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竹木加工职工变应性鼻炎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2018-03-31 11:28熊琴袁宇邹秀丽
中外医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发病率

熊琴 袁宇 邹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討闽北竹木加工职工变应性鼻炎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方便收集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闽北某竹木加工工厂中符合条件的164例工人,同时选择同等数量某非粉尘类作业工厂员工作为对照。因两个工厂气候条件相同,工作环境最大的不同在于竹木加工厂有大量粉尘,通过调查问卷、查体及皮肤点刺实验来判断两组工人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通过两组数据的统计学比较,来探讨变应性鼻炎工作环境因素的关系,并整理分析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及发病后治疗。结果 实验组164例工人,有88例入厂工作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类似变异性鼻炎症状,其中51例体征及皮肤尘螨点刺实验阳性,故发病率31%,对照组164例,最后有症状并且皮肤点刺阳性的有27例,约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竹木加工环境粉尘多,胶水和油漆等化工产品使用多,易造成环境污染,闽北竹木加工职工,常年处于这种环境,发病率可能比普通人群高,常年受变应性鼻炎疾病困扰,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 竹木加工职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a)-0059-03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Allergic Rhinitis in Bamboo Processing Workers in North Fujian Province

XIONG Qin, YUAN Yu, ZOU Xiu-li

Department of ENT,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 workers in Northern Fujian Bamboo and Wood Processing Plant. Methods A total of 164 qualified workers from a bamboo processing plant in northern Fujian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mployees of the same number of non-dusty operation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Due to the sam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both factorie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n working environment is the large amount of dust in the bamboo processing plant. The incidences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both groups were judged by questionnaire, examination and skin prick test.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data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environment factors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organize 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pati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life work and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post-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164 work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8 of whom experienced similar symptoms of rhinitis after entering the factory. Among them, 51 had positive signs of dermatophagoides and skin prick test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3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164 in the control group symptoms and skin prick-positive were 27, about 16%,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2). Conclusion Bamboo processing environment dust, glue and paint and other chemical products used more easily lead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cessing workers in northern Fujian bamboo, perennial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incidence may b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age, year-round affected by allergic rhinitis diseases , thus affecting work and life.

[Key words] Bamboo processing workers; Allergic rhinitis; Incidence of illness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非炎症性疾病。AR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1]。AR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10%~25%[2], 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1]。南平地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植被丰富、树林茂密,河流交错,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致使闽北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造成潮湿闷热的室内气候,而易造成霉菌的大量生长,加之闽北竹木加工业比较发达。竹木加工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粉尘。霉菌及尘螨均为变应性性鼻炎的常见变应源,而闽北竹木加工职工,常年处于这种环境,发病率可能比普通人群高,常年受变应性鼻炎疾病困扰,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该研究通过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闽北南平市某竹木厂加工工人和距离该工厂较近的某从事食品包装工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他们工作环境与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在闽北南平市某竹木厂加工工人192例,通过调查问卷筛查,排除既往有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皮炎病史的工人,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64例工人,年龄在30~50岁之间,男性84例,女性80例,同样取同等数量的南平距离该工厂较近的某从事食品包装工厂工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和年龄与实验组相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①症状: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②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③变应原检测:至少一种变应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1]。

1.3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及前鼻镜检查及皮肤点刺实验的形式进行。根据该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症状设定相应问卷内容,由1名经过培训的耳鼻喉科专科医师,对两个工厂的工人逐个进行问卷调查,排除既往有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皮炎病史的工人。筛选出有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或者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类似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工人,由耳鼻喉专科医生逐个对象进行前鼻镜检查,符合症状及体征的工人,再进一步进行皮肤点刺实验。点刺试剂为畅迪公司的尘螨试剂,符合症状、体征及皮肤点刺阳性的为最终确诊病历。作为对照组,取南平建阳区距离该工厂最近的同等数量某从事非粉尘作业的工厂工人,且164例工人中均无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及过敏性皮炎病史,通过相同方法确认最终确诊病历。并给有症状的工人分发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工作时佩戴,1个月后回访其症状程度是否有减轻。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先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若呈正态分布,方差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若非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192例竹木加工工人中,去除在未从事此工作既往有变应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的28例,余164例工人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对象,问卷显示有88 例因从事此工作后出现类似变应性鼻炎症状,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48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大部分人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少部分人合并有鼻塞症状,极少人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此88例作前鼻镜检查和皮肤点刺实验,试剂为畅迪公司的尘螨试剂,其中症状及尘螨阳性的有51例,忽略试剂检查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发病率31%。作为对照组,取南平建阳区距离该工厂最近的同等数量某从事食品包装的工厂工人,且164例工人中均无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病史,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有症状的有40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皮肤点刺阳性的有27例,同样忽略试剂检查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发病率约为16%,见表1。

根据问卷显示,实验组有类似变应性鼻炎症状的88例,虽然体征或点刺实验阴性,但是有明显症状的其他37例职工,大部分人均认为发生症状在进厂后出现,而且在工作时尤为明显,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调查显示:有症状的88例工人大多数人认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工作时间长短有关,大多数人认为和季节无明显关系,对工作生活影响明显。且从事竹木锯开这工种的主诉症状较严重。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3]。所有有症状的工人均在佩戴1个月的医用一次性口罩后,大部分人在回访时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极少数人没有发作,说明阻断变应源的接触可以明显减轻症状,也验证了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避免接触变应源和各种刺激物,是该病防治策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一直被认为是个体遗传易感因素和接触环境相互作用导致[4]。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5]。第8版耳鼻喉头颈外科教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10%~25%,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为:屋内尘土、螨、花粉、真菌、动物皮屑等[2]。我国“十五”期间开展了成人AR流行状况的多中心研究,2004—2005年进行的随机抽样电话问卷显示:11个城市的平均患病率11.1%,年龄和性别校正后患病依次为北京8.7%、杭州8.9%、西安9.1%、长春11.2%、南京13.3%、上海13.6%、广州14.1%、沈阳15.7%、长沙16.1%、武汉19.3%和乌鲁木齐24.1%[1]。该研究显示职业接触组的发生率和皮肤点刺的阳性率均为31%,高于对照组,比该病平均发生率高,考虑其常年接触尘螨及霉菌等多种变应源有关:①竹木加工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粉尘,而竹木加工成成品前均需油漆及胶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处理,不可避免的会释放出来的其他致病源,调查询问得知从事竹木工种中据开竹子这一流水线工人的症状尤为严重,原因可想而知是因为从事这一流水作业的工人接触粉尘的量最大,接触粉尘的时间也最长。②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丘陵地带多,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水充沛,气候温湿,造成潮湿闷热的室内气候,竹木加工车间的墙壁多潮湿,车间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无法正常通风换气,是霉菌最青睐的环境,易导致霉菌的大量繁殖。竹木工人发病率高原因复杂,不但与其接触环境有关,也与其身体抵抗力有关。

变应性鼻炎是具有严峻挑战性的难治性疾病[6]。AR的治疗任务及难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7]。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5个方面: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健康教育和外科治疗[8]。因此为了降低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的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入厂上岗前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让工人对该病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尽可能减少接触。调节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尽量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并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气候变化时加强防护保暖、避免感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酒、吸烟,暴饮暴食等,工作需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提高自身抵抗力,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②竹木加工环境不可能完全避开粉尘,为减少接触,建议工人工作时佩戴防尘口罩、有条件的可以穿防护服上班,不定时开窗开门,加强通风,定期清理加工产生的废屑,减少粉尘堆积等,工厂有条件可购买新型的通风减尘设备,定期保养维修,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变应源的接触,③出现症状,积极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希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职工更好的预防该病,减少职业暴露,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在职工中的发病率,发病后正规治疗,减轻疾病对竹木加工职工的困扰。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尘螨和霉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阻断与变应原的接触是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影响其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应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以达到完全控制的目标。而变应性鼻炎是呼吸变应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防止变应原接触,并结合其他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从而提高变应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17.

[2] 田勇泉,韩东一,迟放鲁,等.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0-62.

[3] 程雷.重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性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7):532.

[4] 李新.变异性鼻炎致病环境因素探讨[J].大家健康,2014,8(15):323.

[5] 罗志红,李彬,万浪,等.变应性鼻炎集群免疫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2):105.

[6] 张罗.变应性鼻炎是臨床严峻挑战[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4):265-567.

[7] 沙冀超,孟粹达,修倩,等.变应性鼻炎治疗新策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2):150.

[8] 汪吉宝,孔维佳,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22.

(收稿日期:2017-10-09)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