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三思

2018-04-01 01:31张德宽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张德宽

(作者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党的十九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于既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土水资源小省的山东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走在前列,砥砺前行,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着力提升农业产出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年来,我省以占全国1%的水资源、5.6%的可耕地,生产了全国7.6%的粮食、15.6%的蔬菜,多种产品名列全国前茅,既供养着占全国7.4%的本省人口,也支撑着全国的重点市场,农产品出口总值占全国的1/4,无疑这是我省农业的骄傲。但令人尴尬的一个事实是,我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排在全国第8位。这一方面说明我省人口基数大,影响人均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不足,因此,振兴乡村,首要在振兴产业,下大力提升农业产出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的碎片化经营,很难有好的产出。只有规模经营,才可能有网络化、标准化、机械化、良种化、水肥一体化等手段的有效实施,才可能有一二三产的大规模融合发展。土地承包之初,是以人均分配所有地块为特征的所谓联产承包制,一个家庭有几块地的现象很普遍,后来有所调整完善,但碎片化一家一户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其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地显现。我的老家济宁农村至今规模化经营的不多,个别户经营权流转也是近两年的事且不规范。这个难题到了该破解的时候了。要在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完善“三权”分置制度,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保证承包人的权益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以期实现省政府定的2020年超50%的目标,这是我省提升农业产出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所在。

第二,加速推进科技兴农。创新驱动农业发展决定着我省农业的未来,也是不断提升农业产出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现在农民种地经营对科技的需求很迫切,但获取的渠道五花八门,年年都有上当受骗、权益受损的事例发生,也很难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技人员的身影了。当前,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再造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体系,完善以县为单元的科普网络,形成科技户、科技村、科技乡带动的点面结合农村科技格局,支持一些公司创办的庄稼医院等模式。二是加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研究。比如种业,要尽快打破依赖进口的局面,形成有山东特色的适应本地的种业体系。比如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多种作物种收机械等,都需要加大研发的力度。三是鼓励科技人员走下去。落实好既有的鼓励政策,还要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并且能住下来的政策措施,使农业科技职业成为受羡慕的职业,同样能实现美好的生活,这样山东农业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第三,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历史上,我省的鲁麦系列、鲁棉系列、掖单玉米系列、烟台苹果、乐陵小枣、莱阳梨、肥城桃、微山湖蟹子、莱芜黑猪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但因种种原因,有的退化了,有的产量上不去,有的被外地超过了。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时代,新的需求,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认真研究制定实施《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案》,以“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主题,加大研发力度,加大推广力度,加大保护力度,打造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建立完善实体店与网络店融合发展的山东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追求效率的最高化、收益的最大化。

着力提升农村基础条件的支撑力

我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除了土地、水、生态环境等约束越来越紧,消费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人、财、服等方面的支撑条件看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要重视提高涉农人员的素质。关键是抓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建设。群雁高飞头雁领,坚强有力的村两委才能保证党的三农政策落地生根。向贫困村派第一书记的措施,只能是权宜之策,面大量广的农村要靠自身的班子领路。要认真面对农村青年不愿入党、党员队伍老化的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活跃团组织的生活,把优秀青年及时培养入党,不断增强新鲜血液,使农村党的组织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带领乡亲们奔向全面小康后继续奔向现代化,否则,“二十字”的总要求就会落空,攻坚战就打不好。根本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以中老年为主,思想观念、种养技能、产业跨界、智能网络等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我老家嘉祥县马村镇张海村为例,5200多人的大村,还是传统的夏秋两季粮食种植,少量的经济作物,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很低,周围的村都差不多。再据调查,寿光市稻田镇3万多名菜农,35岁以上的占八成多,大棚从业人员面临“后继乏人”局面。因此,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事关全局。要结合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社会养老制度的完善,推进农村人口的转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采取手把手教、典型示范引、代劳帮办关键环节等措施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意识和素养。要结合规模化经营,使一部分劳动者从事辅助工序。保障是涉农干部的理念和作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都要真正做到关心三农、研究三农、重视三农,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加大资本等要素投入。振兴乡村,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靠农村农业自身的积累是办不到的,必须深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模式、路径,形成政府财政、金融、社会、企业几方面资金的合力,重点解决三个领域的突出问题。首先,在完善区域性大水网,构建良好的水生态上加大投入。山东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兴水利整修河湖库塘井、八九十年代的引黄、本世纪初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功不可没。下一步,我们要搞好规划,综合利用,完善工程,加大投入,构建起适应需要的安全运行的大水网。同时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其次,在农村道路、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学校建设、冬季取暖、文卫设施、村庄改造、生态修复等加大投入,建设宜居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我省一些地方,村庄很小,百十口人,还有的不适合居住,很难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有的年轻人外出,长年不归,“五大皆空”,我建议还是要以县为单位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第三,在支持规模化经营上加大投入。据调查,融资难一直是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难以破解的问题。在调研的21户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中,71.5%的面临运营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76.2%的希望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协调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条件,加大资金扶持。很多地方十分欢迎社会企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临邑县的“超级大棚”,运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亩产是传统大棚的3~4倍,就是引进央企投资建设的。

三是要加强农业农村的服务。加强土地流转的服务,健全管理机构,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完善土地流转法律体系,保障合法权益。加强农技服务,充实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加强农业服务设施的建设,特别在“新六产”的用地政策上提供优惠政策,比如乡村旅游用地应抓紧向浙江学习。还有质量标准、商标注册、法律保障、网上交易等方面的服务都要跟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着力提升农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水平

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同城里人一样,一直有着过美好生活的梦想,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就流行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歌谣,如今,他们也期盼着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要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近几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持续回落,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工资收入增幅回落和农产品价格下降。我省外出农民工已达千万人以上,他们的收入水平影响着整体农民的收入水平。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效益的提高,应实行同工同酬,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不断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城乡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不断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鼓励支持外出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要把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消除身份歧视。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居民不能一视同仁,在很多方面存在身份歧视,至今时隐时现,比如农民工的工种、农民工的报酬、退役士兵的优抚、居民的低保标准、工伤死亡人员的赔偿标准等等,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很大,很不合理,建议认真清理,统一政策,保障农民应有的权益和尊严。建议尽早恢复建立全国性农民协会联合组织,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如同工会、妇联、工商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农民有自己的组织发表声音,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的歧视。

三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尽快改变许多地方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通过改水、改路、改厕、改气、改教、改电、改暖等,城乡统筹一体化布局,使农村更加生态宜居。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制定乡规民约,坚决反对有效制止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这两年已初见成效,希望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还要依法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障农村安定有序,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四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除因自然条件差,出现集中连片贫困乡村情况,我省的贫困人口带有分散插花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精准帮扶,还要动态管理、跟踪管理。关心相对贫困的人口以及和所定贫困标准高出不多的人口,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不断取得新进步,在全面实现小康、全面实现现代化征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使每一个居民的幸福指数都能年年提高。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