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与全球文化系统

2018-03-30 03:27魏海香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趋势

魏海香

摘要: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机制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既不是某种单一的全球文化的形成,也不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一统天下,而是将呈现出一种与各文化体紧密结合且相互依存的全球文化系统发展的趋势。全球文化系统的出现和形成需要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当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且具备一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时,才有可能出现和形成。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趋势 全球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53-03

本世纪初以来,学界曾兴起过对“文化全球化”的探讨,时至今日,似乎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但在对“文化全球化”的探讨中,仍然有一些重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科学的回答,致使很多相关问题悬而未解,很多结论模糊不清,“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即是其中之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问题不仅决定了全球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民族国家文化体的发展选择,因此,考察和辨析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澄清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是非,将至关重要。

一、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辨析

从逻辑上来看,学界对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问题主要有四种不同看法:一是,全球各文化体在交融、互动的基础上将会形成一种单一的全球文化;二是,居主导地位的西方强势文化将会一统全球;三是,文化全球化的结果只会是文化的多元化①;四是,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将形成一种涵盖各民族国家文化的全球文化,但其是包括各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的多元一体。而如何看待和分析这四种看法将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逻辑起点。

(一)文化全球化不会形成单一的全球文化

全球文化这个词,來自于全球主义者。在他们看来,文化全球化就是要在全球实现某种单一的普遍共享的文化。但我认为,这种文化从来都不会成为现实,因为,不同文化体受到不同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及独特人文环境的影响,文化间的差异性将会永远存在,而作为各文化体共性的普遍文化应该存在于每一个文化体之中,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因此,全球不可能产生一种单一的文化。但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我认为,这是根植于人类内心的某种对“大同”理想的向往,这种向往古已有之。如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世界公民”、启蒙学者对普遍主义的提倡和推崇,包括在后来的康德和圣西门那里,都可以找到这种类似的向往。所以,那种认为全球文化就是某种一致性文化或单一性文化的观点,注定只能停留于某种想象,现在世界上有一些全球主义者就持这种观点。尽管在当今信息时代,民族国家作为文化主体的这种基础受到一些冲击,大量的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到世界各地,几乎任何人可以得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消息,但是只要民族依然存在,国家没有消亡,就不可能实现这种全球单一文化的梦想。

(二)文化全球化不会是西方文化的一统天下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西方的先行优势,有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注定要在全世界普及。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这种观点在西方有所回落。二战以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文化或大众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使得这种观点又兴盛起来,而美国作为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麦当劳、迪斯尼和可口可乐曾被作为美国消费文化的象征,所以,在学界也有人将此观点表述为“全球麦当劳化、迪斯尼化”,等等。这一观点也值得商榷。西方文化究竟是指什么?它是指某个国家的文化还是某种类型的文化?即使是指美国文化,孰不知美国文化自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构成体。所以,认为西方文化将会一统天下的观点本身就缺乏明确的指代,具有很大的含糊性。即使是指一种明确的文化,其也并不能实现在全球的普遍化。A·兹洛宾·洛特曼就曾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有任何现实的机会成为普遍通用的文化而使所有其他文化服从自己。因此,将文化全球化完全看成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摧毁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壁垒而实现西方强势文化的全球化,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事实上,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处于强势地位,但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仅存在着这种主导地位文化向非主导地位文化的扩张,同时也存在着非主导文化向主导文化的反扩张。这些非主导文化的反扩张会对西方文化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在这种扩张与反扩张的张力之中,文化全球化的格局才会出现新的变化。

(三)作为各文化体紧密结合且相互依存的全球文化系统才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全球化不是文化一元化,同样,也不是文化民粹主义主张的单纯的多元化。多元一体这个理念正日益得到我国学界很多学者的认可。所谓“多元”,是指世界是包含各种不同文化体而非一种文化主体。各不同文化体和全球文化总体构成的所谓“一体”,是指各文化体所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多元一体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它是标志关系的一个范畴,而不是表征事物存在的一个概念。事物之间这种由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应该用系统这一概念。因此,我认为,全球文化系统可以用来表征包含文化多样性的全球有机文化整体这一概念。文化全球化之前,文化体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组织化程度不高、全球性意识尚未形成,所以,全球文化只是一种停留在意向层面的认知。但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文化体间的紧密联系、高度的组织化和整体意识的增强,全球文化这个系统将成为一个各文化体紧密结合且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文化系统的性质取决于文化系统所处时代的性质。由文化全球化趋向全球文化系统化的过程中,全球共有的文化规则、制度、组织也会逐渐产生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一有机的文化系统之中,不仅文化体之间的关系将越加整合,而且全球文化整体和民族文化自身在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作用下,将会发生种种变化,进行各种交融和创新,进而形成新的文化范式、文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全球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并且到那时,就各民族或国家文化而言,狭隘地域性的文化体将逐渐被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文化体所取代。

二、全球文化系统出现和形成的历史条件

有机全球文化系统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有当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时,才有可能出现和形成,并且是十分漫长的事情。有机全球文化系统出现和形成的这三方面条件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经济条件是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具备的基础,政治条件是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发挥作用的保证,文化条件则为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创立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前提。

(一)全球文化系统出现和形成的经济条件

全球文化系统形成的经济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从而进入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民族国家平等基础上的交往才能开始出现,有机的全球经济系统才会形成。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而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由资本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最终将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经济全球化将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全球性扩展,并由此引发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性危机,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对此马克思曾经讲到:“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办法呢?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大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④”而这种资本的全球化却为共产主义的生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世界历史”的发展,便不会有共产主义的形成。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但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开创的这种普遍交往却是自发的、被迫的和异己的,“单独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已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⑤。因此,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只是为实现真正的、自觉的人与人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创造了前提条件。人类只有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各个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转换为对那些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⑥。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所形成的普遍交往的形式就会被另一种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社会主义全球化——笔者注)所代替”。到那时,民族国家平等基础上的真正的普遍交往才能实现,有机的全球经济系统将会出现和形成。所以,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是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而是社会主义取代并超越资本主义的开始,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向社会主义全球化转变的开始,也是有机全球经济系统和有机全球文化系统的萌芽时期。

(二)全球文化系统出现和形成的政治条件

全球文化系统形成的政治条件是各民族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有机政治系统的出现和形成。只有在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这种有机的政治系统才会出现和形成,而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民族国家才会消亡。这也是政治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作为不同利益主体的民族国家的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才会真正消除,各文化体才能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

探讨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其实是对民族国家之间关系及民族国家形式变迁的探讨,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将会趋向怎样的一种状态?而民族国家形式是否会最终消亡?其实,现代民族国家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如19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民族国家数量不断增多。如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的会员国数目显示,1945年51个;1955年76个;1975年144个;1990年159个;2011年达到193个。所以,从这点来看,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然,不同民族国家间的交往,尤其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秩序下的交往还是会对民族国家造成一些影响,如主权的让渡。这种让渡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和性质:一种是主动、平等、自愿的一定程度的让渡;一种是被压迫、殖民下的被迫让渡。第一种让渡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间合作增多,出于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的,必然会存在这种让渡的行为,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行为和趋势还会不断加强。因此,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消亡,至少在可预期的未来,民族国家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全球化过程的实际承受者和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的全球政治系统和民族国家之间并非是对立的,民族国家并没有丧失自己存在的基础和作用。那么作为政治全球化主体的民族国家最终会消亡吗?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来看,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所以,它们也必然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消亡。对此,马克思曾指出,这种消亡要建立在两方面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二是阶级的消亡。这些条件只有到共产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才可以出现。到那时,每个个体才会和全球化发生最直接的联系,但那将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进程。

(三)全球文化系统出现和形成的文化条件

受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决定和制約,只有在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由各民族国家文化高度融合的有机全球文化系统才可能出现和形成。虽然文化全球化是由代表现代文化的资本主义文化所开启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高度整合及平等共存的全球文化系统——全球文化,却不能最终实现。一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受不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决定和制约,文化全球化也是不平等和不平衡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实现平等的时候,文化全球化才会平等。然后在各文化体平等交往、充分融合基础上的全球文化才会出现并逐渐形成。二是因为文化自身发展的辩证本性。资本主义文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它的发展与传播都给人类带来许多问题: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处于敌对状态;人面临的普遍异化的危机;各民族文化之间不但不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而且还冲突不断,等等。所以,在资本主义文化的内部会成长否定的因素,为新文化的诞生提供基础。而社会主义是否定资本主义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即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超越。只有当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进入到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的时候,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和形成真正平等的有机的全球文化系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将会长期共存和竞争。

综上所述,在各文化体之间广泛而快速互动的基础上,文化全球化将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全球文化系统。这样一个全球文化系统的出现和形成,需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那时,全球文化系统整体和各民族或地域文化都将会出现一种文化交融之后的新型样态。正像130年前,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上所展望的:“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⑨。

注释:

①日本著名的国际文化理论家平野健一郎的观点。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③姚力.当代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N].中国民族报,2002-03-15.

④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⑤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

⑨柳鸣九.雨果文集(第十九卷)[M].郑州: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趋势
趋势
不同级别上升趋势特性的剖析
如何判断股市震荡与趋势
如何判断股市震荡与趋势
全国服装市场运行呈上升趋势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互联网创业新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数据的集中趋势》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