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的风格研究

2018-03-30 03:26张倩唐邦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4期
关键词:岩画牦牛风格

张倩 唐邦城

摘 要:岩画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文章对玉树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的艺术风格进行分类研究,并与同属青藏高原岩画系统的西藏岩畫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讨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各风格类型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

关键词:通天河;牦牛;岩画;风格

通天河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长江干流上游段,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部。流域内岩画分布相对密集,数量丰富,据《玉树岩画——通天河卷》一书中公布的资料,截止到2016年,流域内共发现24处岩画点,1700多个单体图像。这些岩画分布在通天河两岸的玉树市、曲麻莱县、称多县、治多县境内(图1),岩画内容大致包括自然物、动物、人物、建筑、工具、符号、生殖器及其他等8类。其中,动物占绝大多数,而在动物岩画中,牦牛单体数量最多,共计575个,占岩画单体总量的32.54%[1],远超其他岩画单体的数量,由此可见,牦牛岩画在通天河流域岩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依据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的风格特征,将牦牛岩画分为三种风格,并探讨各种风格的面貌及时代,深化对通天河流域岩画的认识。

1 牦牛及牦牛岩画的分布

野牦牛主要分布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栖息地域以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高原许多区域的海拔是在800万年以前形成的,其中,海拔高于3000米的地域面积占整个高原的85%以上,海拔高于4500米的地域面积在50%以上[3]。高海拔使得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是严酷的大陆性气候,因此,耗牛成为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具有地域性特征。

牦牛图像是青藏高原岩画经常表现的对象,也是青藏岩画系统中最具本土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图像类型之一。牦牛岩画在我国的分布以青藏高原为中心,与青海邻近的新疆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甘肃祁连山和黑山、宁夏贺兰山、内蒙古曼德拉山等地也发现有少量的牦牛岩画[4][5]。

2 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的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反映民族或时代的内在特性,是某个时期艺术特征的集中反映[6]。通天河流域发现的牦牛岩画共计575个,流域内每个岩画点基本上都含有牦牛图像,这些牦牛图像体现着通天河流域岩画的发展脉络。根据笔者的研究,将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的风格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风格为剪影式风格,其特点是制作技法以通体敲凿为主,牦牛体形健硕,多成群的出现,场面多为狩猎牦牛、放牧牦牛、骑行牦牛。伴随剪影式牦牛而出现的最常见的动物是剪影式风格的鹿,此外,还有豹、鹰、马、狼、羊等动物。A型风格的牦牛相较于其他风格的牦牛而言,数量最多,是通天河流域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岩画风格,也是最具本土特性的风格类型,其时代贯穿整个青铜时代。根据汤惠生等人对青海其他岩画点所做的微腐蚀断代法[7]测年数据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考古发现[8]等,我们推测A型牦牛岩画的时代上限为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根据牦牛体形的变化,A型牦牛大致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A型牦牛拱背垂腹,四肢短粗,团尾上扬,多呈动态(图2);晚期A型牦牛身躯较瘦,四肢细长,尾巴下垂,多为行走状,牦牛形象呆板(图3),且数量远远少于早期A型牦牛。

B型风格为涡旋纹风格,其特点是制作技法以敲凿轮廓线为主,并在轮廓内凿出涡旋纹进行装饰。牦牛体形健硕,牛身饰有“S”形涡旋纹或变形涡旋纹,脊背高拱,四肢粗短,牛尾微翘,多呈奔跑状(图4)。涡旋纹牦牛数量较少,伴随涡旋纹牦牛出现的动物多为涡旋纹鹿,而且涡旋纹鹿的数量远多于涡旋纹牦牛。张亚莎在《西藏美术史》一书中,认为华丽的涡旋纹鹿不太可能是青藏高原岩画内部逐渐发展演变出来的本土风格,只能是一种异质的相当成熟的外来风格,其进入西藏的时间大致是在距今2500年前后[9]。对比西藏和通天河流域岩画中的涡旋纹鹿,我们认为通天河流域B型风格的鹿也是一种外来的成熟的风格。但是,B型风格的牦牛在整个西藏仅发现了两例[10],而在通天河流域中发现较多,我们认为通天河流域B型风格的牦牛图像是青藏高原本土特色的牦牛岩画与外来B型风格结合后的产物。暗藏在背后的动因可能是人群的流动,也可能是单纯的文化传播,体现了通天河流域岩画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内化。因B型风格的牦牛常与B型风格的鹿相伴出现,两者的时代应该大致相同,据此推断,通天河流域B型风格的牦牛岩画出现的时间为距今2500年左右,晚于早期A型风格牦牛出现的时间。并且从部分岩面中可以看到两种风格岩画单体的共存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外来B型风格的出现并未完全取代早期A型风格,早期A型与B型风格共存过一段时间。

C型风格为轮廓式风格,其特点是制作技法以敲凿或划凿、划磨的方式刻出牦牛的轮廓,轮廓内不见涡旋纹装饰,仅有部分图像在牦牛腹下部装饰有牛毛。根据牦牛体形、制作方式的变化,可以大致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C型牦牛制作技法为密点敲凿法,牦牛体形肥硕(图5),常常和早期A型牦牛相伴出现,两者应为同时期的产物,其时代上限应在距今3000年左右;中期C型牦牛制作技法为划凿法或划磨法,牦牛体格健壮,有些牦牛划凿出轮廓后,在腹部下装饰有浓密的长毛,牦牛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美感(图6),有些牦牛仅划磨出轮廓,但牛身腹部可见一箭头(图7),似与狩猎巫术相关,结合与C型中期牦牛相伴出现的鹿岩画来看,此时的鹿形象已不再是涡旋纹式的鹿,虽仅刻出鹿的轮廓,但又较晚期轮廓式朴素风格的鹿富有动态美。因此,我们推测中期C型牦牛岩画介于C型早晚两期之间;晚期C型牦牛制作技法亦为划凿法或划磨法,只是刻画的牦牛身躯瘦长,尾巴下垂,多为行走状,牦牛形象简单素朴(图8)。在此阶段,牦牛岩画的数量增多,和牦牛组合出现的动物有马、鹿、羊等,而且人的坐骑主要是马,几乎不见人骑牦牛的现象,和其相伴出现的鹿岩画与西藏岩画中“朴素风格”的鹿形象相似[11]。因此,我们认为晚期C型牦牛岩画出现的时代大致在距今2200年至2000年间。与此同时,晚期A型牦牛仍然存在。

3 总结

目前我国的岩画研究往往只能做到图像分析、年代考证,对艺术风格的研究和分析很少[12]。本文尝试着对玉树通天河流域的牦牛岩画进行风格研究,并与邻近同属青藏高原岩画系统的同时期西藏岩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我们的研究,本文将通天河流域牦牛岩画分为三种风格类型:A型剪影式、B型涡旋纹式、C型轮廓式,A型又可分为早、晚两期,C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剪影式牦牛与轮廓式牦牛岩画贯穿通天河流域岩画始终,是通天河流域岩画的本土风格类型。早期剪影式牦牛与早期轮廓式牦牛出现的时代约为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晚期剪影式牦牛与晚期轮廓式牦牛并存,出现的时代约为距今2200年至2000年间。此外,中期轮廓式牦牛的时间介于早晚两期轮廓式牦牛之间。涡旋纹式牦牛是通天河流域岩画对外来文化的内化,其出现的时间为距今2500年左右。

参考文献

[1]尼玛江才.玉树岩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418,490.

[2][6]王永军,孙晓勇.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3):75.

[3]姚军,杨博辉等.中国野牦牛栖息地环境及种群行为分析[J].草业学报,2006,15(2):124.

[4]乔虹.青海高原动物岩画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13(3):171.

[5]黄亚琪.牦牛岩画与民族文化的融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1):144-147.

[7]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2-184.

[8]汤惠生,高志伟.青海高原岩画年代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6(1):81-82.

[9]张亚莎.西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45.

[10]张亚莎.西藏的岩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79.

[11]张亚莎.西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06.

[12]陈兆复.西藏的岩画(序)(张亚莎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4.

◆资讯◆

吉林长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一座近百平方米房址

考古专家近日公布了吉林长山遗址近两年的发掘成果,在遗址内共发现20余座房址和大量墓葬、灰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房址的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专家表示,同时发现如此大量且面积较大的房址,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古代东辽河流域的历史面貌。在2017年秋季进行的發掘中,考古人员在长山遗址共发现23座房址和10座墓葬,还发现了299个灰坑和10条灰沟,遗迹年代主要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辽金时期。

在编号为F001的新石器时代房址中,考古人员测量该房屋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是所有房址中面积最大、房内遗迹发现最多、堆积中包含物最为丰富的房址。在该房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陶片、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可复原陶器、玉器以及陶塑人像,房址内还发现了18个灰坑和8个灶等遗迹。对于这座“家底”如此丰厚的房址,方启表示,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的房址在新石器时代并不多见,在同一房址内发现如此丰富的遗物和遗迹,在该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实属难得。“从房址的结构、出土的文物等分析,推测这座房址是几代人长期居住并使用的房址,”方启说。

除了“祖传”的“百米大宅”,考古人员还在发掘区域内发现了面积不等的20余座房址,每座房址的推测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在一个遗址内发现20余座房址,这对于东辽河流域考古具有重要意义,”方启说。通过比较房址的形制、房内遗迹及包含物等情况,连同发现的灰坑、灰沟和墓葬等遗迹,有利于了解古代东辽河地区的经济形态、环境演变以及人类生活环境、人地关系演变等内容,为探讨东辽河流域与周邻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岩画牦牛风格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观岩画
岩画诗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阴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