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
当下,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电视节目逐渐朝着出多元化、丰富性的方向发展,节目类型层出不穷,而且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电视直播广受大众的青睐,培养记者型主持人成为节目发展的需要。同时,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激烈的新媒体时代竞争需要,意味着对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记者能随机应变,准确应对突发状况。最接近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是锻炼记者型主持人最好的机会,同时也能提高记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互联网数据的筛选、统计可以看出,目前受大众青睐的节目是电视直播节目,像民生节目、各类突发事件,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增加记者型主持人,并提高记者的技能水平。
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诉求主要从对新闻事件现场的掌控能力、对新闻事件的叙述能力和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较于传统的、有台本的主持人而言,记者型主持人拥有较强的的现场掌控能力,能有效控制突节目走向、影响新闻事件的吸引力和决定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在节目素材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节目内容已经不能有效调动观众的热情,这时主持人的性格特征与能力素质状况成为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关键因素。记者型主持人要依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新闻事件中,进而达到掌控新闻现场的目的。良好的现场控制力,意味着记者型主持人要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能够随机应变,同时还必须掌握与众不同的采访技能、写作技巧和编辑策划的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能力旨在强调新闻现场的真实,确保新闻的即时性。一方面,要求记者型主持人掌握现场报道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型主持人要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依托细腻的观察,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以便最真实的进行采访报道,向受众传递最真实的现场信息,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具备现场转述能力。突发事件现场的情况通常复杂多变,不相干的普通群众相对较多,五花八门的言论层出不穷,会诱导记者的真实报道。记者型主持人要去伪存真,剥除虚假言论,做好新闻事件的转述者。
记者型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展开分析评论之前,要弄清评论的对象、目的和立足点等基本信息。针对评论对象,记者型主持人要选取能够引发深思的对象,这样才能调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而且,记者型主持人要明确评论的目的,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而且,记者型主持人的评价应该坚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确保新闻的客观性。
提升记者型主持人能力诉求的策略主要从工作单位的实践培养、高校课程的专业培养和自身观察学习的实践模仿等三个方面展开。
实践出真知。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应该是在现实工作实践中逐渐锻炼起来的。深入基层、走进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才能有效提升记者型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唯有丰富的、“量”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成长为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的记者是不接地气的,是与实际相脱离的,唯有通过工作实践,才可以真正的成长为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岗位轮换,帮助记者全方位掌握知识与技能。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切实增强对记者的前期培养教育工作,做好理论工作的教育灌输,为记者进入工作岗位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要明确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据此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明确性。同时,高校要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严格将实践实习活动落实到实处,帮助受教育者在理论积累的基础之上得到实践锻炼,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和修正。而且高校要增强对叙事能力、评论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完善自身,提高综合素质。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社会事件千奇百变、层出不穷,面对形式各异的突发事件,对记者型主持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要勇于向前辈请教,学习他们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技巧与方法,学习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对侧重点的把握……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才会使自身的能力发生“质”的提升。
新时期,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众对电视媒体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对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为观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