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李汶对明朝西北边地稳定的贡献

2018-03-30 03:26章永平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西北

章永平

摘 要: 明朝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卫任务较重,蒙古部落的不断侵扰对西北四镇构成了威胁。三边总督李汶上任后,大力整饬西北军事防务,是典型的主战派。他的联番抗敌、分化瓦解、積极防御等军事策略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和全面推行,西北边患因此有所缓解,为边境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西北 军事防卫 主战派 积极防御

李汶,字宗齐,号次溪,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出生,河间任丘人(今河北任丘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进士,万历五年(1577年)任神木兵备使,不久任陕西右参政,万历八年又任山东按察使,万历十年升任陕西右布政使,期间朝廷调遣浙江平叛,后升任都察院右检都御史,兼任陕西巡抚,之后由于母丧回家守制,万历二十一年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万历三十四年获准致仕。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1]。李汶在西北任职近二十年,尤其是在三边总督任上十二年,组织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四镇官兵打退了蒙古火真部、著力兔、宰僧、卜失兔、永邵卜等部落对于西宁、河西、河州、洮州、宁夏、延绥等多地的侵扰,并取得了大小松山战役的胜利,明神宗对其十分倚重,其筹边思想基本都得到朝廷的支持和推行。但由于《明史》未予立传,学界对李汶的研究并不多见。

明朝中期以后,西北防卫局势持续紧张。正统十四年(1449年),先入寇;景泰初年,鞑靼侵犯延庆;天顺、成化年间,鞑靼孛来与小王子、毛里孩等先后入侵西宁、庄浪等地;成化年间土鲁番吞并了关西卫所,同时蒙古部落南迁,西北边境形势骤然严峻[2](426)。面对土鲁番的威胁,明朝廷在嘉靖前朝重新调整西域政策,与土鲁番建立了正常的通贡贸易关系,西域复定[3](129),但与蒙古各部却摩擦不断。作为三边总督,李汶深谙明朝西北政治和军事防卫格局,他临危受命,吸取前人经营西北旋夺旋亡的教训,严格整饬军务,终于还边境以安宁。

一、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李汶不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任职,始终给人留下坚持原则、不事权贵、一身正气的印象,这在极度腐败的明朝后期是极其难得的。

明朝后期西北灾害频发,朝廷筹措军费十分困难,李汶担任三边总督后,一改以前主要靠向朝廷申请军费的做法,根据军队虚冒严重的弊端,他裁汰军队冗员数千人,岁省金钱十余万[1],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经费。另外,河州、洮州等地是明朝与番人茶马互市之地,朝廷每年下拨的市马银两均有盈余,每年朝廷还拨发防秋犒赏,每岁可入经费两万金,之前这些盈余银两尽入官员私囊,李汶上任后予以革除,全部用于补充军饷,这些开源节流的措施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缓解了军费困难,另一方面杜绝了贪腐行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不仅如此,李汶还严令禁止将士之间的非礼馈赠、非礼授受行为。他也以身作则,抚陕结束,秦王、韩王两王遣长史以重金赠送李汶,李汶均婉言谢绝[1]。

西北边地自然环境严酷,军队防守困难,官员多不愿到此任职,但要巩固边防,就必须稳定人心。李汶提出“均恩赉以恤劳臣”[4],守边将士战守很苦,而西北将士尤甚,但其他诸边三年两晋,西北将士三年仅晋一次,他建议应与东镇诸边道一样,三年晋两次。他还向朝廷上疏:“陕西河洮、归德、芦塘、红水为极险之边,抚臣秋防奔苦,诸他镇就近督理者更为迥异,所有考满叙功等项,宜与延宁甘同论,以励边臣。”[4]他的这些建议都获得了朝廷的批准,对西北边镇将士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严明的纪律是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改变之前屡屡战败的窘境,就必须严明纪律,李汶正是从严明军纪、整顿吏治入手提升军队战斗力的。万历二十年,蒙古哱拜部落入侵,宁夏总兵萧如薰坐视不管,固原总兵杨浚远去河洮逗留观望,均受到李汶的弹劾和惩处[4]。相反,对于有才能之将士,李汶则往往破格拔擢,马孔英、周国柱本为番人,邓凤曾有前科,均因智勇得到提拔,参将马应时曾受到朝廷罢黜,但因谙熟番语受到李汶的举荐[1]。

二、运筹帷幄,严密防备,制订了稳固的防卫计划。

西北边界线很长,且“环甘固皆虏”,明朝驻军明显不足,而蒙古各部逐水草而居,互不统属,防范十分困难,李汶极力强调统一军令的重要性,要求军队平时各守信地,责任明确,换防则要严格时间节点,一有战事则要相互增援,对于坐视不顾者严惩不贷。他还在延绥、宁夏两镇各选精兵三千人,作为战时机动兵力,敌军入侵则攻其巢穴,敌军撤退则拦腰袭击[1],这种平时严格训练、战时奇兵逆袭的战略对蒙古入侵部落将是致命威胁。

明朝隆庆之前,洮泯地区并无蒙古势力存在,洮泯驻军归固原镇管辖,其主要任务是防番,自顺义王之子孙丙兔西迁莽剌川后,卜失兔等部也移居河州,形成了“环甘固皆虏”的局面。由于固原总兵驻扎下马关(今宁夏同心县境内),对于洮泯防务鞭长莫及,李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新的防卫计划:“临洮新设副将,属固原镇守节制,相距千里,声势不联,合于临洮,罢副将,改设镇守总兵,凡河洮岷阶皆属统辖,其于责成。”[4]明朝廷在临洮总会设置临洮镇,河洮地区军事防卫得到了极大加强。另外,“非创筑边墙,不足以御腹心之患”,西北历任将领均坚持“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5]。松山战役后,李汶更是不顾65岁的高龄,亲自踏勘地形,提议自凉之泗水至靖之索桥筑边墙400余里,同时新筑镇虏、红水、松山、永泰、大小芦塘、三眼井等城堡,对军事防卫也进行了新的筹划[6](13),新边墙的修筑,对于震慑敌军、阻止河套蒙古与青海蒙古联合、稳定民心都有重要的意义。

李汶在军事防卫方面始终保持很强的警惕性,他根据蒙古部落入秋之后容易犯边的规律,要求各镇“七月初一日齐到信地,务要远哨密侦,互援共捣,使虏不敢内犯,防秋毕日,仍分别具奏,如有虚张逗遛及互分彼此参处”[4]。他提出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蒙古部落入侵主要是抢夺粮草,多是乘明朝军队防备间隙一举入侵,给边民形成闪电式般的掠夺,他要求各边地守军与周边村庄相互联络,构成联防体系,一遇有警,边民即并归城堡山寨,使其进无所掠、退不能脱[4]。

三、熟知兵法,剿抚有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明朝西北诸边驻有众多番族,历任将领都将其作为拱卫中原的重要屏障。李汶主张利用番族对中原王朝茶叶的依赖,与番族建立盟誓关系,且不分生番、熟番。对于在对付蒙古入侵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番人,他都为其请功,对于在蒙古强敌入侵过程中受胁迫为其充当向导先锋的,他则力主予以宽宥。他以“计招降诸番五万余,即用其酋长并力蹙虏,而内联络四镇如率然,缓急辄应”。他还在番人中培植间谍,以刺探蒙古部落军情。通过这些最大限度地团结番人,使得番人为我所用,建立了情报网络,保证了对蒙战争的胜利。

李汶是当时的主战派,但并不主张对所有蒙古部落予以剿灭,而是实行分化政策,他认为:“蒙古诸部,部落既殊,顺逆亦异,如戕败我王略,则却贡绝款,务申国威,苟抑我鼻息,则虽时有犒予,非为耗诎。”[4]明朝与蒙古部落除军事对抗之外,还存在若干经济互动形式,互市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明朝在互市中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同时双方需求的非平衡性,蒙古各部比明朝廷更加期待[3](69)。一直以来,明朝对互市的时间、商品、数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边臣往往怯于严查,李汶要求官员认真查验,只有恭顺于明朝方可允许互市,所市马匹只有肥壮可备操练者方可纳入,而且严格限制市马数量[4]。这一措施对蒙古各部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对于造成边患的蒙古部族,李汶则采取集中兵力直捣敌军巢穴和出奇制胜的策略。万历二十二年,卜失兔侵犯延安,李汶根据敌军精锐已悉数南下的有利形势,紧急调兵二千六百人抢渡黄河直捣敌军老巢,敌军大败而逃。部将杜松、姚得明深入敌穴,陷入包围,李汶令副将雷安乘雪夜行军解围,使敌军措手不及,救出两将,杀败敌人[1]。万历二十三年,青海蒙古部落永邵卜来犯,李汶调兰州和榆林驻军,令参将达云出塞百里迎击阿赤兔和海部之敌,大获全胜。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大小松山蒙古首领阿赤兔等纠合河套地区首领宰僧、著力兔、青海蒙古首领永邵卜等入犯。九月,李汶“约会两河之众,大集七路之师,分道出兵,四面进巢,穷庐如扫,碛卤一空”[6](28)。据李汶的墓志铭记载,李汶“凡大小百余战,斩首万九千有奇,降一万二千有奇”,为西北边防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李汶在西北筹边的十二年里,以严明的军纪、严格的训练、严密的防御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在战术中采取了出奇制胜、集中力量直捣其巢穴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改变了明朝后期在西北屡屡战败的情形,其军事才能和贡献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文平.明兵部尚书李汶传略[EB/OL].http://www.hbrq.gov.cn/whrq/html/?157.html,2012-02-03/2017-05-12.

[2]高荣.河西通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3]田澍,何玉红.西北边疆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明·顾秉謙等.明神宗实录[M].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

[5]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闫致祥,王扶念,闫立昆.永泰城与寿鹿山[M].兰州:景泰县文化馆,2012.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作者主持的2017年甘肃省高等院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A-2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西北
西北政法大学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一座西北小城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西北不惑
近40年来西北低涡的统计
西北望
左宗棠西征与西北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