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期里,中国纺织产业被扣以低端制造业的帽子,巨大的产业体量,也使得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沉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纺织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中,不再是“青菜萝卜一筐装”的产业发展思路,而是开始有选择性地进行淘汰与升级。
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通过设厂、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寻求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整合。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因此实现了业绩增长。
我国纺织产业布局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产业转移。在过去5年中,中国纺织产业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由内向外的转移路径。在国内,新疆是投资热点。不仅如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海外投资也呈提速态势,不少企业积极打造“中国+周边国家”制造基地,向产业链高端领域渗透。
由于新疆纺织产业发展受中国经济特定时期战略调整的影响,因而其在承接东、中部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轨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截至2017年6月,新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共实现新增就业41.5万人。全区备案的纺织服装企业已达2 525家,较三年前增加1 965家,是三年前的4.5倍,其中内地来疆投资设厂企业由三年前的数十家增加到682家。
“新疆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投资热、成本低、发展快的地区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优势地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说。
2014年7月,自治区发布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到2023年,新疆最终实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就业容量100万人的目标。新疆扶持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出于产业向原料基地梯度转移、向西开放的考虑,更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
除了国内纺织产业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全球产业也正在向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更具优势的地区转移。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走出去”逐步升级成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目标转向了海外,同时,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不断扩展“朋友圈”,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很多国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中国纺织企业不再局限于本土资源的利用,而是搭建起全球供应链体系。
不少企业定义沿“一带一路”的投资建设纳入到全球产业链布局。江苏阳光拟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市的工业园区内建立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一季度,共有5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地通过各类方式投资相关项目。
如意积极布局海外,通过在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收购,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垂直产业链模式。此外,如意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布局了10个工业园,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如今,如意在国外已拥有13个品牌服装制造企业,不仅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还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积极发力。如意收购的外国企业如今都成为了中国定点的生产企业,“意大利制造”、“德国制造”,加上如意掌握的独一无二的创新技术,真正实现了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高档色织面料供应商和全球顶级品牌衬衫生产商,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鲁泰实施全面国际化战略,不断完善国际营销渠道和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服务能力。2013年,鲁泰米兰办事处正式开业,公司通过与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机构合作,有效锻炼了设计队伍,让公司的研发设计走在了时尚、创新、创意的前列。2014年,鲁泰纺织(美国)公司在美国纽约州成立,主要从事市场调研、新产品推广及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国际营销渠道。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走出去”实施低成本并购,是快速做大做强、更快更好融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通过收购,中国纺织完善了在东南亚低成本制造区域的布局,增强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走出国门,布局国际市场,也让众多中国纺织企业完成了“区域性供应商”向“全球性供应商”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