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从1886年澳门青州英泥厂成立至今,水泥在中国已有近130年的历史。中国水泥工业从最初的跟随、模仿发展到今天独立自主,甚至引领世界,水泥产业也在摘掉“高污染、高耗能”帽子的基础上,兼顾垃圾、固废处理,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产业。
有着几十年水泥生产、管理经验的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中国建材执行董事、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与行业感情很深,对中国水泥工业的总体水平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表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水泥工业的水平重点从两个方面去衡量。一是它的技术、装备水平,主要体现在技术经济指标上,二是它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从这两个方面看,中国水泥工业是领先的。在技术装备上,我国目前主力生产线都是5000t/d以上规模,装备优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球领先。行业平均熟料热耗低于770kcal/kg·c,吨熟料电耗不到65度,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众所周知,水泥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我国2014年开始执行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规定,三者的排放指标分别为30mg/m3、400mg/m3和200mg/m3,重点地区则为20mg/m3、320mg/m3和100mg/m3。“与国外几个发到国家相比这些指标并不算低,有些还较先进,特别是在河南等地区一些企业,已实现了超洁净排放,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崔星太说。
“在研发和制造能力上,我国也已走在世界水泥行业的前列。”崔星太进一步说:“目前我国无论在预分解技术还是粉磨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从2000t/d到12000t/d各型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施工、管理能力。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曾讲到,近年来新建水泥生产线约六成由中国提供就是明证。”的确如此,据中国水泥网了解,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最美的水泥工厂可能都在中国。“当然,我们在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安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崔星太补充道。
与此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固废正在全国推行得如火如荼,这不仅仅是水泥企业为了转型升级,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目前,全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线约80条,占生产线比例的5%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处置线43条,年处置能力约500万吨;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核准年处置能力约15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