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各国之间经济生产、政治交流的机会增加,全球化更是增加了新理念、新思维的引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环境破坏、精神匮乏,使人们开始寻求原始状态的纯粹,为此,我国学者引入了“荒野”的概念,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区分,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地带满足社会人对自我内心的需求。社区经济是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而对于荒野属地,其社区经济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荒野不仅是为我国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它还将为旅游业提供新的产业模式,将会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荒野属地社区经济特性的研究,依据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其进行发展预测,从而佐证荒野形成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利弊。
荒野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对其概念界定和区域划分尚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虽然荒野在国外的应用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却不能照本宣科,应寻找本土化的方式去解读和应用。
荒野是来自于西方的概念,它起源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匮乏,对原始和纯自然事物的向往和期待。对于荒野本身来讲,它同时具备生态和伦理属性,以及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学科的关注视角不同,并未确定定义。美国1964年《荒野法》将荒野定义为“相对于人类和人工物占据着的景观,是土地及其生物群落不受人类控制的区域,在那里人类是不做停留的访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94年将荒野保护地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将其定义为“大面积的、保留原貌或被轻微改变的区域,保存着自然特征和感化力,没有永久的或明显的人类聚居点。”世界荒野基金会将荒野定义为地球上仅存的最完整、最不受干扰的野性自然区域——这些最后的、真正的野性区域,人类不对其进行控制并且没有开发出道路、管线或其他工业基础设施。欧盟于2009年发布了荒野保护决议,并提出了荒野的工作型定义“荒野是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区域。它由本地生境和物种组成,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使得自然过程具有高效的生态功能。它尚未被改变或被轻微改变,没有外来的或开发的人类活动、聚居点、基础设施或视觉障碍物”。
根据上述荒野定义的表述,虽然细节有些差别,但是宗旨皆为自然环境的纯粹性。本文结合我国国情,认为荒野概念可概括为“大面积的,自然程度较高,人为干扰度为零或者较低,从而满足自然修复功能的远离聚居人群的具有原始环境的生态环境”。
在西方,社会学家滕尼斯、韦伯、杜尔凯姆等人早先提出了“社区”的概念,他们认为社区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和血缘或情感的社会有机体,从而自然地被限定为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社区成员依照相同的血缘关系、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等社会资本维系社区的日常运行,而并不特别依托法律、财产等业缘关系而存在。但是在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将社区引入,意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生活共同体,既包含血缘关系也包含业缘关系。而本文则是依据费孝通先生的定义,研究和区划荒野属地内的社区。
社区经济相比于社区概念较少被提及,主流解释为注重满足社区成员的福利性和社会性需求的活动。我国各地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类型极为不同,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的社区经济形态也不尽相似,而如何改善和提高社区经济是每个地区的首要任务,尤其在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提高贫困地区的社区经济已成为重中之重。荒野属地,由于生态的易破碎性和交通不畅等原因,使其内部社区生存环境贫乏、经济相对滞后。因而荒野属地社区经济现状的原因分析,以及荒野建立后的经济发展预测则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社区区域则是根据现有的荒野研究以及曹越、龙瀛、杨锐等学者所制作的荒野地图来确定的,主要涉及西藏藏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区的高质量荒野区内的社区。
荒野概念虽然在西方较为成熟,但是在中国对其研究大多还只是关注于其概念以及环境保护和伦理学意义。而对于荒野在我国的分布区域,目前仅有曹越、龙瀛、杨锐等学者制作了中国荒野地图(如图1所示)可供参考。从中国荒野地图可以看出,我国高质量荒野坐落于西藏、新疆、青海等人迹罕见的地方,基本位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
图1 中国荒野地图
由于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度较高,人口所涉及地区也较为广泛,所以在限定的荒野属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社区。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交通问题的影响,这些社区的经济较为滞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如何提高这些社区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水平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根据图1所示区域,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均GDP以及生产力都处于全国末端。根据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除去香港、澳门、台湾,新疆位于25名;青海位于27名;西藏排名31。而根据全国GDP分布图(图2)高质量荒野所处位置GDP值几乎为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荒野分布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这与其地理位置及其生存环境成正相关性。
本文则是依据上述所表述的荒野属地的地理环境及其经济环境,从人口特性、生态环境、交通情况、生活水平、经济来源及收入等方面深入分析荒野属地内部社区的特性。
1.人口特性。荒野属地社区人口大多处于脱离大环境的封闭人口,多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生活,有些社区甚至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而他们的认知、语言等方面与主流社会有些许差异,而且他们拥有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
2.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人为干扰和破坏几乎为零,但是由于我国荒野所处地域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稀缺,以高原草甸为主,不适宜经济开发和工业生产。
3.交通情况。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的通达性较低,铁路、高速等交通方式的修建成本较高,从而影响人流量,改善的可行性较低。
4.生活水平。荒野属地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交通通达性较差、其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其社区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多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生存,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5.经济来源及收入。荒野属地社区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旅游业以及国家财政,人均收入较低,经济稳定性差,受外在因素影响严重。
图2 中国GDP分布图
通过对荒野以及荒野属地社区的剖析,可以看出,荒野属地社区的经济水平滞后,改善的可行性较低。荒野制度建立以后,将会形成一套荒野保护、荒野生态旅游以及荒野管理制度。内部社区作为荒野的一部分,也将纳入荒野体系内。依据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及国外荒野制度,可能存在的社区管理办法主要为两种:一是迁移,将荒野属地社区整体迁移进行经济补贴和安置,形成新的社区经济模式,增加经济收入来源和工作类型;二是“舞台保护”,即社区人口作为原著民,担任荒野保护和荒野向导,从而增加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国家荒野保护经费拨款和生态旅游产生的消费。
通过对其他案例的分析,这两项政策都将会为社区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从而提升社区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