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春,许延敏,庞启亮,梁秀凤,李宏涛,胡海冰,刘柱,刘昕哲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松杉灵芝(GanodematsugaeMurr.)又名铁杉灵芝,长白山灵芝,是灵芝科灵芝属真菌,野生松杉灵芝主要分布于寒湿带地区,集中生长在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等地,主要生长于落叶松、红松、冷杉等的树干基部,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近年来,笔者利用大兴安岭野生松杉灵芝资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一级菌种并进行优良性状的选育,从而得到表现优良的纯菌种,并进行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整套松杉灵芝棚室代料栽培技术。
1.1 营养
木腐生菌,主要需要碳素营养、氮素营养和矿物营养。
1.2 温度
属中高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20~32 ℃,最适24~28 ℃,低于8 ℃和高于32 ℃时停止生长。
1.3 湿度
松杉灵芝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栽培时,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65%以下;子实体分化及生长阶段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4 光照
发菌时不需要光,但子实体在分化、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适度的散射光是子实体色泽鲜艳的必要保证。
1.5 空气
好气性真菌,对CO2敏感,应注意通风;若通风不良,CO2浓度超过0.1%易形成鹿角状的畸形芝。
1.6 酸碱度
松杉灵芝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培养料的pH值在4.5~7都能生长,以5~6最为适宜。
2.1 母种的获得
在野生松杉灵芝生长的季节,到其生长地进行调查、采集,挑选子实体形状美观、个体较大、无虫蛀、无病菌发生的接近成熟的子实体,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工作。
具体操作方法: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工作。先将子实体进行无菌处理,用解剖刀切取子实体菌盖下的组织,切块大小为0.5 cm见方,放置在斜面培养基上,所用试管斜面培养基选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可用链霉素1 g),水1 000 mL。分离后将试管放置在25~28 ℃恒温箱内培养,待菌丝萌发后,挑取菌落尖端菌丝进行纯化2~3次,最后获得纯的菌种。在此过程中要选择菌丝生长势强、洁白、无污染并且老化较慢的菌株进行下一步的纯化工作。经1~2次纯化后,获得长势强、洁白、生长均匀一致的纯菌丝,做一级种生产用种。
2.2 一级种培养基配方
选用PDA加麸皮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水1 000 mL,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 ,麸皮40 g。
3.1 二级种配方
阔叶树木屑77%,麸皮20%,食糖1%,石膏1% ,白灰1% ,含水量62%。
3.2 二级种制作方法
按配方称量各材料配制培养料,拌匀后装入16.5 cm×33.0 cm×0.04 cm聚丙(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0.9~1.0 kg,高压121 ℃灭菌2~3 h或常压100 ℃灭菌6~8 h,冷却后从一端接入母种,放置培养室24~26 ℃条件下培养,空气相对湿度30%以下,35~40 d满袋。在避光条件下继续培养15 d。
4.1 时间
2月下旬或8月下旬分两个批次制作。
4.2 三级种配方
阔叶树木屑79%,麸皮18%,食糖1%,石膏1% ,白灰1% ,含水量62%。三级种制作工序同二级种制作,只是所采用的菌袋规格为17.0 cm×36.0 cm×0.04 cm。
4.3 三级种培养及存放
培养期间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经35~45 d培养,待菌丝长满菌袋后,使其继续后熟15~20 d,之后再将菌包放置在低于20 ℃的灭菌房内进行保存。冬天也可以置于冷房内或室外用棚布盖好避光保存。
4.4 注意事项
在三级种培养过程中需搭架子或搭垛,中间留出通风道。及时检查垛心的温度防止伤热,培养室内的温度初期10 d为24~26 ℃,后30 d控制在20~23 ℃,要避光培养,不要有闲杂人经常进入室内。
5.1 入棚前准备
由于松杉灵芝是隔年出芝品种,第一年将长满菌丝培养好的松杉灵芝菌包保存好,待翌年4月初首先扣棚化冻,将棚内喷水的设备安装好,根据栽培棚跨度大小,每个棚安装4~6根微喷水线。
5.2 三级种菌包入棚码垛
5月初将后熟及自然越冬的休眠菌包,移至棚内进行横卧码垛,码垛时将菌包近接种口处的塑料袋去除整个菌袋的1/2,以便菌包吸收水分,码垛高4~5层,两个菌包的接种口相对摆放,中间相距5~8 cm,用土壤填充间隙,层间及菌包间用潮湿土壤填平、填满。上覆黑膜或苔藓进行保温、保湿。
5.3 码垛技术要点
松杉灵芝菌包码垛过程中,由于使用土壤含水量低,容易倒塌,可以利用“水泥浇筑”模具,两面用复合板固定,不但可以提高码垛速度,而且可以大量堆积土壤,防止由于土壤堆积过少,过松,造成持水力差的问题,并且增大菌包彼此间距,有效降低灵芝粘连概率。
6.1 入棚后先期管理
菌包于 5月初入棚,码垛后7~10 d浇1次透水。
6.2 开口
菌包码垛后,在5月末6月初菌丝返白后开始进行打孔,在每个菌包底部适当位置,用直径为2.5~3.0 cm的圆形打孔器打孔,孔深1.5~2.0 cm,打孔后无须浇水。
6.3 菇蕾形成期管理
灵芝菌包开口后7~10 d菌丝恢复封口,15~18 d后进入菇蕾形成期,此时期棚内温度保持为10~25 ℃,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
6.4 疏芝管理
当菌丝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有芝蕾发生时,打孔处如有多个芝蕾出现,当芝蕾长到直径2~3 cm时,选其中一个形状最好的留下供日后生长,其余用刀片除去。
6.5 菌柄生长期管理
7月初进入菌柄生长期,控制温度25~30 ℃ ,盖上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适当增加CO2浓度,促进菌柄生长。
6.6 展盖期管理
7月中下旬进入展盖期,注意降温管理,保持25~28 ℃,增加通风,降低CO2浓度,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棚内湿度85%左右。
6.7 成熟期管理
7月末8月初进入成熟采收及孢子弹射期,注意降温、降低CO2浓度,少浇水降低湿度至80%,加大通风量,增加光照强度。
7.1 灵芝成熟标志
菌盖由薄变厚,表面革质;周围白色的生长圈已消失,菌盖颜色由浅黄变成红褐色,表面形成漆光色泽,菌管内散发出少量红色孢子粉时,应及时采收。
7.2 采收
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0.5~1 cm处割取,千万不可连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进虫害病害蔓延。
7.3 采收期管理
采收之前7~10 d停止浇水,以便使子实体晒干之后保持原有形态;采收时,要去除杂物后在阴凉通风处晾晒直至干透,最后装入塑料袋在干燥通风处储存。
第一茬灵芝采收后停止管理一周,待菌包内菌丝恢复后,再进行浇水、打孔及后期出芝管理,可再出一茬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