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与科学

2018-03-31 10:14
生物进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物化石标本

"标本"这两个汉字,毫无疑问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但作为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实物标本的概念却完全是舶来品。在中文系统中,标本二字最早用于医学,指称疾病的外在表现及其根本性质。1874年,"亚洲文会"创办了中国第一座以自然史收藏为主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院",实物标本的概念无疑在此前后已经在中文系统中出现。

同样,"科学"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由近代日本学界最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他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意为"知识"和"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有关自然的认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早期人们的认识水平差异并不明显。通过观察和实践,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对大自然直观和朴素的认识,并不断试图解释面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对化石的认识来说,早期东西方的认识水平不分高下,大都存在传说和附会的成分。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我们的认识水平还远远超过了西方世界。早在约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就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产自今延安地区延水关一带的"竹子"化石,并非常超前地应用了"将今论古"的思想,推断远古时期延州地区的气候比较潮湿而温暖。

然而,即便如此,几百年后,即使到了清代,国人对化石的认识进步并不大。无论是宋代大藏石家杜绾的《云林石谱》,还是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亦还是清代诸九鼎的《石谱》,也仅仅是重复前人的描述而已。

科学既是知识本身,更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就在我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踟蹰不前的时候,西方世界则在知识积累和认识手段上突飞猛进。就有关化石的认识而言,自十二三世纪开始,欧洲学者从收集标本入手,进行描述和研究,使得有关化石的知识得到不断积累和升华。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实物标本和正确描述的价值越远大于理论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物标本的收藏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物的收藏,而是蕴含了一种世界观,它奠定了构筑现代社会远景的第一块基石。

科学是一种观点、方法、态度,需要拿证据说话,而标本是最好的证据。善待每一块标本,它不仅是大自然亿万年的结晶,而且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在本期,我们可以追随植物化石的脚步,领略古植物学的发展进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吴氏巨颅兽的标本,窥视哺乳动物早期演化的秘密。

猜你喜欢
实物化石标本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生物进化2018年3期

生物进化的其它文章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