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俗、放弃自己、装、懒。
——在企业家俞敏洪眼中,“油腻”的五大特征
爱是相互的,你付出得越多,收获得也越多,就像爬山,爬得越高才能看得越远一样。世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爱,爱是没有重复的,用自己的爱和别人的爱去比较是不合时宜的,也无法比较。
——在作家石钟山看来,爱情有大小之分,却无法比较
不要一直抱怨自己所不能控制与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在演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偶像剧。在这场戏里,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你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不管是外貌、身材、学历、朋友圈跟工作环境,以及家世背景,还有所交往的对象等,否则你就会永远没有快乐的一天。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当自己。
——著名词人方文山谈“做自己”
在庞大的命运和巨大的宇宙里,我们多么微不足道呢,可是我们的人生又是这么真实,它牵引我们所有的感受,让我们快乐,让我们痛苦。真正的清醒只有一种,就是知道自己的渺小,却又珍重自己的一生。既不譫妄,也不松懈,清醒地面对尘世的每个问题。
——专栏作家苏更生谈人生,“若无必要,勿增烦恼”
在一个充满迷茫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就是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人及其背后的历史,走进他内心深处的那些欢喜和忧伤,那些心灵的愿望。回过头来,叩问我们的内心,唤醒一种真诚的酝酿,并把这些温暖善良变成滋润人心的力量。
——于丹“读心”
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伸张。
——梁实秋的“修养”观,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必要
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快乐自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诗意,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这才是本事。
——对于“无法重来的一生”,星云大师主张,在有生之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阅读史。一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便是浸染在他成长史上至关重要的底色。少年时的阅读情怀,总是带着你难忘的心情和想象的,它对你的影响是一生的。
——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阅读观
自己这一辈子,除了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别的都不擅长。我是搞科研的,在科研上不愿意使巧劲,不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科学要实在,不要浮夸。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
——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的“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