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 占昌林 朱兴旺
摘 要:文章简述了项目后评估的定义与作用,总结了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的特点,文章详述并评价了常用的后评估方法,介绍了当前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研究情况,表明探索建立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必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烟草;后评估;信息化项目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项目大量出现,投资不断增加,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估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已经成为烟草企业关注的要点,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势(Post Project Evaluation,PCE)在必行。
PCE是指在项目建成投产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技术经济活动[1-2]。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由于对技术产出、技术效果、经济效益、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会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所以很难保证量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因此,信息化项目的后评估总是比投资性项目后评估发展得相对缓慢[3-4]。考虑到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发展对提升烟草行业整体科技实力的重要性,在烟草行业建立合理、实用的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国外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
总的来说,国外相关研究呈现以下趋势:评价体系变得更加系统化、制度化,评价内容从简单到多样化,更倾向于对整个过程的评估。国外的项目后评估研究有以下几种特点:(1)评估指标体系日益完善。(2)评估对象更广泛,不仅限于项目,还包括政府决策。(3)定性和定量指标更好地结合,能够综合反映评价结果。(4)已经建立起健全的专家系统,以及成立更加有效的评估机构[5]。总之,国外项目后评估正努力使后评估体系更加符合项目后评估发展的本质要求,这样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这样也会使后评估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2 項目后评估工作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进入了评估工作的快速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程项目后评估的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6]。当时国内对后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大投资项目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进行了探讨[7]。随着社会发展,项目后评估开始从工程项目类向科技领域发展。进入21世纪后,项目后评估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始迅速发展。在我国项目后评估的初始阶段,采用同行评议、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文献计量学等单一方法,逐步发展成为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
目前,信息化项目的后评估仍处于发展阶段。自2018年以来,关于信息化项目后评价研究的论文较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数据辅助。(2)较为注重项目结果的研究,缺乏对项目过程研究的重视。(3)信息化项目评价内容多样,很难有机捏合,评价工作合理性不足。(4)后评价工作系统不足,逻辑性不强,缺乏理论工具的指引。
2 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特点
烟草信息化项目作为一种投资建设项目,不仅具有相互约束性、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多目标性等一般特征,还具有以下特点。
2.1 项目的范围定义模糊,任务目标不明确
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开始阶段只能模糊地定义和描述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项目的具体特征难以确定,这给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2.2 项目需求和任务目标具有多变性
信息化项目的需求、范围和任务目标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而趋于清晰。项目需求和范围的变化导致项目进度和成本预算等的一系列变化。
2.3 难以准确把握项目交付品的质量
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不仅需要项目管理经验,还要求投资者和建设方有深厚的信息专业知识和烟草企业的业务知识。事实上,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人才,项目建设单位往往难以在项目启动前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难以准确把握项目交付品的质量。
2.4 人力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信息化项目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受到人力资源配置的极大影响。项目成员的知识结构、责任感、项目管理能力、沟通与处理能力对项目的质量和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 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的主要方法
3.1 常见评估方法介绍
1970年,美国国际开发署为了对项目的设计和规划进行评估,研究开发了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思维框架,有助于对关键因素和问题作出逻辑分析。
对比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的执行前后或者有无项目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定量分析说明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对比分析法又分为有无对比分析法和前后对比分析法。
成功度评价法是一种因果关系综合分析评价方法,项目的运营和实施之间、届时结果与内外原因之间、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对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项目目标和项目核心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出项目成功度的结论。
层次分析法是T.L.SAATY在196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工具。其实,它的原理就是将一个看起来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和分层,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之后通过对同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来判断各层中指标的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综合判断计算,确定决策中各元素的权重系数[8]。
模糊层次分析法主要在原有的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模糊数学原理,以达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和各指标的无量纲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矩阵将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结合,以此综合地对受评对象进行评估。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邓聚龙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灰色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快速推广。它是利用各个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关度对评估对象进行比较和排序,最后得出结论。
3.2 分析现有的评估方法
(1)逻辑框架法、对比分析法和成功评价方法是目前比较典型的评估方法,它们的优点是简单和方便,比较容易实施,但是也存在缺点,就是不易于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对问题评估时,主观作用性太大。该方法往往比较适合对一些不太复杂的项目进行评估。
(2)层次分析法体现了人们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它的优点在于:AHP不仅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用于定性分析;AHP的基本原理易于理解,其基本步骤也易于掌握,算法相对简单[9]。但AHP也有不足之处:权重分配矩阵是基于二元对比之上的,而二元对比不满足Arrow不相容定理的传递性定理;当存在多个因素和大规模问题时(当因素子集中的因子数大于6时),该方法容易出现问题。
(3)灰色關联分析法的优点:它的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只需要少量的代表性样本。缺点是理论基础非常狭隘,相关指标之间的信息易重复。
以上出现的多种经典评估方法都可以用在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上,但是这些方法和理论还不是很完善,用在烟草行业实际项目的评价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怎样将方法用在实际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中,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选择适合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特点的方法,是开展建立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非常重要的一步。
4 目前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研究情况
目前,在烟草行业,关于信息化项目研究比较少,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可操作的方法和比较系统的理论。如,柴孔[9]的《A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他们主要以A烟草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质量评价模型,采用G1法与熵值法来组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A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的评价;张晓纲等[4]《烟草企业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价体制的研究》中表示,他们主要是在国内外项目后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烟草行业的发展特点,从科学技术项目的直接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果等方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烟草企业承担的科学技术项目的后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时晓麟等[5]的《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体系的探索》,主要分析了烟草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特点,通过对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性质的把握,抓住重要的评估要素,建立了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也对评估的办法进行了探索。
以上就是目前学者在烟草行业所做的研究成果,为建立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5 结语
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总结了目前信息化后评估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适合烟草行业信息化后评估的几个经典方法,并对这几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接着,通过对目前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研究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现在烟草行业进行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烟草行业信息化后评估的评估机制。将来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将会大量出现,信息化水平将会不断提升、投资将会不断增加、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本也将会不断与日俱增,为提升信息化精益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有效管控,保证项目的建设效果和项目管理的效率,对其进行后评估已成为项目闭环管理的必然要求。要建立烟草行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机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戚安邦.项目论证与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华,郭梅.关于信息项目后评估的思考与建议[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9):1089-1092.
[4]张晓纲,孟庆华,李桂贤,等.烟草企业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价机制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0(2):23-25.
[5]时小麟,李盛,唐皓辰.烟草企业信息项目后评估体系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2(8):252.
[6]胡芳,唐仲平,黄文杰.项目后评估方法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5(S3):150-152.
[7]王增辉.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后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8]黄英帼.层次分析法在引进项目后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2(3):33-35.
[9]柴孔.A烟草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