼气池400余口,另外还开展了河坝维护、道路维修等与社区环境资本保护相关的大型活动和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社区的环境资本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且促进了社区整体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政治资产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社区资产,是指对社区发展项目的控制,以及对于与居民生活品质有关的其他社区事务的影响力。该项目有效地通过项目社区管理委员会来影响了村委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行为。该项目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牵头的项目协调小组和以执行伙伴牵头的项目管理委员会,一个是正式的行政化组织,一个是非行政的社区组织。两个组织的建立,为社区提升其政治资产奠定了基础。项目期内,通过以上两个组织的共同参与,社区累计整合政府资源上千万,开展了公路硬化、人畜饮水示范点建设、村委办公场地改建、能源改造项目(沼气与太阳能项目)和农业园区项目、土地流转项目等,实现了社区灾后经济重建与社区的全面发展。通过政治资产建设,项目社区影响政府政策和企业投资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通过政府政策优惠与照顾,企业资金与技术的投入,社区最终通过合作与前面二者建立了更有效地互惠关系。在这样循环的政治资产建设过程中,服务对象个体资产、社会资本资产也进一步得到增强。
项目提倡挖掘、培育和打造社区优良传统文化,如培育互助精神、构建好婆媳家庭、发扬社区捐款和邻里互助文化等。项目社区每年都组织2次以上的孤寡老人慰问活动,互助组成员凑钱为老人购买慰问品,并轮流去探望和帮助老人。另外社区还讨论建立了互助机制,任何一个家庭遭遇重大困难都可以向村委提出申请,举办社区内公开募捐活动,通过社区募捐来带动社会募捐,以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通过社区文化资产建设这样的方式,社区互助、互爱、互信的优良文化得到了继承与传扬。
总结该研究案例经验发现:通过“资产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提升服务对象个体及社区内生动力,改变服务对象“等、靠、要”的思想,变被动救援为主动发展。通过各类组织构建及其资本网络关系搭建,形成了强有力的社区资产关系网,不同类型的资产关系彼此间相互影响和促进,形成了更为积极的共生与促进关系,共同推动着农村社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李克强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规划,民政部在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的全球性倡导下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2016年主题更是“发展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因此,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是未来农村社区发展的主力军,在此大环境下,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者应该提倡多理论、多方式参与到贫困农村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实践、推动社会更有序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当地政府灾情报告。
②数据来源于当地政府灾情报告。
参考文献:
[1]王茜.探索社区发展模式的新视角:从“需求为本”到“资产为本”[J].求知导刊.2016,(9):37-38.
[2]张和清.社会工作: 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148.
[3]周晨虹.内生的社区发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路径[J].社会工作.2014,(4):41-49,153.
[4]谢冰雪.资产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基于新疆H村社区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6):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