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机构组成人员简介

2018-03-30 17:00
腐植酸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腐植酸研究

一、顾问

李大鹏 男,195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制药工程创新研究40多年,先后主持国家攻关课题项目15项。早年从中药薏苡仁中发现并成功提取分离得到抗癌新化合物,获得发明专利,提升了中药研究原创水平;率先创建中药静脉乳剂技术平台,研制成功抗癌新药康莱特注射液;近年又创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工艺技术平台,并率先被SFDA批准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外中药静脉乳剂和超临界萃取中药有效成分技术的空白,并使几项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获得中、美等国药物发明专利50余项;研制成功新药5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4项;撰写学术论文及专业著作50余篇(部)。2001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医学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

袁申元 女,1931年生,曾任北京同仁医院原腐植酸医药研究室主任,现任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系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等。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在糖尿病、消化、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等领域造诣高深,成绩卓著。主编糖尿病科普读物《名医名家谈糖尿病》《专家谈糖尿病饮食技巧》,并发表过《北京地区20682人群糖尿病筛查及1566人OGTT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的研究》等70篇论文,与同道合作获奖21项,曾在1982年“微循环血流速度测试系统”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卫生部二等甲级科技成果。自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二、主任委员

曾宪成 男,1958年生,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定代表人、名誉会长,兼任《腐植酸》杂志主编、《腐植酸应用丛书》编委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腐植酸生态环境研究和行业管理。自2002年起,为《腐植酸》杂志撰写卷首语近百篇;创作腐植酸科普诗、贺联1000多首;发表文章100多篇;各类学术报告200多场次;创立了腐植酸新产业普惠全人类的一系列指导思想。2014年6月5日,出席联合国第43个“世界环境纪念日”暨“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发表了“让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类”的主题演讲。腐植酸,一个高度科学文明的新产业,定格在了联合国的舞台上。

三、副主任委员

郭建伟 男,1961年生,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巡视员,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局长(正厅局级),新疆金融学会会长。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了专著《货币市场利率计算技术》《银行利率定价原理与方法》,参与编写出版专著达20余本。

李宝才 男,1957年生,博士,中共党员,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年青煤(褐煤、泥炭)综合利用、天然药物、功能食品等研究,特别是对褐煤蜡化学、腐植酸化学及它们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中英文文章2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7项。1991年,获得“云南省先进科技副县长”称号;1992年,获得“曲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二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科技贡献奖”。

孙明广 男,1951年生,山东创新腐植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五届副理事长、第六届副会长,聊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要从事煤化工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市、区、企业项目等共31项。2009年获得“中国腐植酸洁净型煤技术的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1项,获得省级奖励5项,市级奖励2项。发明专利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企业标准3项,发表论文8篇。

四、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怀亮 男,1953年生,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高纯腐植酸和医用黄腐酸的分离提纯的研究工作,发表腐植酸相关研究论文8篇,主持医用黄腐酸提取项目1项,参加省级高纯腐植酸的提纯研制工作项目1项。

王随福 男,1954年生,西安军医大主任医师。70年代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系,从事外科工作。出身五代中华武医世家,自幼学习武术、气功、点穴、整骨、推拿。练就一手徒手诊病、治病、排毒、提升人体免疫力的独门绝技,治好无数包括癌症、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等顽疾患者。开绿色治疗、康复之先河,使思者在无忧无虑、无痛苦、舒适享受中祛除顽疾。

白贞芳 女,1975年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或参与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项;主编《600种常用药用植物高清图典》《中国古代医药文化》《北京采药实习》等著作3部;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药拉丁语》副主编,《药用植物学》《中药生物技术》《中医药拉丁语》《中药材概论》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委;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曾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学大赛优胜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等多项荣誉。

向诚 男,1982年生,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代谢、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分析。目前承担科研项目:负责校级重点学科“分子药理学”之“药物代谢研究平台”筹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云南省应用科技基础研究项目1项,同时主要参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代表性中英文论文4篇。

刘建文 男,1957年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整体动物水平、离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新物质的药理学和药效学。首次在国际肿瘤治疗学领域发现了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的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为开发非杀伤性抗癌转移的药物提出新的科学依据。现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9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6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10篇;主编出版专著6部。

孙明广(见副主任委员简介)

孙晓然 女,1966年生,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研究、基于腐植酸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制备。主编《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设计实验教程》《分析化学实验教程》等教材3部,主审教材1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近20项。

李双 女,1983年生,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负责中华乌金文化传播中心、培训部;兼任中腐协党支部组织委员、中腐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4—2017年连续4次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荣获“第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先进信息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与腐植酸相关文献20篇;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

李民 男,1976年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2001年2月,加盟西安鼎天科技实业集团从事经营管理工作;2007年至2011年就职于美国纽交所上市企业中国绿色农业;2012年11月创办香港韵雅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局主席职务,专业从事开发腐植酸医药大健康产业;2012年12月创办云南韵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投资10亿元开发黄腐酸医药产业;现兼任中国中医药发展产学研联盟副主席、云南省民族药天然药联盟委员、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及中腐协标委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李广太 男,1960年生,医学博士,煤炭总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创办了英文版《中美妇产科杂志》,发表核心及SCI论文共100余篇,主、参编著作20余本,翻译了约50万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十几家核心期刊及SCI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妇产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卫生产业优生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妇科微创专委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委员、北京市计划生育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暨朝阳区医疗事故鉴定成员。

李宝才(见副主任委员简介)

杨光燃 女,1972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内分泌专业硕士学位。一直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相关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余兆祥 1959年生,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蒸馏、吸收等化工塔器研究,在煤化工煤焦油分离及洗油、I蒽油深加工研究、焦炉煤气净化和相关工业塔器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利用I蒽油和脱晶蒽油高压加氢转化为BTX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3项,参加企业工程技术改造项目近30项。

汪俊松 男,1975年生,德国洪堡学者,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复方研究、代谢组学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应用研究。主持德国洪堡学者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基金,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候选药物研究等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第4期“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近5年发表英文文章3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

张敉 女,1983年生,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同年进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天然药物化学方向),2009年进入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作为学校公派留学生赴日本岐阜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交流培养。2012年毕业后即到昆明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目前研究领域:中草药及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发表文章11篇,其中SCI论文6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中文核心4篇。

张云鹤 女,1979年生,煤炭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妇科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及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三镜技术。对早期宫颈癌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内分泌疾患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外阴白色病变研究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临床诊疗工作,有独到见解。在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资助下,主要参研的“腐植酸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因变化研究”成果获得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曾主持外阴白色病变基因变化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学习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多篇论著曾获得妇产科中青年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并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兼职编辑和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辑。

张爱军 男,1967年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熟悉中、西药药理、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等与本专业有关的药学理论知识,对于药物质量分析、药物新制剂的研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等有一定研究。能依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制订新药处方、制备工艺及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先后参与多个院内制剂的开发、研制工作,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研项目5项、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项目2项,其中“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腐植酸钠外用凝胶的临床前研究”获得2013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重点项目资助。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张雪亮 男,1964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历史博物馆馆长。长年致力推广中医养生防病的学术教育及中医养生科普类讲座,对中医养生理论和实践有独到见解。主要研究领域:中医食疗学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已病防变理论、特殊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型调查分析、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应对策略、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等。出版相关著作多部,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创建食疗双重干预方法,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常书 男,1939年生,教授级高工,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广西玉金农业科技开发公司首席科学家。1965年毕业于江西农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搞腐植酸医药研究;1984年入党,曾任江西萍乡市腐植酸办公室主任、腐植酸工业公司经理、《江西腐植酸》杂志编委;1990年下海;1999年在上海市农科院任客座研究员,现仍在腐植酸工业一线创新发展。

张彩凤 女,1964年生,博士,中共党员,太原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太原)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腐植酸分子结构及生产工艺、腐植酸农药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技厅、人事厅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

武丽萍 女,1965年生,中共党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腐植酸课题组组长,兼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煤化学、腐植酸化学及化工利用。先后承担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项目等10余项腐植酸类基础及应用项目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腐植酸行业标准制定;申请专利10项,获授权专利6项;发表腐植酸论文10余篇。

周霞萍 女,1953年生,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煤炭、生物质(腐植酸)基础及应用化学,涉及腐植酸分离纯化及药、材、肥等应用技术领域。发表论文5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30项(已授权21项),国际专利1项;涉及腐植酸分离纯化及药肥等应用技术领域论文近30篇,发明专利10多项(已授权6~8项)。

赵永德 男,汉族,1959年生,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目前从事腐植酸化学、精细化学品研究和开发工作。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至1984年8月周口师范学院任教,1984年6月至今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出版译著和编著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55篇;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21人。河南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袁明霞 女,1971年生,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及研究工作15年,专业特长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连续获得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国糖尿病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卿晨 女,1962年生,昆明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重点建设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新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云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郭建伟(见副主任委员简介)

韩军 男,1966年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剂学博士,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院长、教授,聊城大学山东省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及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主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上海抗体药物与靶向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抗体药物与靶向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首席科学官。主持和参与了百余个药物成药性评审、技术改造及创新制剂项目,向美国和欧州医药管理审批机构报批了上百个仿制药及创新剂型产品。曾先后被美国制药科学家协会授予制药技术研究奖,雅培公司药物研发部授予创新奖和团队合作奖、药物传递和技术宝洁奖等。1994年起为美国药学会的处方前研究委员会成员。曾任波士顿美中生物医药协会创会会长和中美医药开发协会纽英伦会长。

韩立新 女,1968年出生,理学博士。现任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协会秘书处办公室、咨询部主任,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腐植酸》杂志编委会委员、主编助理等。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之后留校任教,从事分析化学专业教学工作以及开展小分子、大分子物质的分离富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2001年,在德国柏林的Fritz—Harber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系统学习了扫描电镜(SEM)技术并对一些物质的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2004年到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工作,主要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培训等;2007年至今,在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工作,主要负责腐植酸全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腐植酸原料和产品的标准化和认证等工作。截至目前,在协会会刊《腐植酸》杂志和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上发表各类腐植酸相关文章100余篇。

曾宪成(见主任委员简介)

谭静范 男,1950年生,副主任医师,北京市肛肠疾病研究院院长、理事长,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副院长,全国肛肠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西城区老卫协副会长。著有《知名专家进社区读医说病“肛肠病”》《“肛肠疾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等科普图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从医30余年,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的临床工作,擅长大肠癌、直肠脱垂、痔疮、肛裂、肛瘘、肛乳头肥大、肛门狭窄、大肠息肉、直肠阴道瘘、肛周湿疹、尖锐湿疣以及便秘、炎症性肠病。在肛肠病的门诊治疗方面以“简、快、省”的微创治疗为主,如肛肠疾病的电脑治疗、PPH、多普勒等。在直肠癌的治疗上积极开展“低位保肛”的研究,在“便秘”与“炎症性肠病”的检查与治疗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薛胜平 女,1962年生,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三区”特派科技人才,河北省职称评审专家。现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学及其应用。目前,主持完成了国家创新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及助困项目6项;发表中英文文章19篇。兼任中国微生态学会理事、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河北省微生态学会副主委;担任全国普通高校生命科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中国医药科学》《Plant Cell Bio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Reports》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专家顾问团顾问。

五、秘书长

李双(见委员简介)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腐植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