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2018-03-31 20:21:08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后浇带底板模板

薛 鑫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住宅小区,整个工程共分为三期进行建设,一期和二期已经竣工,三期共有住宅楼4栋,均为高层建筑,总体高度84.1m,地上29层,地下2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的是现浇钢混剪力墙,基础为桩筏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在本工程中,地下室的底板采用的是厚度为300mm的无梁式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顶板为厚度250mm的梁式板,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相同;剪力墙的厚度为350mm,后浇带的宽度为800mm。地下室底板、顶板和剪力墙均设置后浇带,主要目的是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及温度应力问题,并且不需要设置永久变形缝。下面重点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2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2.1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前期处理,在建筑工程对后浇带进行施工时,为确保后浇带留设位置的准确性,通常会在其两侧设置临时的钢丝网和木方,在对后浇带进行正式施工前,应当将这些钢丝网和木方全部拆除,同时将梁板后浇带内流出的浆液以及多余的混凝土清理干净,上述工作完毕后,便可开始进行后浇带施工。

钢筋处置。该工序主要包括除锈和调直两项内容。后浇带施工中使用的所有钢筋均必须对表面进行除锈,严禁在施工中使用表面带有锈蚀的钢筋。对于基础内的钢筋,可以使用钢丝刷除锈,并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对于弯曲的钢筋可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对于梁板内需要承受外力作用的钢筋,应当在使用前,进行搭接补焊。为防止除锈后的钢筋出现二次锈蚀的情况,应当在除锈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支模。底板后浇带不需要支模可以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梁板及外墙部位的后浇带则需要先支模再进行浇筑振捣。对模板进行支设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下部支撑应当顶紧。外墙后浇带模板应使用对拉杆进行加固;楼层后浇带模板应当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分层进行支设,中间不可以出现间断的情况。

后浇带浇筑。在进行浇筑施工前,应当将后浇带内的杂物全部清除出去,然后用清水对后浇带进行冲洗,并均匀刷涂一层纯水泥浆液;后浇带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先从两侧开始,然后再对中间进行振捣,采用多点、轻振的方法,直至混凝土达到密实度要求为止;当混凝土振捣完毕之后,应当及时进行抹平,将多余的浆液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为避免后浇带混凝土出现早期开裂的情况,并使其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在浇捣完毕后,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养护开始直至结束的时间,不得少于14天,水平设置的梁板,可以采用覆盖的方法进行养护,并在养护期间进行浇水润湿,借此来使混凝土表面保持足够的湿润性,防止裂缝的产生;在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指派专人负责对缝底支模进行巡视检查,看模板有无松洞、开裂、变形等现象,若是发现上述情况,则应停止浇筑,待解决处理之后,方可恢复施工。

2.2 施工注意事项

后浇带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为确保后浇带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如下事项加以注意:

(1)由于后浇带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于结构混凝土,故此,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申请配合比,不得使用与结构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同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留置标准养护试件,为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的检验提供依据。

(2)应按照图纸的要求,在施工时采用堵头板,不得留自然斜坡,以免增大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施工难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一旦地下室底板位置处的后胶带混凝土密实程度不够,很容易引起渗漏问题。

(3)先浇筑完毕的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局部位置处应当进行覆盖,并在周围设置围栏,以免施工中造成污染和损坏。切不可贪图省事,不设置围栏,一旦浇筑好的后浇带被破坏,必须进行返工重做,这样不但会延误工期,而且还会增大成本。

(4)施工后浇带时使用的混凝土,应在拌制时,加入适量的防裂抗渗剂,水泥则应选用微膨胀水泥,通过水泥自身产生的膨胀力,能够抵消因干缩或温差而产生的拉应力,这样一来,混凝土就不容易出现开裂,并且抗渗性也会大幅度增强。

(5)浇筑后浇带前,应先对截面进行处理,并将各种杂物清除干净,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应进行凿毛,并用清水进行冲洗,使其保持润湿,时间应当不少于24h。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如果不凿毛,无法保证新老混凝土的有效粘结,从而使后浇带两侧出现裂缝,由此会给渗水提供通道。

(6)墙体后浇带混凝土应当分层进行浇筑,要保证混凝土高度均匀上升,每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25倍,且不得超过50cm。对上一层进行振捣密实的过程中,振捣棒应当插入到下层混凝土,由此可以消除层间接缝;浇筑应当与振捣密切配合,避免振捣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浇筑第一层时,应放慢下料的速度,待充分振捣密实后,再进行第二层下料,需要注意的是,应对板边部位进行有效振捣,防止该部位出现不密实的情况;浇捣完毕后,必须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防止早期开裂。

(7)位于后浇带梁板内钢筋不得切断,必须按照图纸要求,对该部位的加强筋进行设置;由于后浇带跨内梁板在后浇带施工前,两侧结构为悬臂受力,所以跨内的模板和支撑在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当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对模板和支撑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必须从上向下进行。

2.3 质控措施

在后浇带施工中,应采取如下措施,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质检人员应对后浇带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测定,借此来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看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

(2)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确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进行,尽可能减少中断和停歇,避免形成冷缝,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在布料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防止压弯或导致钢筋移动的情况发生,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如果移位应及时进行调整。

(4)当后浇带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时,如蜂窝、麻面等,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行处理,而是应当将具体的情况上报给技术部门,经过研究分析后,找出原因,再进行处置,由此能够避免类似的情况重复发生。

(5)对模版进行拆除时,必须控制好拆模时间,既不可过早,也不能过晚,可以同条件下的养护试块为准。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设置后浇带,为确保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为此,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对一些容易影响施工质量的事项加以注意。

[1]刘晓凤.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及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32-33.

[2]姚香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4):64-65.

[3]佟舟.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及相关问题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8):76-77.

[4]邹尤锋.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4):93-95.

[5]薛红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9):105-106.

猜你喜欢
后浇带底板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0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