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2018-03-29 12:22陈培峰董坚
关键词:针灸

陈培峰 董坚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对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通络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神经神经功能分级(H—B)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结果 两组治疗前H—P和FDIP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清热通络方;针灸;风热型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1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气血两虚型。中医理论认为[1],治疗该疾病应以疏经通络、祛风清热为主。因此,我院给予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4~63岁,平均(42.8±1.5)岁,病程2~15 d,平均(7.5±0.8)d;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3~64岁,平均(42.5±1.6)岁,病程3~16 d,平均(7.8±0.9)d。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案,取患侧风池、四白、颊车、阳白穴,双侧关冲、耳尖、合谷穴。进针得气后,使用捻转泻法(合谷穴: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为20 min;病程超过1周者,可使用三棱针穿刺耳尖、关冲穴,各放8滴血,并用上海贤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TD—82C型电针治疗仪对阳白、风池、颊车等穴位进行连续波刺激,时间为20 min,上述治疗1次/d,治疗6 d后停止1 d,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通络方,30 g生石膏、15 g知母、蝉蜕、全蝎各10 g、6 g薄荷。热症严重者,适当添加黄芩、菊花、金银花;病情持久,口眼歪斜难以恢复者,可适量加入地龙、蜈蚣等;可给予溺赤者适量竹叶、木通。温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周期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2]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神经神经功能分级(H—B)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参照H~B分级量表,判定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包括10项指标,分值均为0~3分;根据FDIP两组面部残疾程度,共5项指标,分值为2~5分。得分越高,表明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前H~B评分为(17.25±3.62)分,FDIP评分为(15.43±3.25)分,观察组治疗前H~B评分和FDIP评分分别为(16.87±3.45)分和(14.11±3.36)分,比较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不明显(t=0.589,P=0.279;t=0.530,P=0.298)。

对照组治疗后H~B评分为(11.24±2.17)分,FDIP评分为(18.76±3.54)分,观察组治疗前H~B评分和FDIP评分分别为(9.15±2.49)分和(21.68±3.15)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明显(t=4.902,P=0.000;t=4.733,P=0.000)。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多为过度劳作,机体亏損严重,致使风热、风感之气侵袭面部、少阳静脉和手足阳明,导致筋脉失养,经脉闭阻。因此需以疏风通络散热位原则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

针灸可舒经活络、平衡阴阳[3]。通过针刺阳白、风池、颊车等穴位,能够有效改善眼睑闭合困难、额纹变浅等症状,同时有利于疏散风邪,祛风清热。此外,电针治疗仪可提高穴位比例效果,从而更好地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加快恢复速度。

自拟清热通络方中,生石膏可清热泻火、祛温解热;知母具有生津润燥之效,故通常被用来泻火滋阴;全蝎能够通络止痛、消炎攻毒;加之薄荷、蝉蜕等物联合使用,了起到祛风解表、清热通络、息风止痉之效,对面瘫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H~B评分和FDI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王志华等人[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给予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戚 耀,苏同生.益气通络清热解毒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2):198-199.

[2] 屈 菲,颜海霞,刘言薇,等.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4):424-427.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因地制宜的中国针灸——“糖针——舒适化针灸”后记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