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玉纯
前不久,在上网看新闻时,曾被“谁来拯救民间体育?”这个标题吓了一跳。虽然全国各地的民间体育发展状况有好有差,但现状应该还不至于如此严峻。我不是专业体育工作者,不知道各地民间体育的详细情况,仅凭过去对民间体育一直比较关注,得出这个可能有些乐观的结论,但愿不是一厢情愿。
我曾把民间体育比作“野百合”,不知是否恰当。民间体育作为传统性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技游戏和民俗娱乐活动,在我国各族群众中广泛流传,既有趣味性和竞技性,也有民俗性和表演性,还有节庆性和地域性,在一定范围内有独到的魅力。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民间体育项目渐渐边缘化,再不与时俱进、发展完善,真有被岁月淘汰的危险。
曾有专家学者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发展民间体育,目前看来收效甚微。我认为,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是民间传统体育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学习和参与者越来越少;二是民间传统体育商业吸引力不大,资金投入越来越少,制约了发展;三是民间传统体育有一定的地域性,普及比较难,无法做大做强;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在经济与政策上支持不够,没有发展氛围和动力。
据我所知,有些民间体育项目这些年来发展得非常好,其经验与做法值得学习与推广。例如龙舟赛,虽然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活动,但通过不断传承发展,不仅在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视,近些年在北方也有不少人喜欢,还走出国门,走进亚运会。又如风筝会,放风筝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活动,跨越时空一路“飞”来,今天已成为一项“阳光运动”,受到海内外不少群体的青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休闲交友载体。这两个项目得到高度认可,主要原因是不断提升赛会品质,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展现优秀传统内核,充分发挥赛事活动的多元功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民间体育的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才断层、经费缺口、组织缺失、氛围不够等问题就像一个个拦路虎,让“野百合”的春天来得缓慢。好在今年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其中包括发展民间体育。政协委员李颖川表示,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委正在大力建设“六个身边”的基础工程。这些基础工程能够全面落实到位,各地的民间体育肯定会乘势而上,“野百合”绽放芬芳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